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田
摘要:现如今,民营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重要而活跃的力量,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然而近年来国内外市场环境并不乐观,行业竞争日益激烈,这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无疑是一场严峻的考验。那么如何在现有的环境中获取竞争优势,使企业长久维持良性的运转,这就要求对企业落后的管理现状进行改革,以更加灵活地适应多变的市场环境。本文针对中小企业的管理现状,简要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管理问题对策
一、前言
随着我国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民营中小企业不仅起到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就业机会,繁荣市场环境的作用,也是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但是由于规模较小、资本有限、外部宏观经济环境对其影响较大等因素,导致中小企业在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时面临巨大的困难,尤其是在与大企业的竞争中常常处于劣势。加之我国加入WTO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中小企业面临许多新的挑战。本文在对我国中小企业目前的管理模式进行探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其改进和创新的思路和对策。
二、探析民营中小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部分民营企业家文化水平不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崛起,市场经济发展迅猛,很多优秀的企业领导和业务骨干都纷纷投身于自主创业,“下海”经商,由此产生了大量的民营私人企业。其中有些创业者知识水平较高,但仍有很大一部分创业者文化素质较低,他们在管理企业和发展企业时常常会由于目光不长远,思维不开阔,而没能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做好部署,最终使企业缺乏竞争力甚至被淘汰。因此,由于企业家自身文化素质不足而导致的企业管理问题,是亟需解决的。
2、企业所有权与管理权普遍合一,管理者放权过少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大多为私人投资兴办,企业的所有权与管理权普遍都是合一的。通常企业的规模不大,由于资金有限,投资相对较少,因此用于管理的费用更是能省则省。一般企业的组织结构相对简单,企业所有者亲自担当管理者,这样虽然能够节约费用,但产生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企业所有者会过多的干涉员工的工作,甚至亲力亲为,这样不但使企业所有者分散了精力,影响其更好地做决策,而且还打击了下属的工作积极性,易让其产生惰性和不被信任感,进而无法形成企业向心力。其次,“一人多岗”现象普遍存在。企业为了节省开支,一名员工需要同时承担多个岗位的工作,由此分散了员工的精力,直接影响到工作效率。更严重的是,超负荷的工作极易引起员工的抵触情绪,致其消极怠工,势必影响企业发展。最后,企业所有者往往凭借个人的主观经验来管理企业,而并没有考虑其他人的意见,也没有以一个健全的机制为依托,这样的管理模式很容易造成决策的草率,管理的混乱和权力的滥用。
3、“家族式”管理模式,任人唯亲
部分民营中小企业任用亲戚朋友作为企业的管理者,靠家庭和亲情等社会和道德规范来维系企业,使得企业排斥对人力资源的引进,不利于从外部吸引优秀人才。其代价必然是管理的不规范,最终势必影响企业的发展,甚至可能导致亲情的破裂。“家族式”管理模式存在的原因有二,一是部分企业不重视制度管理,认为“法治”不如“人治”,自以为“人治”管理灵活方便,殊不知,正式这种管理模式的不规范导致了企业内部无章可循,管理混乱;二是虽然有些企业存在一定的管理制度,但并没有完全执行,不重视制度管理和改进,在很多情况下,制度会为人情让步。
4、企业融资困难,资金周转不足
我国的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资金不足问题。其原因首先是融资渠道单一,目前我国企业的融资主要依靠银行信贷和股票,而民营中小企业大多不是上市公司,银行信贷便成了唯一的融资渠道。从银行角度来看,向中小企业放贷收益小,风险大,多数中小企业很难取得银行贷款,由此更加剧了其融资难度。其次,由于信用担保制度的限制,民营中小企业由于缺乏抵押资产而很难从银行得到贷款,由此导致的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严重制约了企業的发展和壮大。其三,企业所有权结构单一的特性限制了对社会资本的吸纳和利用,社会资本很难进入企业为其所用,从而很严重地限制了企业的发展。最后,民营中小企业缺乏专门的法律保护和专门管理机构的指导,没有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这些因素都严重限制了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
5、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民营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资本少、技术单一,外部宏观经济变化对其影响较大,使其财务管理水平跟不上自身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变化,从而导致其在应对竞争对手时处于劣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四几方面:一是财务风险意识淡薄,企业始终在高风险区运行,导致企业过度负债,甚至“拆东墙补西墙”;二是财务控制薄弱,造成资金闲置或不足、资金回收困难、资金呆滞和资产流失浪费等问题;三是缺乏明确的产业发展方向,对项目投资缺乏科学论证,对项目建设和经营过程中将要发生的现金流量缺乏可靠的预测;四是财务会计工作流程不规范、不严格,导致会计报表不能切实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严重影响企业决策依据的有效性。
6、人才流失严重
有资料显示,目前国内一些民营中小企业中高级人才的流失率高达50%~60%,而正常的人才流动率应该控制在15%以下。导致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是企业“家族式”管理体制本身的特点造成对社会人才的排斥。其次是企业对员工职业发展规划不明确,员工的个人发展空间受到限制,只能另谋高就。第三,企业管理者性格特点、行为方式、领导风格和工作能力等方面的问题导致优秀员工的外流。最后,不合理的薪酬制度引发优秀员工的频频“跳槽”。
