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当水喝,痛风找上门

2014-04-29 00:00:00李艳鸣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14年7期

炎热的夏日,不少人对啤酒和软饮料的消费热情又高了起来。有些人甚至将软饮料当成水,每天都喝五六瓶。医学专家称,水是人体必需的,软饮料却不是。很多人靠软饮料补充水分,只会给身体带来伤害。软饮料、啤酒容易让人得痛风,近年来痛风高发,患者年龄下降,应该和这不无关系。

诱发痛风,软饮料和啤酒一样危险

刚刚迎来第三个本命年的季先生遭遇了人生第一个慢性疾病——痛风。他除了按医嘱服药之外,还被叮嘱每日喝水3000毫升,以促进尿酸排出。季先生喝了几天白开水,觉得口感不佳,“反正都是水,不如喝软饮料吧”。于是改喝饮料,每日3000毫升雷打不动。没料想很快痛风关节炎再次发作。医生告诫,罪魁祸首就是每天这3000毫升软饮料!

“海鲜和啤酒可能导致痛风,这已为人所知,但果糖过量诱发痛风发作,却很少有人注意。”“对痛风患者来说,软饮料比烈性酒更有杀伤力,它几乎和啤酒一样危险。”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唐爱华说,加拿大一些风湿科专家进行过一项长达12年的研究,邀请46393位男士参与,最后得出结论:喝软饮料最多的人与喝最少软饮料的人相比,痛风的风险增加了整整一倍;每天喝一份软饮料的风险则增加了35%。而这正是因为软饮料中含有大量的果糖。“我们通常认为含嘌呤高的食物会增加痛风的危险,但并不了解肝脏对果糖的代谢会影响到嘌呤的代谢从而引发痛风。”

痛风不能有效控制会引发其他疾病

陈先生在地产公司工作,巨大的工作压力、隔三差五的宴席使38岁的他身心疲惫,特别是近几天他的脚趾突然疼痛起来,到后半夜疼痛更加剧烈,难以忍受。他跑了几家医院,拍了X光片、做了CT和磁共振检查都没查出病因。最后,医生在详细询问了他的发病情况、生活习惯和工作特点后,怀疑陈先生患上了痛风,让他去抽血化验血尿酸,果然,血尿酸含量远远高于正常值。于是,让陈先生去到该院放射科双源CT室做足部的双能成像,结果显示陈先生是患上痛风了。

痛风又称“高尿酸血症”,医学证实,引发痛风的原因在于体内嘌呤物质的新陈代谢发生了紊乱,其氧化代谢物尿酸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组织、软骨和肾脏中,引起组织的异物炎性反应。据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肾类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庞学丰介绍,痛风发病时患者异常痛苦,是关节炎中疼痛最严重的一种,有时甚至连走路都有困难,但在疾病早期即使不治疗也会在数天内自然痊愈。不过,如得不到有效控制,会引发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等,严重者可出现肾功能不全,甚至死亡。因此,痛风必须早诊断、早治疗,莫让痛风成为自身健康的杀手。

【知多点】

什么是软饮料?

国家规定,酒精含量低于0.5%的天然的或人工配制的饮料,被称为软饮料。所含酒精限指溶解香精、香料、色素等用的乙醇溶剂或乳酸饮料生产过程的副产物。

软饮料的品种很多。按原料和加工工艺分为果汁及其饮料、蔬菜汁及其饮料、植物蛋白质饮料、植物抽提液饮料、乳酸饮料、固体饮料等八类,世界各国通常采用该种分类方法。但在美国、英国等国家,软饮料不包括果汁和蔬菜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