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君
小编的话:呜呜!冬天到啦!大北风带来了寒冷,也将海上的冰吹得东奔西走。这些四海为家、到处流浪的冰是从哪儿来的?它们要到哪里去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每年一月左右,日本北部网走、知床半岛附近的海域,会悄悄出现一些访客;当春天的脚步接近时,它又消失得无影无踪。它就是今天所要报道的主角——流冰。
海上的冰有几种?
海上的冰大致可分为三种:一是大陆崩落下来的冰块;二是河口、港湾漂流岛海上的冰;三是海水本身生成的冰,这种冰又称为“海冰”。海冰可分为附在海岸上的“滞冰”,以及随风、洋流漂移的“堆冰”;日本人习惯将后者称为“流冰”。位于北纬44°左右的知床、网走半岛,则是北半球流冰所抵达的最南端。
流冰的形成
纯水在摄氏零度时便开始结冰,含有丰富盐分的海水则必须在摄氏-1.8°时才会结冰。日本北海道海域形成流冰时,来自俄罗斯鄂霍次克海的冷风,和来自中国黑龙江的河水帮了很大的忙,你知道为什么吗?
海上造山运动
刚开始时,只有表层的、含盐分较低的海水结冰,伴随着温度继续下降,较深处的高盐分海水也开始凝结,体积也渐渐增加。加上海流的推动,海冰互相倾压推挤,有的断裂,有的反而被推挤上升,形成一座座的冰丘,这和陆地上的造山运动还真是相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