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导演爱情传奇:我的“救场女孩”

2014-04-29 00:00:00明云黄地
知音·上半月 2014年6期

李睿珺与张敏夫妇

2014年4月9日,第5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度盛会在北京举行。冯小刚、黄健中、田壮壮、王小帅等8位著名导演组成的评委团,经认真评选,青年导演李睿珺凭借影片《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力压此前因《致青春》而呼声最高的赵薇,获得年度青年导演奖。

然而,辉煌背后却曾是深深的寂寥。李睿珺自2006年出道以来,所导的4部电影几乎都因“差钱”而拍得异常艰难。他的处女作《夏至》拍摄时,定下的女主角因剧组过于寒酸而毁约!危急之中,走来了“救场女孩”张敏,并由此掀开了一场传奇的“救场之恋”……

“张敏,我是一个从没拍过电影的导演李睿珺,我马上要到成都拍摄我的第一部电影《夏至》,很想请你来饰演女主角‘张爱花’,不过……剧组经费很紧张,可能片酬会很低。”

2006年7月2日深夜,睡意迷蒙的张敏被手机铃声惊醒。她还没完全反应过来,电话那端的李睿珺已急风骤雨般道明致电来由。张敏一看手机上的时钟,正是凌晨4点。不过,她没有为这“夜半铃声”而恼怒。相反,李睿珺说话不绕弯儿的爽直劲一下子就打动了她。

张敏,1986年出生,贵阳人,当时在贵州大学艺术学院戏剧系读大二。此前,已在多部影视剧中出演重要角色,已是小有名气的学院明星。虽然张敏答应了,不过李睿珺的心中仍忐忑不安。因为张敏一旦爽约,他的第一部电影可能就此夭折!

时年23岁的李睿珺出生于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他自小就对电影艺术着迷。2003年,李睿珺从国家广电总局管理干部学院影视美术系影视广告专业毕业后,在北京租了一间民房,开始了北漂生活。

2005年,李睿珺创作了一部反映北漂生活的电影剧本《夏至》。可他找了很多影视公司和企业老总,却没人愿意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导演投资。李睿珺痴心不改,没人投资就自己筹资!他借遍亲朋好友,七拼八凑了30多万元的启动资金。可是剧组开到成都投拍时,借来的钱除去设备的租借费、差旅费、剧组日常生活开支等,已所剩无几。开拍前,出演女一号的女演员又因剧组寒酸“临阵脱逃”,这天晚上,李睿珺夜不能寐,他试着联系自己熟悉的所有演员,但没一个答应他来“救场”。凌晨3点多,女主角还没敲定。焦急之中有朋友介绍了曾参与王小帅导演的《青红》演出的一个正在学表演的学生演员,并给了电话。

“就她了!”李睿珺像打了一剂强心剂,从床上一跃而起,迫不及待地给张敏打电话,全然不顾已是凌晨四点!放下电话,李睿珺心里忐忑不安,一夜难眠:万一人家不信任不来呢?天蒙蒙亮时,女主角爽约的消息不胫而走,在转场前往四川外景地途中剧组内部议论纷纷。尽管李睿珺一再强调已经找到新的女主角正在赶路,但没有人相信。

本来就底气不足的李睿珺羞得无地自容,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正在这时,一辆出租车急驰而至。车上下来一个身材高挑的长发女孩和一位中年阿姨。“这里是《夏至》剧组吧?我是贵州大学艺术学院的张敏!”李睿珺喜出望外。张敏告诉他,为了赶开机,她们自费买了两张飞机票。“你们就不怕我是骗子吗?”张敏笑了,其实,开始她还真拿不准,出发前妈妈还给张敏包里塞了一把水果刀,可惜上飞机时被安检没收了。但一见到李睿珺,他的淳朴、憨实彻底打动了母女俩。

