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二代”女孩迟来的婚礼:狱中土豪今归来

2014-04-29 00:00:00史琼黎
知音·上半月 2014年9期

厅官女儿何琳爱上了从山村到城市打拼致富的青年土豪李吉勇,却遭到了厅官父亲的坚决反对。为兑现准岳父让自己“一年内赚够一个亿”的承诺,李吉勇铤而走险,掉入贩毒泥淖,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5年!李吉勇将所有财产赠与何琳后,坚决要她改嫁;而何琳则发誓无论多久,她都会守候他俩的爱情。

15年啊!一个女人,有多少韶华,经得起岁月冲洗?有多少青春,耐得住寂寞敲打?可令人惊叹的是,这个“官二代”女子,硬是用她如信仰般的坚守与等候,等到了属于自己的完美梦想——

2004年1月3日,昆明业升房地产公司总经理何琳突然接到公司销售顾问李吉山打来的电话:“大嫂,我大哥被公安局抓了,听说从他车上搜出了毒品。我大哥他肯定是被人陷害的,你赶紧想办法救他吧……”李吉山的大哥李吉勇是公司董事长,也是何琳无正式名分却相濡以沫多年的丈夫。听说李吉勇居然涉嫌贩毒,何琳不禁眼前一黑。回过神后,她赶紧利用父亲的人脉四处打听,这才了解到事情的大致原委——

2004年1月2日上午,在云南曲靖市洽谈完生意后,一个名叫张江的生意朋友找到了李吉勇,称有一箱东西,麻烦他带回昆明。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多年的李吉勇本能地感觉到所带的东西并非凡物,因此有些为难。张江看出了李吉勇的犹豫,他压低嗓门说:“我给你30万辛苦费。你只需安全带回昆明即可,其他的事你一概不管。”李吉勇怦然心动,点头答应。当天下午,李吉勇开车一路忐忑地往昆明方向走,在昆明严家山收费站,李吉勇的车被守候在此的特警拦住。从张江委托给李吉勇携带的那个箱子的夹层里,警察搜出了冰毒!李吉勇当场被警方带走,张江则在追捕中。

按说,已身家千万的李吉勇,不可能为了区区30万干违法的事,可何琳得知事情原委后分析,他之所以铤而走险,肯定是因为她父亲的一句气话……

何琳1972年出生于云南昆明市的一个军人家庭,父亲何元铜年轻时参加过抗美援朝,后转业到地方政府,从普通公务员做起,一步步上升至云南省某厅副厅长的职位。何元铜42岁才生了何琳这么个独生女儿,自然是视若珍宝。在何元铜和妻子的教导下,何琳除学习成绩优异外,琴棋书画也颇为精通。1988年,何琳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云南省财经学校。

何琳上财经学校后,就开始了住校的生活。学校的食堂负责人是何琳家的亲戚,何琳经常到食堂帮忙。1989年的一天,食堂招了名新员工,他叫李吉勇,来自云南昭通农村,比何琳小一岁。两人年纪相仿,很快便熟络起来。相识几个月后,李吉勇感觉自己喜欢上了这个直率可爱的女孩。可一想到自己的家庭背景,李吉勇几次想要表白的话又咽了回去。李吉勇的父母都是农民,在家排行老大,下面还有5个弟弟妹妹。因经济条件差,原本成绩优异的李吉勇不得不辍学打工。想到这些,李吉勇把对何琳的爱埋藏在了心底。

在食堂工作了半年后,李吉勇有了一点积蓄,他决定辞职到外面做生意。离开那天,李吉勇没告诉何琳。他觉得自己和何琳原本就是两个不同世界的人,这样悄然离开了也好。李吉勇批发了一些水果,走街串巷地卖。两个月后的一天,李吉勇在五一路卖水果,正好遇到了和同学逛街的何琳。这样的重逢让两人既惊讶又高兴,何琳不顾路人的眼光,帮李吉勇卖起了水果。何琳的大方感染了李吉勇,他觉得自己之前的不辞而别太自私了。以后的日子,只要何琳有空就会来帮李吉勇卖水果,两个人开心的笑声,洒满了昆明的大街小巷。

