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乙萍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中职学校与社会同步出现“屏奴”一族。“屏奴”因过度使用智能手机上网而出现物质依赖、认知与意志行为障碍、社会功能受损,影响了学习和生活。对“屏奴”的心理障碍该如何归因?怎样教育?做了初步的研究。
关键词:“屏奴”;心理障碍;归因;教育
微信、QQ、刷微博、百度、购物……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智能手机等触屏电子产品的普及,人们的生活和学习越来越离不开网络,同时也产生了一个新的社会群体——“屏奴”。“屏奴”是指那些因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和电脑等电子设备,从而过度面对电子屏幕的人。
按目前的培养体制,中职生的文化科学习压力要低于高中学生,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则要多于高中学生。这种情况为中职生成为“屏奴”提供了客观可能性。从2011年开始,我每年组织对200名新入学的中职生进行上网情况调查,发现学生在智能手机的拥有率和上网情况方面呈现“三多”趋势:拥有智能手机的人越来越多,用智能手机上网的学生越来越多,学生上网的时间越来越多。一些学生因过度使用智能手机或电脑成为“屏奴”。
一、“屏奴”的界定
1.概念问题
对“屏奴”概念的定义目前仅出现于“百度百科”、“360百科”等网站资料库。概念中所说的“过度面对电子屏幕”,由于个体的情况不同,每天面对屏幕几个小时才算“过度”是无法制定统一标准的,是否“过度”应视各人情况而定。笔者认为,如果因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影响了正常的学习能力、社会功能和身心健康,即为过度,这样的人就可算做“屏奴”。本次调查显示,有些学生已经因为过多地使用智能手机上网而影响了学习、减少了其他的兴趣、娱乐和社会活动,具备“屏奴”过度面对屏幕的特征。
2.“屏奴”是不是“网瘾”患者
如果“屏奴”上网的动机是为了解决学习或生活中的问题,虽然长时间面对屏幕但上网行为是可控的,不能认为是“网瘾”患者。从“网瘾”的症状标准来说,根据北京军区总医院制订的《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中“平均每日连续使用网络时间达到或超过8小时,且已达到或超过3个月”的病程标准,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学校中的“屏奴”并不是“网瘾”患者。
如果对照《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中“长期反复使用网络,使用网络的目的不是为了学习和工作或不利于自己的学习和工作”这一“网瘾”的“症状标准”及其具体症状表现,则“屏奴”可能具备“网瘾”患者的某些心理障碍。本次调查中中发现,绝大部分学生上网都是在看电子书、玩游戏、刷微博、购物,基本与学习无关,一些学生甚至出现了无法控制上网欲望、注意力减退等“网瘾”心理障碍特点。本文的主要任务就是针对该类因过度上网而出现的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归因并提出教育对策。
二、“屏奴”的特点
1.存在物质依赖
物质依赖中的物质是指来自于体外并可导致个体产生身体及心理依赖的物质。成为“屏奴”的学生一般都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恒定的学习意志。他们每天对上网的愿望都很强烈,睡醒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拿着手机漫无目的地上网,睡前如果不玩手机则会睡不着。他们知道过度面对屏幕的危害性后果,但难以控制使用手机上网的欲望。他们依赖上网寻找并享受愉快与满足的感觉,这种感觉又强化了他们连续性地使用手机上网的渴求。这种现象表明,“屏奴”对智能手机存在一定的物质依赖。
2.认知过程障碍
长时间上网的习惯使“屏奴”在断网时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等戒断反应,个别人甚至在专业技能训练中出现感觉减退。“屏奴”由于长期面对屏幕,个别人出现了思维松弛或思维不连贯等思维联想活动的连贯性障碍。
3.意志行为障碍
“屏奴”对上网的意志活动增强,对学习的意志活动减弱。一些人因通宵上网而导致上课迟到、注意力分散或打瞌睡。他们的学习效率低下,个别人需经补考才能完成学业。
4.社会功能受损
“屏奴”的网络与现实关系失衡。他们用互联网的双向沟通功能来补偿在现实中缺失的社会文化关系。在虚拟世界里,“屏奴”可以尽情宣泄自己的情绪,可以和网友享受无拘无束交往所带来的愉悦。在现实生活中,“屏奴”对集体活动、家庭生活和朋友交往产生情感淡漠,个别人因违反纪律或学习成绩不好,面對长辈的教育采取破罐破摔的态度,令人感到失望。
三、“屏奴”的归因
