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永
摘 要: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历史、认识历史、热爱历史的灯塔。学生只有有了兴趣才会更好地学习历史。在课堂教学中,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设置巧妙的导入,充分利用历史学科的特点,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积极培养学生兴趣,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就一定会使历史课堂大放异彩。
关键词:以趣激学;初中历史;动;活
历史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和人类的智慧,是生动的、绚丽多彩的。但学生认为“历史课太枯燥、太乏味”,没有兴趣,参与性不高。那么怎样改变目前初中历史课的这种困境呢?我认为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动”起来,课堂就会“活”起来,从而提高历史教学效果。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对于我们学习是很重要的。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以下尝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喜欢历史的重要前提
1.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
这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著名教育家霍懋征认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教育”。人们常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爱生如子、大爱无疆可以说是教师职业文化的核心。所以我们要爱学生,尊重学生,要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
2.要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以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征服学生
一个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学识,还要有令人敬重的品格。所以,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努力成为一个富有人格魅力的人,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喜欢自己所教的这门学科。
二、导入激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巧妙的导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我在中国历史教学中,恰当地引用古诗词导入,刻意营造活泼欢快的氛围,提高学生兴趣,拨动他们的思维之弦,让他们“动”起来,使之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学习。如,学习《金与南宋的对峙》一课时,不妨朗诵岳飞的《满江红》,学生在朗读之余,不但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了了解,而且也为岳飞精忠报国的精神所感染。因此利用学生易懂或熟识的诗词导入新课,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授课激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历史学科的特点,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对此,我在教学中采取以下几种办法。
1.以疑诱思,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贵有疑,有疑才有所思,有思必有所得。在讲课过程中设置疑问,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如,在讲“国共合作”时,设问:共产党为什么要与国民党合作?国民党为什么要与共产党合作?促成合作的外部因素又是什么?学生就会去思考、探讨。然后说出一些自己的理解,课堂气氛热烈,学生或是据理力争或是阐明因果。這些设疑,引动学生情感生发,思维开启。由此看出教师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对学生具有吸引力和挑战性的问题,能促进学生思考,产生探究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以知激趣,适当补充与课本有关的历史资料
历史知识浩如烟海,其中能收入课本中的只是极少部分。在讲课中,如能适当补充形象具体的名人轶事、历史传说、历史小常识等,既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又可以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因此,我在教学中,有计划地补充一些历史资料。如,在学习左宗棠带兵收复新疆内容时,介绍了左宗棠少年时就有大志,他在15岁时写的对联“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书万卷,神交古人”正体现了这一点。通过资料的补充,加深学生对左宗棠的理解,也深化了爱国主义教育。再如,工业革命的“爱迪生和白炽电灯”的故事使学生了解了科学家的成才之路,并深深地体会到“天才等于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这一道理。
3.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历史情景,缩短历史与学生的距离
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情,对于学生来说,感觉距离比较遥远。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再现历史情景,打破时空界限,缩短历史与学生的距离。因此,在课堂上适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以直接的感官刺激,有利于引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如,在讲述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时,可以播放《南京大屠杀》视频。这样,通过直观教学手段代替教师的讲读,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可以说,多媒体使历史走近了学生,使历史课不是枯燥的理论和呆板的讲授。
总之,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历史、认识历史、热爱历史的灯塔。学生只有有了兴趣才会更好地学习历史,在教学中,只要教师把握住历史学科的特点,充分利用各方面有利因素,积极培养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就一定会使历史课堂大放异彩。
(作者单位 山东省曲阜市吴村镇中心中学)
编辑 刘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