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网

2014-04-29 00:00:00
财经 2014年23期

编辑推荐

中国互联网基金高收益率带来高风险

赋理、麦慧琳:路透Breakingviews专栏作家

中国互联网货币市场基金能为储户提供银行不能提供的高回报,这一点值得称道。但这个萌芽中的产业很难在不累积风险的情况下持续发展。

互联网基金出现的原因很简单:套利。监管机构为银行存款利率设定了上限——一年期存款利率最高3.3%,但由供给决定的银行间利率相对较高。因此,阿里巴巴旗下的增利宝等基金得以买入低风险的银行间资产和债券,然后把较高的回报率转移到散户身上。

随着竞争日益激烈,这些基金的利率正在下滑。基金对此的反应是买入收益率通常较高、期限更长的资产。截至6月底,按净资产比重,增利宝全部投资中有三分之一期限是90天-180天,而在3月这一比例只有3%。

百度和腾讯推广的基金是后来者,它们的收益率涉及的范围更广。

增利宝四大主要互联网竞争对手中,有三家的净资产中超过20%的期限配置超过六个月。

问题是,货币市场基金几乎允许客户即时提取现金。若大批客户同时要求提现,那么这些基金将不得不抛售资产,从而压低价格或限制赎回。资产期限更长让这些基金更加脆弱。恐慌将迅速传播到中国金融体系的其他地方。

防止上述风险还为时不晚。一个办法是,像监管银行一样监管基金,确保它们手头持有的流动性能满足赎回需求。不过更好的做法是,通过放开银行存款利率,去掉监管套利。如果储户能在官方的银行体系中获得可观的回报,他们在官方体系外受诱惑冒风险的可能性就会降低。

《财经网》博客

越来越难的大城市落户

傅蔚冈: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

7月30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下称《意见》)正式印发。根据《意见》,今后要“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和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

现在的北京、上海,有将近一半的人口是非户籍人口,这些人对户籍改革抱有各种期望。不过从这次的政策来看,这个期望可能会落空了。

事实上,“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并非没有预兆。

今年早些时候公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就指出,要“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严格控制城区人口5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人口规模”。而去年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也指出要“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

那么,到底该如何“严格控制”?从目前来看,“严格”主要体现在居住年限上。《意见》对中等城市的落户要求是参加城镇社会保险年限为三年,对人口超过100万大城市的城镇社保年限为五年,但《意见》并没有对特大城市的社保缴纳年限作出最高限制,而只是以模糊的“改进城区人口500万以上的城市现行落户政策,建立完善积分落户制度”替代。

以上海为例,2013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上海居住证管理办法》规定上海实行居住证积分制度,对在上海合法稳定居住和合法稳定就业的持证人积分,达到标准分值的,可享受子女教育和社会保险等方面相应的待遇。但对于绝大多数市民来说,还未开始计算社保缴纳年限,就已经在“合法稳定就业和合法稳定住所”这里败下阵来。

尽管《意见》中说“租赁”也属于合法稳定住所,但在现实中,很少有人能以租赁住所获得居住证。租房不行,买房成不?如果在2011年限购之前,这是个可行方案,自从房产限购之后,这一切就不那么容易了,因为非户籍人口买房又有了很多限制。

如果说“合法稳定住所”是针对上班白领设置的门槛,那么“合法稳定就业”则是针对大量农民工而设置的陷阱。

理论上“合法稳定就业”没有错,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这个条件往往是和正规部门就业联系在一起,而对众多在非正规就业部门的从业人员而言,“合法稳定就业”并非易事。

早在2009年,上海就通过《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人员申办本市常住户口试行办法》,凡是持有上海居住证七年且在上海缴纳个人所得税和社保,并无违反计划生育、未受治安管理处罚和刑事处罚的人都可以申请上海户籍。尽管符合条件的人很多,但由于每年都存在户籍人口的总量控制,因此“居转户”成功的并不多。

正是因为有着如此严格的控制,1978年-2012年,上海户籍人口只是从1098.28万增加到1426.93万,而同期的常住人口却从1104万增加到了2380.43万。维持这么高比例的非户籍人口除了激化社会矛盾,还能产生什么样的收益?

《财经网》消息

正回购重启后首次降利率

7月31日,央行在公开市场开展260亿元14天期正回购,中标利率为3.70%,较此前下行了10个基点。这是时隔三个半月后央行14天期正回购再次重出江湖,也是今年重启后首次下调利率。

金融机构认为,考虑到进入7月末,央行不希望资金面出现较大波动,进而通过降低其发行利率的方式来降低正回购操作规模;6月M2增速超过预期,但考虑到政府降低融资成本的决心,判断未来定向宽松政策仍有望延续。

中国楼市库存再创新高

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2014年1月-6月全国房地产开发和销售情况”显示,全国楼市呈量价增速双降的局面。在中国楼市进入下半场之际,新建商品住宅库存再创历史新高,加上市场成交继续低迷,楼市供需失衡的局面已经显现。

证监会推“融十条”落地

8月1日,证监会提出了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十条具体措施(“融十条”),包括抓紧完善制定股票发行改革方案,完善创业板制度、做市商制度,研究出台区域性股票市场发展制度等。这不仅有助于小微企业的良性发展,也将帮助小微企业解决现实难题。

随着具体措施的陆续实施,资本市场将会成为满足不同发展阶段企业融资需求、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有效平台。

上期本刊高关注度报道

8月4日-8月10日

1 山河智能的“桌下交易”

2 坚硬的车改

3 杭州车改细节

4 外管局“37号文”得失

5 改革的逻辑

6 大数据的潜在影响及制度需求

7 辨析国家荣誉立法

8 周末

9 鼠疫惊魂

10 下调电价的时候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