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事业单位会计及其会计制度改革

2014-04-29 14:46:06丁煦佳何苗
2014年1期
关键词:事业单位改革经济

丁煦佳 何苗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高速发展,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会计作为经济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国会计体系中,会计体系由预算会计体系和企业会计体系两大部分组成,同时预算会计又存在以下两个分支:其一财政总预算会计、其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预算会计通过将事业单位会计与行政单位会计分开的改革制度。

关键词:经济;改革;会计体系;事业单位;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一、事业单位会计的定义

事业单位会计是会计的一种,指的是在事业单位中对各种涉及资金的业务进行预算设计、计划、以及进行监督的一种特殊的会计。

二、事业单位会计与企业会计的区别

(一)会计核算的基础不。会计核算的基础包括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两种,在企业会计和事业单位的会计中,这两者运用的会计核算的基础是不同的,一般来讲,事业单位会计可以根据现实的交易状况采用两种核算方法的其中一种,而对于企业会计而言,往往只运用权责发生制。

(二)会计要素构成不同。事业单位会计与企业会计的另一个区别是会计要素的构成是不同的:预算会计主要包括五项内容——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而企业会计则包括六项内容。另一方面,除了内容的名称不同之外,即使两者的内容名称相同的会计要素,其内涵也有着很大的区别。其中主要区别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因是否从事产品生产而导致的差异。在这里,这种差异还可以分为以下两类,首先,事业单位之间也有区别的,有的从事产品的生产,而有的不生产产品,这就把事业单位分成了两类;其次,即使都要从事产品的生产,生产产品的事业单位和生产产品的企业的在会计账目的处理上也是有着极大的区别的。以企业的采购业务来讲,企业通常有两种做法,企业根据原料的来源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的纳税人,在计入会计账目时,前者使用的是不含税进价,而后者用的是含税进价。相比于生产产品的企业来讲,生产产品的事业单位在进行记账时会计处理往往区分的更加仔细,除了按照企业的分类之外,还必须区分采购物品是否自己使用还是用于事业单位之外的业务。

2、因是否实行内部成本核算而导致的差异。企业每期都会对其所属产品进行核算,并且通过对比以确定企业的盈亏状况。然而事业单位却存在以下两种现象:其一在成本核算时将材料等支出记录到成本费用账户;其二在不就行核算时则将其记录到事业支出账户上。

3、因事业单位业务活动的可分性而导致的差异。企业会计核算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另一个区别在于事业单位中的活动不仅仅是经营活动,还有一部分是事业性的活动,因此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特殊性就在于他根据业务性质的不用采用的会计分录是不同的,它分为事业性质的收入和支出以及经营性质的收入和支出,而在企业中是没有事业性质的活动的,因此二者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区别。

三、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经营性收支业务核算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由于事业单位属于国家所设立,因此其业务性质往往是事业性而非经营性质,这也就决定了按照我国的现有准则规定事业单位进行核算时应该以收付实现制为主。然而,这种核算方法是不适用于经营性业务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以及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加深,我国的事业单位也逐渐进入到市场的范围内,这就意味着以后的事业单位的经营性业务更多,因此现有的核算方法限制了这种趋势的发展,其弊端可以如下解释:

1.会计信息不真实,缺乏现实依据

2.脱离现状进行记录,降低了信息的可理解性。

(二)会计科目的设置不够合理。现有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上面在会计科目设置上有着较大的缺陷,比如一级科目中的“在建工程”和二级科目中的“结余分配”等都有不合理性,这就使得在事业单位市场化的过程中有着更大的障碍。

(三)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状况。正如上文所言,由于按照现有的会计制度记账时,在会计科目中欠缺资产折旧的会计科目,因此这就使得事业单位在资产计算时往往只能按照固定资产的原有价格进行入账,而对于资产的折旧没有显示出来,因而造成了资产的虚增。

四、对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进的建议

(一)引人权责发生制,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融入企业会计制度

1、在收入和支出方面的改进。对事业单位的收支事项,应根据财政部门审批的预算计划,在经济事项发生时按收付实现制原则予以确认。在每一年年末时,事业单位应将当年应该拨付的款项而没有拨付的应当纳入财政收入。在下一年度财政部门如果还有上一年度的未拨款项,那么就应当减少相应的减少应收款项。

2、在债权债务方面的改进。随着事业单位市场化的不断加深,事业单位不应该生存在国家的保护之中,而应该更加独立的承担责任,因此事业单位的会计账目在权力和责任的记录上应该进行改进,事业单位在记账时应该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来记录事业单位的资产和负债,通过记录事业单位真实的资产存量以及其负债状况,来判断事业单位现在的经营状况或者生存状况,从而能够对事业单位的资产状况和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更加明显的判断。

3、固定资产方面的改进。如上文所述,现有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中在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记录方面存在着极大的欠缺,不能真实地反应事业单位真实的固定资产状况,因此,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改革中,应该增加资产折旧的会计目录,与企业的固定资产相同,应将资产的折旧状况反映到会计账目中,采用合理的折旧方法进行记录,从而更好更真实的反映出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状况。

(二)事业单位现有的会计科目与当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已经不完全匹配

1、增加新的会计科目。事业单位应当将在建工程、增加累计折旧、低值易耗品等新的科目纳入到事业单位会计科目中去。

2、对事业单位结余的改进。事业单位的净资产是指资产减去负债的差额,包括事业基金、固定基金、专用基金、结余等。净资产属于剩余权益,归法人所有,但职工福利基金和医疗基金属于负债性质,只能用于职工福利医疗等方面。

3、改进修够基金。个人建议事业单位将修够基金纳入到结余分配中去。事业单位提取修够基金,其本质目的就是将事业单位的经常性资金转化为一般的专业基金,从而达到事业单位在固定资金的维护更新上有一个稳定的来源的目的。

五、结语

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民营企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因此在企业会计制度上面我国的相关研究也是比较多的,经过长期的实践积累和学术研究我国的企业会计制度已经较为完善。相比于企业的发展,我国的事业单位改革是在市场化已经发展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并不完善,并且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加深,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从我国市场化的的现状以及事业单位改革的趋势来看,未来的事业单位对于会计工作将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应该在实践总结经验的同时,吸取国外的先进经验,加快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扥改革,以适应现状发展的要求。(作者单位:大连财经学院)

參考文献:

[1] 索晓辉,《事业单位会计》,中国宇航出版社,(2013.01)

[2] 郑敏华,杨锡才,彭浪,《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案例实训》,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08)

[3] 范恒山,《中国事业单位改革探索》,人民出版社,(2010.11)

[4] 庄序莹,《事业单位改革与发展》,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05)

猜你喜欢
事业单位改革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今日农业(2022年14期)2022-09-15 01:44:56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生周刊(2020年13期)2020-07-04 02:49:22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改革之路
金桥(2019年10期)2019-08-13 07:15:20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40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26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08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华人时刊(2018年23期)2018-03-21 06:26:00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