“屏奴”现象的出现除了源于通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无限吸引力之外,还有“屏奴”自身的和成长环境的影响等因素。
1.自我意识障碍是形成“屏奴”的内因
一些学生未能正确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在学习和生活上缺乏明确的目标,其行为易受偶然动机和本能欲望支配。无线网络和智能手机相结合所产生的强大功能让人感受到方便和快乐,对这种感觉的追逐成为催生“屏奴”的一个内因。还有一些学生对自我的评价不恰当,或者过高,或者过低,当他们在生活或学习上碰到挫折时就错误地将网络中的虚拟角色(如游戏中的英雄人物)当成自我,对虚拟角色的追逐成为产生“屏奴”的另一内因。
2.家庭原因是形成“屏奴”的起始因素
一些家长片面地关心子女的身体健康和物质需求,却忽视了如何去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片面地重视子女的学习成绩和特长的培养,却忽视了帮助孩子养成负责任的人生态度。一些家长认为子女在幼儿园时期就会用手机打游戏是聪明的行为,但等到这种行为成为习惯并影响学习之后,却只采用打骂等简单粗暴而且无效的方式进行教育。学习不良和家长的不当教育导致学生出现青少年适应性障碍,引发行为的紊乱。另外,无休止的吵闹或父母离婚等家庭不稳定因素会给子女留下难以愈合的心理阴影,他们感到缺乏家庭安全感。青少年在出现适应性障碍或缺乏安全感的情况都会不自觉地想回避现实,他们用智能手机上网找到了替代现实的空间,沉醉于其中并在不知不觉间成为“屏奴”。
3.不正当交友强化了“屏奴”行为
中职生虽然在心理上已趋向于稳定,但仍不成熟、不理智。当学习或情感上出现困惑时,一些学生会上网寻找答案,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受到不良伙伴特别是網友的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屏奴”在网络上也有自己的“好友”群体,也有自己的舆论氛围,群体之间相互影响,强化了“屏奴”上网的欲望。
四、“屏奴”的教育
对“屏奴”的教育,一方面要根据个体的特点引导其正确认识自我,培养良好的学习意志和行为意志。另一方面应创设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帮助“屏奴”摆脱对虚拟世界的依赖,回到现实中来。
1.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屏奴”来自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成长经历。有的原来接触社会多、知识面广;有的原来有较为广泛的兴趣和爱好,有一定特长;有的自我意识比较强,有一定的表现欲。不同的情况要求教育者能及时捕捉不同学生对进步的潜在追求,能发现不同学生的闪光点,依靠各科任教师、优秀学生和家长,有的放矢地创造条件,帮助“屏奴”构建良好的人际环境,为其实现自我的回归提供依托。
2.文化育人,正确诱导
(1)根据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特点,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营造相互关心、信任和友好的氛围,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丰富生活和改善学生心理环境的目的,使学生将注意力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2)学校应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纳入日常教育计划之中,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要对出现学习适应性困难和暂时性心理障碍的学生提供及时的干预和帮助。
3.家校联动,共促成长
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离不开文明、和睦、温暖的家庭。“屏奴”更需要得到父母、长辈的尊重和爱护。学校要办好家长学校,帮助家长确立正确的子女教育观,使家庭教育由经验育人向科学育人转变,由片面注重学习成绩向注重提高子女综合素质转变,使家庭教育有利于“屏奴”学生的转变。
综上所述,“屏奴”现象是高科技时代的产物。“屏奴”不是“网瘾”患者,但因过度使用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可能引发一定的心理障碍。“屏奴”现象并不可怕,但也不能掉以轻心。教育工作者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从正向关怀的角度出发,采取积极的措施,引导他们正确使用智能电子产品和网络。
参考文献:
王玲.变态心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01.
(作者单位 广东省潮州市职业技术学校)
编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