嘹亮的生命口号:可儿不哭爸爸不死

2014-04-29 00:00:00麦苗
知音·上半月 2014年4期

叶大欣和女儿叶珂

叶大欣,江湖人称“叶大侠”。近日,49岁的叶大侠在体育界公认的“魔鬼赛事”——全国“马自骑”422公里(10倍于马拉松)比赛中,一举夺冠,威名远扬。

你绝对想不到,叶大侠15年前就已身患肝癌,发现时已是晚期,医生预言活不过三个月。他这次参加比赛,体内还带着化疗泵。肝癌是死亡率最高、最凶险的绝症,他之所以能创造这个令健康人都望尘莫及的奇迹,源于对女儿的铁骨柔肠:叶大欣患肝癌时,女儿才5岁,是女儿唤起了他挑战生命极限的动力——我必将以健康的体魄陪女儿成长。父女俩约定:女儿考上好大学,父亲在最残酷的魔鬼赛事上拿一座奖杯。人世间最温情,又最惨烈的“比拼”开始了……

可儿不哭,爸爸不死:

那嘹亮的生命口号

1999年6月3日,南京已经进入初夏。叶大欣捏着体检报告从江苏省中医院出来,硬生生打了个冷战。

1964年出生的叶大欣是中国石化总公司江苏省南京市分公司的职工,他妻子是江苏省一个机关单位的会计,女儿叶珂,小名可儿,当时只有5岁,像小天使一样活泼美丽。从一年前开始,叶大欣总觉得自己精神不好,疲惫,累,他以为是工作忙所致。没想到,在单位的例行体检中,医生却在他肝上发现了一个比鹅蛋还大的肿瘤。等做了CT,终于做了证实:肝癌,而且癌细胞已经转移,濒临晚期……

在医院呆到下午5点,回家。叶珂高兴地开了门,对着厨房喊:“妈妈,爸爸回来了。”声音像水滴一样清脆,将慈父的心砸碎。一顿饭吃得寂静无声。平时吃饭都坐在爸爸怀里的叶珂朝前凑了凑,看看叶大欣通红的眼睛,又退了回去:“爸爸,你怎么了?”叶大欣虽然很难过,但怕女儿得知这个噩耗会受不了,强忍住眼泪……叶大欣患上晚期肝癌后,由于叶大欣的妻子还要照顾女儿,而叶大欣的大哥在国外,二哥暂时担起一家之主的责任。

1999年7月7日,叶大欣在二哥和妻子的陪同下,来到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此前,叶珂被送到外婆家暂住。7月27日,叶大欣做了肝脏切割手术,肝被切除了二分之一。手术是著名教授吴伯文做的,很成功。肝癌患者做完手术后,必须静养,适当训练。谁知,首次做手术的叶大欣没有经验,刚做完手术,就像没生病时那样剧烈运动,终于出现了严重的后果,回到南京后,他感觉腹部疼痛,而且越来越严重。家人只好把他送到南京市肿瘤医院。医生检查后发现他的肝脏外已经有了很多胸腔积水,就严肃地对叶的二哥说:“严重扩散,最长能维持两个月生命,准备后事吧。”

叶大欣知道后,反过来安慰二哥:“哥,我们都要离开的,我先走一步探探路也行。你们都尽力了。”他下意识里,已经想到了放弃。叶大欣心如针扎:我死了,孩子怎么办?可儿才5岁,会不会有坏小子欺负我这个没爹的姑娘……思前想后,叶大欣心里陡然明朗起来:活下去,是对女儿的承诺,也是对自己的责任。于是,叶大欣找到医生,希望能抽去他体内的胸腔积水。积水抽取之后,如果他身体转好则罢,如果不好,他就要想别的办法。

叶大欣又住了一周医院,抽取了6000多毫升的胸腔积液——身体里大量的血液和体液被抽取。好在上天怜悯,大量胸腔积水被抽取后,主任医生发现胸腔积水没有癌细胞,叶大欣暂时死不了了。