张敏的及时救场,使《夏至》顺利开拍。李睿珺没有看走眼,张敏不仅性格爽快大气,表演也细腻不怯场。更让他感动的是,张敏和张妈妈主动帮剧组做饭洗衣,端茶送水。李睿珺过意不去,张敏说:“进了剧组就是进了家,在‘家里’哪有分内分外呢。”张敏的善良与大气从此在李睿珺心里扎下了根。半个月后电影杀青,李睿珺和剧组返回北京,张敏和张妈妈返回贵州,两人距离遥远,但却保持联系。

《夏至》杀青后,李睿珺又再次向家里的亲戚、同学打遍电话筹集到了电影后期的费用,李睿珺本以为电影制作完成就有影院经理找上门来放映,就有资金回收了。没想到几个月过去都无人问津。李睿珺在多方奔走后,《夏至》最终受邀参加第9届希腊国际独立电影人电影节,这本是一件欣喜万分的事,但李睿珺又犯起了愁,电影节要求提供高清放映拷贝磁带,制作费需要2000元,同时电影参展还需要不菲的旅费,自己连吃饭都成问题,李睿珺除了欠债,几乎身无分文,这可怎么办?李睿珺愁得茶不思饭不想。此时,张敏打来电话询问电影的进展,得知李睿珺的困境,她直接让他发银行账号给她,很快李睿珺就收到了张敏的汇款。张敏不仅之前给李睿珺救了场,现在还救了急,李睿珺很感动。没想到,电影竟一举获得第9届希腊国际独立电影人电影节最佳影片特别奖,李睿珺第一时间与张敏分享了这个好消息。

回国后,李睿珺无论多忙,他总是莫名地想起张敏,不由自主地给她打电话。那时,长途电话费还很贵,细心的张敏倒过来给他打电话,为的是给李睿珺省钱。

2008年,李睿珺的爷爷去世了,他赶回老家高台县为爷爷送行。同时,他想起那些曾经他儿时熟悉的老人相继去世,他内心无比惆怅,打算拍摄一部关于农村老人晚年生活的电影。但这类题材的电影,没有任何商业元素,很难获得投资。李睿珺在与张敏通电话时,说出了心中的犹豫。张敏给他鼓劲:“哪怕所有的人都不支持你,我一定会支持你,因为那是你的梦想!”张敏答应继续做他的“零片酬演员”。

几天后,张敏来到高台县看望他。那天,他们一起漫步在马尾湖的围堤上,堤坡上红柳、河柳、白茨等固堤灌木郁郁葱葱。堤下缀满碧草野花,雉兔出没其间。面前的美景让张敏陶醉了。李睿珺说:“小时候,我不开心时,就到这马尾湖走上一圈。后来,离开了家乡,但这马尾湖仍然时时在我心中,我就像马尾湖飞走的候鸟,飞得再远,总会再飞回来。”说到这儿,他深情地盯着张敏,“在圆梦的路上,我就像只孤鹤,飞得很辛苦。可如今,幸运的是,另一只白鹤正与我同行……”张敏的脸上飞起了红云,她低声说:“我愿意做那只白鹤,陪你飞过风雨,飞向远方。”两个年轻人十指相扣,在美丽的马尾湖畔,定下了今生的情缘。

不久,李睿珺投入到《老驴头》创作中。张敏追随他做了北漂。这让李睿珺坚定了圆梦的信心,纵使无人喝彩也要把片子拍下去!张敏不断去电影台做节目编导打工赚钱,而李睿珺则扛着摄像机,给电视台做摄像、做婚礼摄像,拼命打工挣钱。2009年,剧本《老驴头》定稿。在两人的努力下,他们终于筹到了部分启动资金。

拍摄前,李睿珺提前返回老家准备前期工作,但他却看到家里因为帮自己圆梦而家道中落的惨景,一时有些彷徨——不知道是该坚守梦想还是改行。张敏知道他内心的矛盾,就出主意:“其实有一种不用怎么花钱的拍电影方法。”“什么方法?”李睿珺一下子来了精神。“那就是发动咱一家老小都来当演员!吃自家的饭,又不用出工钱,不是不用花钱吗?”想法倒是好,可是父母哥哥早就因为自己拍电影陷入困顿,他们会同意吗?

