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鸡妈妈”传奇:我与父亲的生命春天

2014-04-29 00:00:00申良
知音·上半月 2014年7期

求生还是等死?2009年底,这道残酷的命题摆在了安徽绝症父女程四清与程阳面前。

就在这一年7月,当护士的女儿程阳被查出再生障碍性贫血;3个月后,父亲程四清被确诊为尿毒症。原本殷实幸福的家庭,一时间愁云惨雾。准备建新房的20万,花了;汽车与苦心经营的香菇大棚,卖了。可对于无底洞般的医疗费用来说,这些都是杯水车薪。

面对疾病与苦痛发出的阵阵狞笑,程四清豪言掷地: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殊死一搏!于是,重病在身的程四清当起了养鸡场老板;于是,穿白大褂的程阳穿起了灰大褂,打点滴的纤纤玉手,抱起了鸡娃娃;于是,死神渐行渐远,而春的气息,再次扑面而来……

2009年7月的一天早晨,安徽合肥中山医院骨科21岁的实习护士程阳像往常一样准时来到病区,准备开始新一天的工作。在口罩戴上前,护士长凑上前来,关切地询问:“程阳,你脸色咋这么差?是不是昨晚没休息好?”程阳照了下镜子,发现的确如护士长所说,且最近几天一直如此。于是,在护士长的建议下,程阳进行了抽血化验,结果显示:程阳的红血球和血红蛋白都低于正常值,怀疑是再生障碍性贫血。学医的程阳何尝不明白这种病的严重性?控制病情的唯一办法就是不停地输血,若想根治,就得骨髓移植。

为确诊病情,程阳提前结束了实习,而后前往南京鼓楼医院复查。复查结果仍是再生障碍性贫血。后来,她又在苏州第二人民医院再次复查,结论仍是如此。

祸不单行。就在全家人倾尽全力救治程阳时,2009年10月初,陪同女儿前往苏州第二人民医院复查的父亲程四清,被确诊为尿毒症中晚期。不期而至的绝症,令程阳一家瞬间变得愁云惨雾!

程四清与妻子汪兰香均为安徽宣城市溪口镇农民,经营着一个香菇大棚,买了车,还筹备了20万元准备建新房。为筹钱帮父女治病,汪兰香将20万房款拿出,又将汽车和香菇大棚卖掉,一共凑了40万。可对于每天近万元的巨额医疗费而言,这是杯水车薪。在全部家产告罄且欠下数万债务后,父女俩病情仍无好转。

因为程阳还有一个念中学的弟弟需照顾,汪兰香分身乏术;加上经济上极度吃紧,父女俩只好从苏州回到了安徽宣城,在老家保守治疗。看着妻子每天愁眉不展,程四清很想为她分担压力。他将县城的蔬菜贩到溪口山区来卖。可由于县城与小镇相距60余公里,且山高路陡,程四清又是带病之身,时间一长便感觉吃不消,原本一周2至3次的透析,变成了每周4至5次。医生告诫他,再这样下去,他活不过来年春节!

自己倒下也就罢了,可女儿咋办?她才21岁,正值花季啊!不,决不能这样等死!2011年5月初的一天,溪口镇乍暖还寒,程四清独自一人出门转悠,不知不觉地转到了半山腰。一块平整的水泥地赫然出现在他的眼前。从地上的粪便与毛发来看,此处应是个养鸡场。可怎么没看见鸡呢?带着疑问,程四清找到住在附近的乡邻打听,得知了原委。原来,此处的确曾是个养鸡场,被一个老板承包下来。可2009年初,一场禽流感突然来袭,鸡场损失数十万之巨,老板差点自杀。鸡场倒闭后,一直到现在无人问津。程四清仔细地查了一遍,发现该养鸡场不仅场地宽阔,且附近有充足的水源,也有稳定的电源。如此现成的好场地,自己何不承包下来?!乡邻听说程四清想承包,赶紧劝他打消念头,理由是:你比别人能耐高吗?禽流感可是说来就来的,动辄几十万的亏损,你承受得了吗?程四清没有回应。

回家后,程四清将想法告诉了妻子,妻子也觉得此事风险太大:一是丈夫身体弱,偌大的鸡场,他管得下来吗?二是他从未养过这么多鸡,万一来个鸡瘟什么的,上哪里求助?三是为治病全家已负债累累,而鸡场承包费及其他一应费用不会少于10万,上哪儿筹集这笔钱?他想为家庭分担压力的心情可以理解,可稍有不慎,会让全家雪上加霜,永无翻身之日!

妻子的顾虑,程四清表示理解,但他仍坚持自己的想法。他说:“如今的情况你都清楚,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拼死一搏,兴许还有生的转机!”当晚,去市医院输完血的程阳回家后,听说了父亲的想法非常激动,她主动向父亲“请缨”:“爸妈,我赞成办养鸡场,我要和你们一起干!”程四清有些担心:白衣天使去抱鸡娃、刨鸡粪,是不是太委屈她了?更何况她还重病在身。可程阳却说:“我本来就喜欢小动物,且鸡场在野外,比病房里那逼仄的空间、沉闷的氛围好,说不定更有利于病情康复。”见女儿说得有几分道理,程四清便点头同意了。

6月初,程四清找至亲好友借来一笔钱,加上从当地农村信用社贷的款,筹足了10万启动资金。而后,他将鸡场修葺一新,并买来1000余只小鸡。程四清负责统筹管理,而程阳和母亲汪兰香则轮流负责喂养事务。就这样,鸡场算是正式开业了!