8月10日,叶大欣开始在南京市肿瘤医院化疗。但是情形很不乐观,他的肝脏似乎对各种化疗产品产生了抗体,打进身体里,除了缓解疼痛,并没有其他作用。医生束手无策,只是将化疗泵放进他的体内,疼得受不了的时候,打一些化疗产品缓解疼痛,然后就让他回家静养。

叶大欣回到家后,更多的时候是躺在床上。他毫无办法,只能眼睁睁看着妻子每天早出晚归上班。

这时候,叶珂已经通过偷听,得知爸爸得了重病的消息,她担心爸爸会离开自己,整天愁容满面。叶大欣看着一向活泼的女儿闷闷不乐的样子,明白女儿已经知道他的情况,摸着女儿的小脸,强忍泪水:“可儿不怕,爸爸不死,爸爸一定会陪你长大……”从此,“不准死”就成了叶大欣内心最嘹亮的生命口号。

给女儿塑一座高山:

紫金山上那个悲壮的绝症父亲

叶大欣再也躺不下去了。他用手按着腹部,下了床,慢慢在家里移动。转了一圈之后,身上的冷汗就出来了,他对自己说:“为了女儿,我再也不能躺下去了。”从这天开始,他每天都下床走一走。第一天,扶着墙走50米;第二天,出院子,走了100米;第三天,不用扶墙竟然走了140米。

一个月后,每天可儿放学的时候,他都可以在院子里等她了。11月份去医院检查,医生看了他的气色,鼓励他说:“也没有别的办法了,只能多锻炼,自己救自己吧。”既然医生都说“没有别的办法”,叶大欣便坚定了坚持锻炼的决心。后来,叶大欣又思考着该怎样走得更远。他想,要是每天能爬爬紫金山就更好了。紫金山被称为南京的“天然氧吧”,山高400米,老树盘桓,绿茵处处,是很多病人的疗养胜地。

2000年3月,体内装着化疗泵的叶大欣,坐上了开往紫金山的公交车。到了紫金山脚下,叶大欣慢慢踏上了台阶。他做好了心理准备,这是一个长期抗战的过程,也许需要半天,也许需要一天,也许根本就爬不上去……爬到20个台阶的时候,叶大欣坚持不住了。再爬10个台阶,他上气不接下气,觉得每走一步心都要跳出来。他拿出手机,看了看可儿的照片,女儿甜甜的笑容,给了他力量,他又继续爬。

200米之后,叶大欣觉得身体里五脏六腑都要乱了。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滚下来,他一步都挪不动了……在路人的帮助下,他解开了衣服,开始使用事先准备好的注射器,往体内的化疗泵里注射药物。这个动作,他只在医生的指导下练习过一次,他需要冒着很大的危险。幸运的是,他成功完成了这个动作,休息一个小时后终于缓过了气……值得高兴的是,最后,叶大欣成功登上了紫金山。这是叶大欣第一次爬山。从此之后,爬紫金山成了叶大欣的必修课。

一个带着化疗泵去爬山的绝症病人,所遇到的困难可想而知。2002年冬,南京下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场雪,交通一度被阻断,叶大欣依旧不顾家人的劝阻,坚持去紫金山爬。中午时分,他到达紫金山,当时山上寥寥无人,叶大欣闷着头朝上走,由于路太滑,爬到100多米的时候,他一脚踏空,摔倒在路旁的荆棘丛中,他试图慢慢爬起来,可是手到处抓攀也没有找到可以借力的石头,身子就那样从山上慢慢朝下滑,虽然最后被一棵树挡住了,但腿伤得不轻,出了不少血。这次出事,依然没有让叶大欣消停,因为对女儿的承诺时刻在他耳边响起。健康的体魄依然渺茫之极,他还需要拼命。好在三年时间里,肝癌并没有复发,身体各项指标都有所好转,不用随时携带化疗泵了。