接下来,两人终于说服了李睿珺的家人。剧组班子很快组建起来。男主角由李睿珺的舅姥爷马兴春担任,李睿珺的哥哥李睿琪做了制片人,李睿珺的父亲、母亲、姨姨、姨夫也在剧中做了配角。全剧组只有张敏一个职业演员,为了让张敏更像朴实壮硕的农村妇女,李睿珺就让张敏天天吃肉增肥,在烈日下暴晒,还要她每天骑着摩托、开着拖拉机在风沙里穿行。一个月下来,张敏真的成了一个活脱脱的农村少妇形象。张敏的付出李睿珺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晚上他给张敏按摩舒展筋骨,沏清热解毒的凉茶让她喝。

三个月后,《老驴头》顺利杀青。该片获得了鹿特丹国际电影节HBF剧本奖和后期基金,一共3万欧元的奖金让全家人第一次看到拍电影带来的希望,之后入围第15届釜山国际电影节新浪潮单元;2011年亮相法国第13届杜维尔亚洲电影节等30余个国际电影节获得多项提名奖项,并获得第7届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最佳影片奖。《老驴头》的成功很快吸纳了新的基金资助,李睿珺不仅还清债务,还略有盈余。2011年天画画天(北京)影业有限公司和李睿珺签订了合作协议,第一部电影就投资一百五十万。这些钱对那些动辄投资上亿的大导演来说不算什么,但对李睿珺来说,这可是他拿到的最大的一笔资金。从此,他再也不用为孔方兄折腰了。

2011年2月,李睿珺读到著名作家苏童的短篇小说 《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被深深打动,他仅用半个月就把剧本写了出来。当年4月,李睿珺通过朋友介绍见到苏童,心怀忐忑地将剧本故事告诉苏童,没想到苏童听过后,深感知音难觅,决定象征性地收取一些版权费,但苏童说:“版权费不着急,什么时候有了再给!”当李睿珺兴高采烈地把这件事告诉张敏时,张敏却有些黯然:“原来,你没有资金没有名气,但你现在有了资金有了名气,你还会用我吗?”李睿珺说道:“傻瓜!无论在现实里还是电影里,你永远都是我的女主角!”

2011年8月,同名电影正式开拍。张敏依然是女主角。电影杀青后,他俩举办了简朴的婚礼。蜜月未过,夫妻俩就投入到电影的后期制作。最终电影入围2012年第69届威尼斯电影节,并获得2012年第20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艺术探索奖;2013年第16届巴西利亚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该片还被法国文化部选为法国中学汉语课程推荐学习的电影教材。

2014年2月,《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在第4届澳大利亚“金考拉”国际电影节上获得评委会大奖、最佳男演员奖,同时张敏获得了由澳大利亚镜报传媒颁发的观众票选最佳新晋女演员奖。颁奖典礼上,评委会主席先生饶有兴趣地问李睿珺:“年轻人,为什么你拍摄的视角会关注到老年人,特别是农村的孤寡老人?”李睿珺回答:“因为在我的家乡,就生活着这样的老人,整天面朝黄土背朝天,落寞而寂寥,吸引着我一次次回去感受他们,寻找灵感之源。看到他们,我就想到了自己,多少年里,我也同样的落寞、寂寥;看到他们,我就有表达的冲动。电影不应该只是娱乐,应该体现出一种精神价值!我就是在这不断的追寻中去实现梦想!”

话音未落,掌声雷动。来自世界各地的电影人纷纷起立,为这位年轻的中国导演喝彩。张敏也置身其中。她的眼里噙着泪,因为爱人的感言背后,那一路走来的艰辛与幸福,唯有她最懂……

(如果想看到主人公的更多精美浪漫图片,请扫描本刊封面的知音公众号二维码,或者在微信中搜索知音公众号,关注后回复“李睿珺”。)

编辑/阚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