正式“上任”的第一天,清晨6点,程阳准时起床。简单洗漱后,她便用簸箕端着稻米、包谷等粗粮精心调制而成的饲料,来到鸡圈。看见程阳前来,鸡圈里一阵骚动,1000余只小鸡迈着碎步,叽叽喳喳、成群结队地朝程阳的脚下簇拥而来,场面颇为壮观。程阳便将饲料轻轻地洒下,小鸡们争先恐后地啄了起来,声音分外悦耳。其间,和程阳一起住在鸡圈旁边小木屋的母亲汪兰香煮好红枣稀饭,让程阳吃了营养早餐。餐后,程阳带着已经吃饱的鸡娃娃们,走出鸡圈,向林间进发。在海拔600余米的半山腰上,没有都市的喧嚣,有的是清新的空气、茂密的树林、葱绿的小草与鸟雀的啁鸣。带着这群鸡仔徜徉在青山绿水间,程阳的心情说不出来的愉悦,她轻声地哼起了久违的儿歌:“小鸡小鸡,捉虫吃米,绿草地上做游戏,相亲相爱在一起……”

养鸡最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防止鸡生病。病鸡的传染性非常强,常常会祸害整个鸡场。程阳的医学知识此时正好派上用场。为预防小鸡生病,她摘了很多樟树叶、柑橘叶、柚子叶或艾叶垫在鸡舍,有效抑制细菌。一旦发现有鸡染病,程阳采用不同的方法应对。比如对付拉稀的小鸡,她会每天给它服牛黄解毒片,每次三分之一片;对于病怏怏没精神的小鸡,她会用针扎小鸡的翅膀下部,取大蒜蘸其血喂鸡……在程阳的悉心照料下,1000余只小鸡茁壮成长,两个多月后,便长成了大鸡。由于这些鸡既没被疾病侵扰,又长期徜徉在山水之间,非常环保,所以鸡肉鸡蛋味道都格外鲜美。客户实地考察后,更认定这批鸡的安全性绝对可靠。一时间,程家父女养的1000余只鸡被抢购一空。

鉴于市场行情看好,程四清第二次采购了5500余只鸡娃娃,长大后照样销售一空。后来,程四清扩大规模,在另一片荒地上建了一个同等规模的养鸡场,由妻子与女儿分别管理,小鸡的数量也激增至3万余只。不久,程四清便还清了一部分债务。为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资源,程阳还在母亲汪兰香的带领下,在鸡场四周种上了四季豆、缸豆、苋菜、空心菜、茄子等。人与鸡,吃的都是纯天然无污染的食品,呼吸的都是清新的空气。

2011年11月,合肥第一人民医院传来喜讯:与程四清匹配的肾找着了!11月28日,在合肥第一人民医院,医院成功地为程四清做了肾移植手术。

养鸡场红火的经营势头与父亲换肾手术的成功,给了程阳极大的安慰与信心,她在QQ日志中写道:“绝境中,救世主常常就是自己。只要不抛弃,不放弃,把悲伤过尽,就是欢颜;把苦涩尝遍,就是甘甜……”

自从生病后,程阳一方面定时到苏州市人民医院输血,一方面要服用大量激素类药物。她原本娇嫩美白的皮肤,被折磨得黄中带灰。但自从当上“鸡妈妈”后,她每天带着小鸡们在山间嬉戏,在林中玩耍,在蓝天白云下尽情地发呆,她的精神状态变得无比地愉悦,渐渐地,她输血的次数由每周一次,延长至10天一次,然后是两周一次,后来甚至可以连续3个月不用输血。

2014年3月中旬,程阳在苏州第二人民医院复查时,发现其血液指标已接近正常值。医生连叹奇迹,在得知程阳这两年的经历后,分析认为,人体的骨髓好比是土壤,血液里的细胞好比种子,而精神状态与周边环境好比空气、阳光和水。要想让身体健康,土壤、种子与空气、阳光、水一样不可缺少。但若土壤与种子先天条件不足,空气阳光与水能够给予补充,亦能在某种程度上促进土壤的优良与种子的生长。程阳每天与大自然零距离接触,山野里饱满的负氧离子,能有效地促进她的血液循环,同时抑制体内病毒的扩散。加上母亲每天用自己亲手栽种的绿色无害蔬菜作为她的主食,故有效地弥补了先天的不足。与此同时,程四清也顺利地度过了换肾后的排异期,但因未做骨髓移植,病根未愈,还需努力。

程家父女俩身患绝症创业自救的故事,在当地传为佳话。2014年3月底的一天,一名乡邻专门来到养鸡场拜访。原来,她早就认识汪兰香,得知程阳及其父亲创业自救的故事后,深感震撼,后来,她将自己的儿子熊有民介绍给了程阳。不久,熊有民实地见识了鸡场井然有序及程阳的阳光开朗后,更是心有所动。此后,他隔三岔五地往鸡场跑,并利用双休时间,帮程阳做些调饲料、打扫鸡圈等活儿。

4月底的一天下午,两人一起在野外散养小鸡时,熊有民终于鼓足勇气向程阳表白。他的表白令程阳有些仓惶失措。相处的一个多月时间里,程阳也很欣赏他的憨厚与朴实。但自己还没找着合适的骨髓供体;换言之,病根尚未除掉,今后还可能“爆发”啊。她不愿拖累熊有民,更不愿再次因为爱情而受到伤害。得知程阳内心的顾虑后,熊有民说,他爱她,爱的就是她的这份坚韧与善良。这斩钉截铁的爱的宣言,击中了程阳内心最柔弱的部分……听说两个孩子走到了一起,双方父母都非常高兴。

程阳将自己失而复得的幸福在QQ日志上与好友们分享:春天真好!阳光明媚,空气清新;花草遍地,树竹成荫;小溪歌唱,山泉含笑。经历了漫长的寒冬后,春天终于又回到了我们身边。这段生死经历告诉我们,人生只要勇敢去拼,就可以焕发出新的生命。而且,还会有意外的收获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