1991年,李吉勇积攒了一笔钱,他打算自己开一家餐馆。何琳知道后表示要入股。李吉勇坚决反对,他不愿意何琳跟着他吃苦。可何琳觉得,李吉勇有责任心,这么多年来一直辛苦赚钱供弟弟妹妹上学。何琳觉得跟这样的人合伙一定不会吃亏。

何琳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家人,同样也遭到了强烈反对。原来父亲何元铜早已帮她安排好了市财政局的工作,只等她毕业就可去上班。可何琳坚持要开餐馆。拗不过女儿,何元铜只好答应。他觉得女儿只是年幼无知,等她出去外面碰了壁,自然就会回家的。

何琳和李吉勇的餐馆生意好事情也多,李吉勇总是抢着干活,每天早上四点就起来生火熬汤,买菜搬米,只让何琳干一些择菜收钱的轻松活计。这一切何琳都看在眼里,每个月赚了钱,她总要先拿出一部分让李吉勇寄回老家去补贴家用。1994年,餐馆经过扩租,已发展成为可以容纳三四百人的大餐厅。李吉勇和何琳的感情在朝夕相处中也越来越深,他们都觉得对方是自己想要过一辈子的人,于是何琳把李吉勇带回了家。

李吉勇诚恳地请求何元铜把女儿嫁给自己。何元铜这才意识到女儿不是闹着玩的,他大发雷霆,把李吉勇赶出了门。何元铜觉得李吉勇文化水平不高,家里负担太重,不想女儿跟着这样的人受苦。可何琳已认定了李吉勇,她决定为他生一个孩子,生米煮成熟饭,父亲一定会同意的。

1995年,何琳和李吉勇的儿子出生了,但倔强的何元铜还是没同意他们的婚事。为了让岳父改变对自己“土老板”的印象,李吉勇除了打理生意外,还尽量从事一些公益活动。一有时间,李吉勇和何琳就会回昭通老家,村里的孩子上不起学,李吉勇慷慨资助学费;村里的山路崎岖难行,李吉勇联系了建筑队修通了进村的公路……餐厅的生意稳定,李吉勇又买了一块地,搞起了修理厂。1999年昆明建世博园,李吉勇的修理厂刚好在规划范围内,经过拆迁补偿,李吉勇赚到了100余万元。李吉勇用这笔钱注册了一家房地产公司,靠着勤奋经营,成了资产千万的土豪。生活的富足并没有让李吉勇满足,他觉得自己欠何琳一个完美的婚礼!

2003年6月的一天,李吉勇再次来到何家,他把自己这些年来的努力和成就汇报给了何元铜,并再次请求他把女儿嫁给自己。何元铜再次拒绝了。说到言辞激烈处,何元铜对李吉勇吼道:“你不就是会赚几个臭钱吗?有本事一年内赚到1个亿再来娶我女儿!”

何元铜不过是气头上的一句话,李吉勇却认真了。可1亿不是个小数目,加上当年公司效益一般,眼看半年时间过去了,连十分之一的目标还没完成,李吉勇变得不再淡定,到处打听赚钱的机会。结果,当一笔“诱惑”摆在他面前时,他一脚陷了进去……

2004年4月10日,李吉勇被昆明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20年。万念俱灰的李吉勇放弃上诉,他给何琳写了封信,把自己全部资产都赠与她,让她把他们的儿子送回昭通老家,再无后顾之忧地改嫁。

收到信后,何琳很快就来看守所找到了李吉勇,她说:“我同意你的要求,但你必须上诉。”李吉勇看到何琳不再等自己,也就答应了何琳的要求。其实,何琳是担心李吉勇不上诉,故意假装答应他的要求。从看守所回来后,何琳转让了苦心经营的餐馆与公司,请了最好的律师为李吉勇打官司。经努力,2004年12月4日,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改判李吉勇为有期徒刑15年。李吉勇随后被移送到云南宜良监狱服刑。

