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评论

2014-04-29 00:00:00
财经 2014年27期

《财经》《财经网》读者评论

房地产市场的错配

(《财经》2014年第26期“被高估的住房需求”)

房地产在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产业,在房地产领域投资太多,占GDP的比重13%左右,在整个固定资产投资占到差不多四分之一以上,这在世界其他国家是极为罕见的。因此,不少人认为房地产绑架着中国的经济。

本文给我们提出了很好的视角。随着家庭收入的提高,“被进城”家庭潜在住房需求会释放出来,但这种潜在住房需求的实现不是现在,而是多年以后的未来。而“被进城”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房地产市场的错配现象:一方面是新建的大量商品房空置,房地产市场的过度开发以及在各地区的不均衡发展,导致供给远大于真实的住房需求;另一方面是许多“被进城”家庭的自有住房陈旧,产权不清,意味着长期对住房有潜在的需求。

北京 顾然

根除腐败滋生的土壤

(《财经》2014年第26期“山西政警煤贪腐多米诺”)

山西政商贪腐系列案如同一副倒塌的多米诺骨牌,很大程度上,白培中是引发连锁反应的第一张。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反证了煤炭领域所承载的复杂纠缠的利益格局。

权力深度介入资源配置,使得任何一个有资源配置权的人都面临寻租的诱惑。若想真正改变这种不良的政治生态,除了加大反腐力度、打破官商紧密结合的格局,更需要通过市场化改革,切断权力与资源配置的联系。

山西 李昕

波折的电改之路

(《财经》2014年第26期“电改新思维”)

虽然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方案仍未出台,但关于分拆国家电网公司的消息不断出现。从目前传出的消息看,新一轮电改,最可能打破的是国家电网在电网输配和销售方面最依赖的盈利模式。

具体改革思路为,以政府确定的“固定输配电价”代替现有的“两头吃差价”模式;取消国家电网公司封闭的输电售电体系,将电网交易中心独立,交由政府部门监管。尽管上述方案距离外界期待的拆分国网帝国距离尚远,但若能顺利实施,国家电网将会变身为一个相对简单和干净的电力输送平台。

福建 董天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