2003年,叶大欣的关节炎犯了,小腿上长满了水泡,他依旧每天登山。每登一步,都钻心地疼,可他在心里说:困难再大,也不比死神大,我连死都不怕。这点痛苦算什么……由于坚持不懈登山,他越登越快,一般人30多分钟能爬上紫金山,他20多分钟就能登上去。

命运多么公平,失去的永远和得到的一样多。叶大欣失去了健康,却得到了足够多的亲情——在养病的这段时间,他成了陪伴可儿最多的人。他渐渐发现,可儿从小就对绘画动漫特别有兴趣,但是对文化课却不太上心,他着急之余,问可儿将来要干什么,可儿兴致勃勃地对他说:“爸爸,我将来要当画家。”叶大欣说:“很好,可光学这个考不上大学的。”可儿说:“我要学画画,卖大钱,将来给爸爸换个好肝。”

叶大欣有一瞬间非常感动,但是很快意识到,自己坚决不能被女儿的“糖衣炮弹”给迷惑了,只有培养起女儿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她的学习成绩。叶大欣觉得除了不死,还应该给女儿做个学习的榜样,决定报考会计大专和会计从业证书。他对可儿说:“爸爸不但身体能养好,考试也能比你考得好!信不?”可儿不相信地撇撇嘴:“吹牛。”叶大欣说:“不然我们比赛?爸爸虽然得了绝症,但一样可以完成最艰巨的运动,还能参加考试。”可儿同意了。从此,叶家的灯光下有了大小两个身影。经历了生死的叶大欣想通了,孩子喜欢画画,就让她学吧。他买来一些作画工具给了可儿,同时让可儿保证,所有的文化课必须得优秀。

叶大欣每天在学习会计师自考教材的同时,锻炼的脚步并没有停止。2003年11月的一天早晨,他遇到了一名叫李成功的驴友,李成功是南京军区的工作人员,他告诉叶大欣,去年,他送女儿到北京上大学,他一趟公交车没打,一趟地铁没坐,就一双脚来回走,把北京的长城故宫颐和园大街小巷四合院全都转遍了,他除了登山,还坚持游泳等各种运动。听他一说,叶大欣心里不服气了:“你能做到的,我肯定也能做到。等女儿考上大学,我也用步子去丈量城市。”

2004年4月,叶大欣通过了《审计》和《税法》。令他高兴的是,可儿一向有些弱的理科成绩也提高不少。

15年,时间都去哪儿了?

在那温情的父女“比拼”中

由于长期坚持爬山,叶大欣也认识了越来越多的“驴友”,并成为登山队的队长。在接下来的两年,他带着队员一起到全国各地登山。太行山、四川黄龙、青海日月山等,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在青海等地爬山时,一些人高原反应,爬到一半就下来了,可叶大欣总能爬到山顶。从此,叶大欣喜得“叶大侠”雅号。

肝癌病人,3年是一个坎,5年是另一个让好多病人迈不过去的坎,幸运的是,叶大欣都迈过去了。5年之后如果没有复发,后续就会好很多。2005年,叶大欣原先较单薄的身体变得粗壮结实,白发复黑,去医院复查,医生连声说:“奇迹!奇迹!”但就在一切朝好的方向转变的时候,劫难却不断在这个家发生了。

2006年8月,叶珂患了肺炎,久治不愈。为了让她身体强壮起来,这年暑假,叶大欣带着她到紫金山隔壁的紫霞湖去游泳。经过一段时间的游泳,叶珂的病终于好了。那天,叶大欣高兴之余,对女儿说:“我们来个约定吧:你答应爸爸考一所重点大学,爸爸答应你一定能拿个运动项目的奖牌回来。要是没意见,就这么定了!”可儿自信地点点头。

2008年4月,叶大欣拿到了会计大专文凭和会计从业证书。父亲的成功,为女儿树立起了强大的榜样力量,叶珂将父亲的证书放在床头柜上,起床的第一眼就是看一眼它,逼自己奋发……

