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荐书

2014-04-29 00:00:00
财经 2014年23期

新经典

《近代日本的机运》,(日)鸟海靖著,欧文东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6月

本书将日本历史置于国际背景中加以多角度考察,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入挖掘,尽量深入到历史现象的背后,努力理解历史的内涵,未以现有的价值标准对历史现象进行简单的非黑即白二分法判断。

从幕府末期的“黑船来航”至今,在长达150年的日本近代史进程中,有许多事件在各个领域都成为历史转折点,它们或改变历史潮流,或加速历史发展,无论善恶,都左右了日本历史。本书名为“近代日本的机运”,含义就在于发现日本近代史上的诸多转折点。全书分为“明治·大正”和“昭和·平成”两编。第一编讲述日本经历封建体制崩溃与近代国民国家的建立。第二编囊括的事件上及世界经济危机、“九·一八”事变,下至地铁沙林毒气事件以及泡沫经济崩溃后的企业丑闻等。

《暴力与民主》,(美)约翰·基恩著,易承志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年4月

约翰·基恩,当代著名政治哲学家,生于澳大利亚,毕业于剑桥大学国王学院。曾任威斯敏斯特大学政治学教授,现为悉尼大学政治学教授、柏林科学中心政治学教授。

本书探讨暴力概念长期以来存在的争议及其不断变迁的历史内涵,检视了萦绕于人类21世纪的各种新暴力形式,提出了一些探索性的问题,包括怎样理解暴力与民主之间的关系,为何成熟民主国家通常对暴力都非常的敏感等。

知识与情趣

《苏联军队的瓦解》,(美)威廉·奥多姆著,王振西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7月

威廉·奥多姆,美军中将,曾任美国国家安全局局长,1998年退休,2008年逝世。他被布热津斯基称为是美国的首席苏联军事问题专家。作者在本书中,将苏联政治、经济与军事联系起来论证,不仅追溯了苏联军队的兴衰,而且详细论述了苏联军队的建立与发展以及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军队的改革与成败,对这支军队崩溃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作出了实质性的分析。

作者在苏联解体当年以及之前和之后,曾对苏联许多关键人物进行过专访,因此他在分析苏联军队“为什么”以及“如何”瓦解的过程和原因时,始终能将这一问题放在苏联政治改革、经济消长的大背景下加以论证。

《伟大的说服:哈耶克、弗里德曼与重塑大萧条之后的自由市场》,(美)安格斯·伯金著,傅瑞蓉译,华夏出版社2014年4月

经过上世纪的大萧条洗礼,一代经济学家都修正了自己的世界观。本书叙述的就是那一段思想史。安格斯·伯金通过本书,追溯了战后经济思想发展演变的轨迹,并对我们这个以市场为中心的世界的许多基本假设进行了反思。

在这本书中,伯金重新解读了现代保守主义思想史。他不仅揭示了当代人对自由市场的热情的起源,而且凸显了自由市场给人们带来的道德困惑。新自由主义并不是在某些固定的预设前提的基础上沿着一条直线,从哈耶克发展到米尔顿·弗里德曼,而是一个充满矛盾和竞争的过程,充满了各种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从而形成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轨迹。作者最终证明,没有任何一种社会思想,包括今天统治世界的自由市场理念在内,是完全无懈可击的。

《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还原13个历史真相》,杨天石著,九州出版社2014年6月

杨天石,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长期研究中国近代史、民国史、国民党史。本书是作者“蒋介石日记解读”系列的第三本。书中收入作者13篇专题研究论文,三篇书序,一篇演讲稿。

蒋介石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个十分重要、十分复杂,有大功,又有大过的人物。关于这个人物的评价,历来分歧严重。作者认为,要客观审视对蒋介石的这些评价,关键首在清理史实,还原史实,而蒋介石的日记保存着大量信息,是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学者不可不读、不可不用之书。蒋的日记始于1915年,终于1972年,存世的日记涵盖时间长达53年。在创作本书过程中,作者在解读日记的同时,还广泛收罗各种相关文献加以考核、参证、补充,有助于读者读懂蒋介石其人及其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