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平
这两年,借助移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等利器,一些商业大腕把跨界玩得令人瞠目结舌:
微信让电信喘不过气,余额宝让银行吐血不止,京东让苏宁步履阑珊。
其跨界幅度之大,若天外来客;力量之大,若能挟泰山以超北海;势头之猛,若将扫荡六合,一统寰宇。
而未来会怎么样?前段时间热传的微信“一场跨界分金的盛宴”最后写到:“未来,酒吧还是酒吧么?
咖啡厅还喝咖啡么?酒店就是用来睡觉的么?餐厅就是用来吃饭的么?美容业就靠折腾那张脸么?
肯德基可不可以变成青少年学习交流中心?银行等待的区域可以不可以变成新华书店?
飞机机舱可不可能变成国际化的社交平台?”
跨界能让一个企业转换生存空间而大放异彩,能让一个品牌在极短时间超越对手迈上行业巅峰。
当然跨界不是简单的商业技巧,需要有大智慧。
巧合的是,在我们寻找众多毕业达人进行采访时,我们惊喜地发现很多同学跨界玩得也挺好,
他们运用跨界,找到了兴趣、方向,求得了发展:
编程大牛郭家宝还是个语言学研究者,热衷探索汉语音韵的历史;学计算机的胡辛束毕业后创办了工作室,
经营新媒体社交平台;学交通工程的张德纯毕业后进了腾讯当互联网产品经理;
人文科学实验班的胡启明,从香港考到武汉大学,制作完成一张优质的学生原创专辑;
学金融的黄紫红创办了校园女性发展组织,鼓励女生们组成圈子,
反思自己向往的生活、想要成为怎样的自己;学会计学的钱杭热衷宣传中国文化,
促成了成都和奥地利林茨搭建青年志愿者的文化新平台。
跨界也许会成为今后人们要拥有的基本素质之一,
社会的变化太快,固守某一领域:专业、单位、商业模式,很快就会显得不合时宜。
当然跨界的具体方式很多,我们本期介绍的只是几位同学的做法,希望能给大家增强一些跨界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