这年冬天,叶大欣在紫霞湖游泳的朋友建议他和他们一起骑自行车。叶大侠想,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看风景,而且全身都能运动到。那个周末,叶大欣就扛着家里的凤凰牌自行车上路了,到了现场才知道,竟然还有变速车这一说。他心里打起鼓来,自己这老式车,行不行啊?这次需要骑行130里,从南京到江宁。骑过去的时候还勉强能跟上,但回来的时候,队友们都跑得没见影了,就他一个人在后面使劲蹬……直到晚上8点他才回家,已经累得连停放车的力气都没有,哐当扔在地上。当天晚上洗澡的力气都没有……

这次骑行,却让叶大欣喜欢上了这项运动,第二天就花了3000块钱,买了一辆变速自行车。“自骑行动”为叶大欣展开了生活的另一面。最开始,车友们以南京为中心城市,在周围几十公里甚至一百公里之内游玩,渐渐开始参加一些小比赛,叶大欣都获得了不菲成绩。2009年3月,他参加在洪泽湖举行的一次自行车比赛,骑完20公里后,他不小心摔了一跤,当时他觉得不会有什么事,就没在意,继续骑剩下的20公里。谁知,到家后,他觉得右胳膊疼痛加剧,到医院一查,才得知是右臂肘骨折,不得不打石膏,输了1个月的液才出院。

2009年下半年,他闹肚子,可是,他还是和几个骑友去参加一次活动。中途,在骑一个大陡坡时,他感觉肝不舒服,喘气也困难,但还是凭着坚强的毅力,挺了下来……2010年,他参加在上海的铁自骑,出发头天,由于他住的小旅馆条件差,被子单薄,他关节炎犯了,腿疼厉害。可是,他依旧咬牙坚持跑下来,最终在260多人中,获得了第20名的好成绩。

2012年6月,叶珂参加高考,不负父望,考上了全国重点大学广西科技大学艺术系。拿到录取通知书那天,父女俩都流泪了,女儿说:“爸爸,谢谢您,没有您的激励,女儿肯定不会有今天。”

9月,送女儿去南宁报到,叶大欣如愿以偿走遍了南宁市的大街小巷。不想,返回那天,可儿调皮地说:“爸爸,你还欠我一个奖牌啊!”叶大欣点点头:“我没忘,我一直在等这样的机会呢。放心吧,老爸不是一个失信的人。”

机会终于来了。2013年10月,一项命名为“马自行”的骑行计划在南京开始,吸引了大量自行车爱好者。他们需从南京南站骑行至高淳、溧阳、湖州、南浔、上海虹桥火车站,两省一市,全程422公里——这个数字,正好是国际马拉松比赛的10倍,要求不分昼夜,在24小时内完成。

对于这个艰巨的挑战,不少人因为体力不支中途放弃,而在最后到达终点的24个壮士中间——叶大侠是第一名!叶大欣迫不及待地打电话,将喜讯告诉了女儿。可儿在电话里泣不成声:“爸爸,你真行,你一直一直,永远永远,都是我心中的大侠,不死的大侠。”

温情而又悲壮的父女约定,以如此美丽的方式落幕,但叶大欣的生命之歌还在继续。有感于建筑行业的火热,叶大欣报考了二级建筑师。2013年12月,拿到建筑师证的他,被一个朋友介绍到南京一家建筑公司工作。新年钟声敲响的那一刻,他规划好了2014年的人生:考一级建筑师和监理工程师的资格证书。

[补记] 日前,叶大欣重返南京市省肿瘤医院复查,他的各项体征无限接近于正常人。这时,他才了解到,当年的14名病友已全部去世,他是唯一的幸存者。而当年为他看病的吴医生依然记得他,并对他创造的惊人的生命奇迹作出了这样的解释:“登山和骑车都是效果最显著的有氧运动,长期从事这样的运动,相当于在人体内置入了一个‘氧吧’,故而起到了比单纯放化疗更好的效果。但归根结底,这还是父爱创造的奇迹。”

编辑/李宗海 邹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