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评论

2014-04-29 00:00:00
财经 2014年16期

核电IPO前景迷雾重重

(《财经》2014年第15期“史无前例的核电IPO”)

一直以来,公众对核电相当陌生,缺乏监督能力。即便是核安全部门,对核电企业也存在监管盲区。例如,负责安全监督的国家核安全局是环保部的下属机构,而大型国有核电集团则属于国务院直管,这种设置限制了核监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另外,国家核安全局并没有自己的研发部门制定技术标准,对部分安全隐患无法做出评估判断。 对核电企业来说,安全问题仍是重中之重。中国核电筹建的项目多在内陆,而关于内陆核电风险的争论不断。内陆核电站选址城市人口较为稠密,一旦发生地震或者其他原因而导致核泄漏,造成的危害比沿海核电站更大。这导致内陆核电被排除在中国“十二五”规划之外,内陆核电的风险也给中国核电的IPO前景增加了不确定性。

北京 黄楠

房地产渐现新格局

(《财经》2014年第15期“慎对房市调整”)

无论是万科高管毛大庆的“看空论”,还是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的“泰坦尼克论”,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房地产行业正进入一个转折点。在经过长达十年的供不应求后,房地产市场正逐步走向供求平衡。伴随着这一全新格局的开启,房地产行业也将迎来洗牌。未来十年,将会有数以万计的房地产企业被淘汰,除了中小房企,管理不善、创新乏力的大型房企也有可能一夜倒掉。

但这并不是房地产时代的终结。相反,这是房地产进入健康有序发展的序曲。在此期间,能抓住机会逆势扩张的房企,将有机会成为下一个十年的房地产巨头。

上海 秦祥

期待欧洲央行新政

(《财经》2014年第15期“欧洲央行纠结”)

虽然欧洲央行官员不断强化在6月的会议上出台进一步宽松政策措施的预期,但投资者基于欧洲央行此前惯常的保守立场,仍担心其最终的宽松“新政”会是雷声大雨点小。

有人认为,宽松举措或将导致欧元走软,还会对其他央行的政策及汇率产生连带影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就向欧洲央行的高级研究人员和决策官员建言:欧洲央行和全球其他央行必须提高上世纪90年代以来所坚持的通胀目标。2%的通胀率目标太低,加大了央行没有降息空间的风险,但各国央行主事者仍强烈抗拒改弦易辙,当初折磨日本近20年之久的政策僵局,如今或多或少已成了普世现象。

广州 林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