爱上孩子的“坏朋友”

2014-04-29 00:00:00汤园林
家庭百事通 2014年12期

前一段时间,女儿常带一个叫小兰的同学回家。虽然我不反对女儿把同学带回家,但是经过一番观察,我对小兰生出诸多不满。

做作业时,小兰总是不停地说话、吃零食。受她影响,女儿很难专心。小兰还喜欢炫耀,总说自己家的房子多么漂亮,衣服、玩具多么昂贵,让女儿一脸艳羡。按照我的标准看,一个做作业不专心,又喜欢炫耀的孩子,显然不是女儿理想的朋友人选。因此,当女儿把小兰送出门后,我不高兴地说:“以后别和小兰走得太近,她坏毛病太多了!”女儿却不以为然:“谁没有坏毛病啊。小兰是我的朋友,你不许说她坏话!”

既然女儿把她当朋友,我也只能爱屋及乌,先仔细观察,然后找机会疏导。一有机会,我就和女儿谈小兰,问她有什么兴趣、爱好,做过哪些有趣的事。谈起小兰,女儿兴致很高,事无巨细,一一说给我听,说到有趣的地方,她还笑得前仰后合,我则不时地插话。她说:“小兰能把老师气得发抖。”我说:“嗯,小兰挺勇敢,敢于挑战权威。但是,要讲究方法,不尊重老师可不好,你说呢?”女儿点头:“嗯,我也觉得她过分了。”她说小兰考试抄袭时,我就说:“抄袭不好吧,那是骗自己。但也说明她眼神挺好,那么远的距离都能看得到。”女儿被我这番话逗笑了,想了想说:“我也觉得抄袭不好!”

小兰的坏习惯确实不少,我却总能从中找到优点,并分析出不对的地方。因为有批评有赞美,女儿没觉得我对她朋友不敬,反而笑呵呵地把我的观点全盘接收了。

那天,女儿回家后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在我不着痕迹的追问下,她无精打采地说:“明天月考,我和小兰的位置挨得很近。小兰让我先把卷子做完,偷偷递给她,她署上自己的名字,然后把空试卷递给我,让我写上自己的名字,再做一次。”我说出女儿的担忧:“如果你不答应,小兰会不高兴;如果你答应,又害怕时间不够用。所以,你很为难,是不是?”女儿点头,对我投来求助的目光。

这是个好机会,正好可以帮女儿树立正确的交友观。我问她:“你知道小兰的提议不对,是不是?”女儿点头。我继续循循善诱:“知道朋友的做法不对,是去纠正,还是共同违反纪律?”女儿怔怔地看着我,一副很为难的样子。当孩子碰到难以抉择的事情时,父母的意见是最容易被接受的,因此,我郑重地讲了一通道理:“好的友谊是什么?就是彼此都能从对方身上吸收正能量,共同提升。如果一份友谊,不但不能让你有所提升,还把你往泥沼里拉,那就不是好的友谊。对于不好的友谊,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给对方引导,帮她改掉缺点;另外一种就是直接放弃。如果为了维持一个坏朋友,把自己也变坏了,是不是得不偿失?”

女儿听完,低着头,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沉默了很久,再次抬起头时,她的目光多了一份坚定:“妈妈,我知道怎么做了。”

第二天,女儿拒绝了小兰的提议。小兰感到意外的同时,对女儿也颇有怨言,放学后不肯和女儿同行。女儿回家后,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信,还特意跑到邮局,给小兰寄了过去。虽然女儿有些多此一举,却显得郑重而真诚。女儿的举动,最终让两个孩子冰释前嫌。在后来的交往中,女儿从不在原则问题上让步。这让我欣慰的同时,也有隐隐的担忧,不知道她们的友谊能走多远。

一天,女儿兴高采烈地对我说:“妈妈,我又交了一个新朋友。她不但学习成绩好,还很热心,从她身上,我学到不少东西。”女儿知道交好朋友了,这真是件高兴的事,我提醒她:“有了新朋友,别忘老朋友哦。”女儿亲昵地搂着我的脖子,撒娇道:“放心吧,小兰虽然有很多缺点,但也有很多优点。我会学习她的优点,帮她改正缺点。”

我欣慰地笑了,女儿不但学会了交好朋友,也知道如何和“坏朋友”相处。孩子一生总会结交不同的朋友,当孩子有了“坏朋友”,父母不要急着强势介入,只有认同孩子的朋友,然后慢慢引导,孩子才能接受正确的交友观。这样,孩子能少走弯路、错路,更好地和这个世界温暖相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