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30日,围棋界泰斗吴清源,在日本神奈川一家医院去世,享年100岁。
吴清源,1914年出生在福建省闽侯县(今福州市)。吴清源的父亲曾留学日本,攻读法律专业,但在闲暇时也喜欢下围棋,因为当时日本围棋实力强劲,所以他在临近回国之际,购买了不少日文围棋书。他没有想到,自己的爱好,成就儿子吴清源一生孜孜以求,投身于棋盘上的世界;而那些购自日本的围棋资料,则成为促使吴清源爱上围棋的启蒙读物。
小时候的吴清源身体不佳,无法像同龄人那样尽情玩耍打闹,于是从7岁开始将多余的精力都用在学习和研究围棋上。在父亲赴日留学时带回国的日本棋谱帮助下,他每天钻研不辍,有时下棋达十余小时,一边手捧棋谱,一边落子推演,甚至练到手指变形。没过多久,吴清源就成了当地的围棋高手,被誉为“神童”。
1923年,父亲带他去了北京,得以与当时许多中国顶尖的棋手切磋对弈,展示出才华的同时也声名鹊起。后在师友帮助下,吴清源得到一次机会与段祺瑞对战,令其印象深刻,并赞助学费,送吴清源前往日本留学。吴清源在日本拜濑越宪为师,棋力愈发精进,后来击败了同时代的所有日本高手。
日本围棋自幕府时代起就形成了许多棋理,并逐渐固化为某种棋手必须遵守的条例和成规。但年轻的吴清源凭借聪慧天资,从19岁开始尝试突破这些教条,引发了一场围棋界的革命。吴清源与另一位新锐棋手木谷实合著《新布局法》一书,提出排除一切清规戒律,注重全盘掌控不计局部得失的围棋思路,在棋界引起轩然大波。但这样的革新之举,也惹恼了日本围棋界的旗帜人物,视其理论为歪理邪说,于是在1933年,他得到了与当时日本棋坛霸主、号称“20年不败”的秀哉的对局机会。但这次著名的对弈,让吴清源的新布局打法更加流行了。
1939年至1956年间,吴清源在十番棋对局中击败全日本最顶尖的多位超级棋手,被称为“昭和棋圣”。他以“95盘擂台赛式”的“十番棋”,令当时日本棋坛众多大师降级,创造出日本围棋的“吴清源时代”。
年纪渐长的吴清源,棋力并无下降,但不幸的是在1961年,偶遇车祸并留下了后遗症,不仅身体健康受到影响,棋力再难以恢复,后于1984年退役。
引退后,吴清源还专注于栽培年轻后辈,得意门生包括日本名誉天元林海峰、围棋史上第一个女子九段棋手芮乃伟等棋坛名人。
以后的岁月里,吴清源继续坚持钻研围棋,提出“21世纪围棋”等思想,抛弃功利性,改为提倡艺术价值,揭示围棋的高远境界,并出版《21世纪围棋》等著作。吴清源是将中日两个民族针锋相对的围棋理念融会贯通的天才,他独树一帜的“调和”理论,标志着围棋艺术的至高境界。
年逾90岁后,他还在围棋杂志上发表战局解说文章,对围棋的激情未衰减,一直孜孜不倦地探寻围棋世界的真谛。他指出,“围棋的最终目标不是胜负,而是调和”——他试图重新解释围棋之于人类存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