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一家很有名的杂志的总编写了一篇很好的编者的话。大体是感谢了读者的认同,称赞了同事,尤其是年轻同事的努力。结尾的一句话让人头一沉:我希望她们做报道,或做任何事,都是为了在深夜独处之时,能够说,我做了正确的事情,我尊重自己。
我不知道她们能不能做到,这要看她们作为人的品级了。无论如何,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一个蒸蒸日上、如火如荼的事业,老大是不会说“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这种话的。果然,没几天就传出总编离去的消息。业内也一片叹息,惋惜又一家好杂志,又要去了。
这几年,新闻业,尤其是传统纸媒的新闻业越发萧条。本来的大众传媒,却越来越小众了,读者少了,广告少了。业内最好的好手,也将自己定位于:手艺人。那是在工业时代的珍贵、稀有的人种。
我在读大学时,报纸已经甩掉了铅字印刷,改为激光照排。或许是古代刚刚过去,教授们大半生浸润其中,还常津津有味地宣讲这激动的革新:告别铅与火,迎接光与电。说多了,我们听得不厌烦,反正都告别了,就一刀斩断,理它作甚。(若说手艺人,铅字排版的工人才真的叫手艺人。)
其实,当时还真没算与古代斩断。我们的新闻摄影,一大半功夫教的是如何洗印照片。现在说“单反穷三代”,“古代”学照相的才是祸害九族,不说器材,光胶卷和相纸的费用就耗费没个尽头。好在,我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当摄影记者,才没祸害家人。那时候摄影记者拍完照片,要匆匆忙忙回报社的暗房,将照片洗出来。现在看来,简直是刀耕火种了。
我们大学时还有一门课程,教人用画版纸画出版样,标题在那里,署名在哪里,文章多少字,需在画版纸上画出,才可制作。那是做报纸编辑的基本功。这功课硬是繁琐得很,偏偏老教授又被女生拥簇只回答她们的问题。眼看学艺不成,最好我只能搁笔长叹,罢了,以后我只能当一辈子记者,不去想编辑的事了。
我的忧心很快被技术进步打消,报纸电脑排版系统的推出,让这技术全无用处。需要用笔和尺子苦心孤诣的事,在电脑上分分钟就能完成。我在实习时,碰到一个老师,据说能三分钟画出一个版样,大家啧啧称赞。意思是,能则能矣,掌握的却是一个屠龙之技。
这几年,传统媒体的衰落,大体和我学生时代懒得理会的事是一个路数:曾经火爆的技能,沦为无用的屠龙之技。
让人惋惜的从来不是这些技术的被淘汰,让人惋惜的,是新闻越来越快速炫目,而新闻传统却跟着传统技术的衰落而消失。
还有人在乎至少两个信息源,才能锁定一个重要事实吗?
还有人在乎,不管谁发布的消息,都要去核正求实吗?
还有人在乎真正的平衡原则吗?即使被万夫所指的人,也要给他说话的余地。
还有人在乎匿名原则,只能在极端情形下使用吗?
还有人在乎报道只能提供事实,而不夹带评论吗?
还有人在乎一个逻辑链对调查的重要吗?
还有人在乎媒体应有风骨,而不奉迎上意吗?
……
这些都是值得在乎之事,可即使在传统媒体的黄金时代,也没有被真正的被奉为圭臬。而媒体的技术进步,也无力无意圆满这些尚未完成的传统。
有人还在乎那些传统,可最在乎的人,似乎都困在传统媒体的下沉螺旋中。他们自称为手艺人,成为这个时代珍贵的、稀有的人种。
前段时间,某网站的CEO,说了一番很好的话。大体是说,很奇怪,现在一谈到互联网都是电商、渠道,媒体与内容反而是没人愿意去碰的东西。而在西方,媒体仍然是大热的。“《华尔街时报》的记者一直受人尊敬,你再有钱也会尊敬他们……媒体反而成了互联网的一片蓝海。”
“媒体蓝海论”是我听到的这半年最有趣、最令人激动的言论了。
从“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到“媒体蓝海论”,媒体的传统,会有机会续写前缘吗?那可能是珍稀的手艺人们,最在乎的事情。
责任编辑: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