三、针对民营中小企业管理问题的改进对策
1、民营企业家积极提高文化水平
民营企业领导者和主要从业人员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和文化水平,完善知识结构,更新思想,转变传统的经营管理观念,改变狭隘的经营意识。具体来看,要主动学习相关的政策法规,敏锐观察市场环境和经济形势的变化,不断补充有关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并在经营管理企业的过程中不断调整和提升自己,努力成为头脑灵活,思想超前,善于经营管理,综合素质良好的民营企业家。
2、企业管理者要适度放权
企业管理者要善于用人、适度放权,努力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其有存在感、责任感,甚至把工作作为其事业来经营。管理者向下属放权很有必要,因为管理者应该集中精力于企业的战略决策、发展方向和统筹管理等方面,具体的操作执行应大胆地交给下属,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管理者只在最后检查结果即可。另外,通常管理者在具体的岗位技能上并不如下属专业,这样更应该放权,把权力和责任一起交给下属。当然,放权要掌握好度,并不能完全不管不顾,为避免产生负面效果,可以设定相应的监督机制,让下属有效地利用手中的权利为企业创造价值。
3、适当调整“家族式”管理模式
不可否认,在民营中小企业创业之初,“家族式”管理模式易于企业的稳固,具有很强的企业凝聚力,但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企业的不断壮大,“家族式”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发展,弊端也随之而来,因此,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对“家族式”管理模式的调整,主要从企业的规模、产业的特点、企业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等方面出发,应主要着眼于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建设与执行,避免“任人唯亲”现象出现。调整“家族式”管理模式并不意味着全盘否定“家族”员工,而是應做到一视同仁,不搞特殊化,实现以“法治”代替“人治”,以制度约束代替道德约束。这样,才可以保证企业管理的民主性和科学性,才能有利于选拔优秀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最有力的保障。
4、拓展融资途径,积极争取银行贷款
我国中小企业要想改变融资困难的现状,提升企业竞争力,要从自身找原因。首先积极拓展融资途径,努力吸收社会闲散资金,让社会资本投入到企业中来,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其次,积极寻求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努力争取资金,为企业的不断发展提供最有力的保障;最后,在贷款的过程中要努力争取政府的支持,主动寻找担保者,以提高贷款的成功率。
5、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首先,经营者必须树立理财观念。具体来说,要树立专业化经营观念,树立财务风险观念,树立现金流观念。其次,根据相关财会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起规范的、完善的和自律的财务管理体系,制定出严谨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要有详尽的财务计划,做好资金筹集、资产和成本费用管理,并切实贯彻执行。第三,对公司会计人员要经常进行职业道德、业务技术教育,提高其业务素质。第四,可将部分财务管理业务交由专业机构管理。这样既可以降低成本,又可以不断了解市场上相关动态,便于实时更新管理方法和手段,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最后,建立起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决策机制和组织架构,为进行良好的财务管理构建组织和制度基础。
6、转变用人理念,重视人才培养
民营中小企业要想减少人才流失,应切实有效地从如下几方面做起:第一,企业应转变用人理念,要把人看成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资源,而并非成本,要建立起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应认识到劳资双方关系的重要性,努力建立一种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的雇佣关系。第二,改进管理体制和管理方略中的弊端。具体包括:制定公正合理的绩效考评制度;重视人才培养,建立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善于激发员工潜能,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最后,民营企业家要重视自身修养的提高。所谓“不能正己焉能正人”,企业主应具有高尚的职业操守和道德品质,用社会道德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协调与员工的关系,对人要诚信豁达,了解员工疾苦,做到“换位思考”。
四、结语
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民营中小企业在新时期,必须结合自身特点,通过管理创新才能更好地生存。因此,要想长久地发展,提升企业自身管理水平已是当务之急。(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参考文献:
[1] 李自如.现代企业管理学[M].四川: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
[2] 高鑫.对中小企业管理创新基本问题的探析[J].经营管理,2006(12)
[3] 刘宁.中小企业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析.企业文化,2011(05)
[4] 郭银华.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会计通讯,2002(05)
[5] 郝字光,孙海涛.对民营中小企业管理问题的探讨[J].集团经济研究,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