到宜良监狱的第一个月,干警通知李吉勇有人探视。原本以为是弟弟妹妹,没想到来的却是何琳,李吉勇什么都没说,扭头就走了,他想用这种“绝情”的方式,让她对自己死心,而后重寻幸福。何琳看着李吉勇的背影,隐忍了几个月的泪水终于夺眶而出。

哭过后,生活还得继续。因为生父亲的气,倔强的她一直没回家。为了给儿子一个好的未来,何琳到一家贸易公司找了一份出纳的工作,以维持母子二人的生活。每个月一次的探视,何琳还是坚持每次都去,可李吉勇就是不肯见她。不肯见面何琳就写信,可信都如泥牛入海,得不到任何回应。

2005年的一天,何琳接到监狱干警的电话,说李吉勇在监狱打架,被打伤了。接到电话的何琳一着急就晕倒了,儿子吓得大哭,便拨打了外公家的电话。何元铜和妻子连忙赶到女儿的住处,看到女儿的样子,已退休的何元铜生气地说:“早就跟你说过不要跟李吉勇在一起,若你当初肯听我的安排,怎会现在落到这步田地?”听到父亲这样说,何琳所有的委屈全部涌上心头,她终于爆发了:“我所认识的李吉勇,是一个有责任心的男人。如果不是因为你逼他,他怎么会走上歧途?我恨你,我恨死你了!”女儿的话震惊了何元铜。是啊,凭良心说,这么多年,李吉勇对女儿一直是呵护有加,从来舍不得让她受一点苦,他除了出身贫寒一点之外,好像真的没什么缺点。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后,他终于决定:和女儿、外孙一起去探视李吉勇。

在探视室见到何元铜,李吉勇惊呆了。何元铜缓缓地拿起话筒对李吉勇说:“我要跟你说声对不起,对于你今天的结果我也有责任。犯了错不可怕,我们都相信你本质不坏,我们都等着你回家。”见年逾古稀的岳父向自己真诚地忏悔,李吉勇十几年来的委屈与辛酸,顿时化作泪雨倾盆而下……

此次翁婿见面后,曾自暴自弃的李吉勇完全变了一个人,主动跟干警交流思想,每月超额完成工作任务。监狱中的生活单调而又枯燥,服刑人员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每当这个时候,李吉勇便会协助干警对服刑人员进行思想教育,由于他曾有过丰富的生活阅历,讲起道理娓娓道来,也更贴近服刑人员的心理,很多服刑人员在他的开导下都开始重拾生活的信心。

何琳也搬回了父母家中居住,何元铜主动承担起了接送外孙上学的任务,何琳也可以更安心地工作。每个月一次的探视,是何琳最期待的日子。从昆明到宜良监狱,65公里的路程,何琳每个月都风雨无阻。这也成了李吉勇监狱生活最大的慰藉和调味品。由于表现出色,李吉勇先后获得了4次减刑的机会,刑期缩短至10年。

2014年5月28日,李吉勇出狱,迎接他的是何琳、长大成人的儿子以及已经步履蹒跚的岳父母,这一家人,终于迎来了第一次真正意义的团圆!6月1日,李吉勇和何琳正式领取了结婚证。当天晚上,迟到20年的婚礼,在五华区新兴酒店低调而喜庆地举行。在一众亲友面前,李吉勇单膝跪地,深情地对何琳说:“亲爱的,你愿意嫁给我吗?我这一辈子欠你太多,从前欠你一个婚礼,现在欠你十年等待的光阴。不过我希望我永远还不清,这样下辈子、下下辈子,我们就能一直一直在一起了。”何琳看着眼前的这个男人,四十出头的他头上已有了些许白发,可他眼中透出的爱,同20年前的那个少年并无差异。何琳庆幸自己从未离席过这段旷世之恋。她深情地看着李吉勇,坚定地说:“是的,我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