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里克·罗斯(Derrick Rose)、拉塞尔-威斯布鲁克(Russell Westbrook)、约翰·沃尔(JohnWall)们正在成为控球后卫新的风向标,即便是克里斯·保罗(Chris Paul)和德隆·威廉姆斯(DeronWilliams)也无法被划归到传统控卫的范畴。现役的一号位正处于改革风暴的中心,传统意义的控卫正在被慢慢遗忘。在这样的背景下提起斯托克顿,就如同和90后的孩子们谈论上古先贤——遥远、陌生、甚至无趣。但正如伟大的鲍伯·库西(Bob Cousy)所说:“如果字典里有组织后卫一词的话,无论何时何地,它的解释一定是约翰·斯托克顿!”
1 斯托克顿是一个平实的传奇。看过他比赛的人都知道他是如何传球、投篮、跑完既定战术的,也知道他在联盟历史总助攻榜和总抢断榜上遥适领先。但看到他瘦削的体格和万年不变的扑克脸,你脑海中浮现出的肯定是公务员和红十字会主席这一类人物,而无法将他同伟大的传奇控卫联系起来。即使在自己球衣退役的那一刻,斯托克顿的表情依然没有丝毫变化——即便他的内心早已暗流汹涌。对他而言,出现在公众面前就像去看牙医,不龌龊、不傲慢,但始终保持着一点距离。几乎所有记者都知道,他的搭档卡尔马龙(KarlMalone)远远比他更健谈,与其死守着斯托克顿等他开一开“金口”,还不如去听马龙滔滔不绝地讲述那些老套的“钓鱼和卡车的乡土故事”。
淡定,这是斯托克顿给人留下的最深刻印象。当被询问到他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时,斯托克顿总会把功劳记在教练和队友身上,甚少谈及自己,在他看来,过多的关注只会让自己尴尬。1993-94赛季,斯托克顿的总助攻数达到9800次,只差122次就能超过“魔术师”约翰逊(Magic Johnson)保持的联盟历史纪录。爵士队为此在三角中心里竖起了块巨大的告示牌,专门记录斯托克顿的助攻数。但却引起了斯托克顿的反感,在他看来,这种大张旗鼓的造势会影响自己在比赛中的注意力。他并不在乎破不破纪录,只在意比赛的输赢,最终在他的坚持下,爵士队撤走了告示牌。
但低调的作风并不会影响斯托克顿在球队的威信,在主教练杰里斯隆(Jerry Sloan)眼中,他是爵士队的真正领导者。而传奇教头约翰·伍登也说斯托克顿是他“唯一一位花钱去看他比赛的球员”。搭档马龙更把自己能与斯托克顿同队视为一种荣耀:“他给我的远比我给他的多,迈克尔(乔丹)退役时说他离开时状态仍然很好,但我认为约翰才是最好的。”
在上世纪90年代的爵士队中,有这样一个传说——“斯托克顿的眼神能让你的伤病自然痊愈”。前爵士中锋马克伊顿(MarkEaton)说:“如果有人在比赛前感到自己的膝盖不适,用夸张的动作走进更衣室时,约翰就会盯上他几眼。他传递的信息很明确:既然你还能走,那就一定还能比赛,只要你能比赛,就肯定能打出最好的水平。”在球场上同样如此,斯托克顿不知疲倦的奔跑会带动全队的进攻,而他精准的传球也让队友愿意拼命跑动扯出空当——因为只要斯托克顿的球传到你手中,你就肯定能拥有不错的投篮机会。
在他漫长的职业生涯中,持之以恒的耐久力正是支撑斯托克顿的特质:他能拖着疼痛的膝盖把球传到位置最佳的队友手里,也能在腿部应力性骨折的情况下代表“梦之队”参加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他甚至曾在右臂受伤的情况下用左手帮助球队赢下比赛,而这些都是他的个人魅力。前爵士老板拉里·米勒(Larry Miller)曾说过:“约翰斯托克顿是那种每个人都想变成他的球员。”
即便离开球场,斯托克顿依然在维护队友,这是种与生俱来的领袖气质。2009年他和大卫罗宾逊(David Robinson)、乔丹(Michael Iordan)以及自己的老教练斯隆共同入选篮球名人堂时,罗宾逊说邓肯是最伟大的大前锋。随后,斯托克顿上台发言,他开了个善意的玩笑:“大卫、蒂姆,我很尊重你们,不过我还是要说,卡尔马龙才是NBA历史上最伟大的大前锋。”
2 其实,斯托克顿的篮球之路并不顺利,19年来,他一直走在还击质疑者的道路上。
1984年,爵士在首轮第16位摘下斯托克顿,他的身前不远处是未来的名人堂巨星哈基姆奥拉朱旺(Hakeem Olajuwon)、迈克尔·乔丹和查尔斯·巴克利(Charles Buckley),当时,没人看好这个出身自富贵人家的公子哥儿。
丹菲茨格拉德(Dan Fitzgcrald)是斯托克顿在冈扎加大学的教练,他仍记得斯托克顿在带领斗牛犬杀入锦标赛时,一名球探告诉他,他手下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后卫将会在第四或者第五轮被选中。1984年的春天,斯托克顿的预测顺位上升,但也仅到了第二轮。菲茨格拉德帮他弄来了一张朴茨茅斯选秀前集训营的入场券,在那里,斯托克顿的表现给球探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搭上了季后全明星的末班车,也赢得了芝加哥训练营的邀请。此时,斯托克顿已经稳稳地拿到了首轮前景,他的表现使当时波特兰开拓者主帅杰克拉姆西(JakePamsey)为之倾倒。他想用首轮第19位的选秀权得到斯托克顿,但犹他人却横刀夺爱,这让拉姆西几乎崩溃。时至今日,拉姆西仍为此唏嘘不已,他认为错过斯托克顿的遗憾,甚至远远超过了在榜眼位置选中萨姆鲍维(Sam Bowie)而错过了乔丹。
不过,斯托克顿在爵士的境遇却并不理想。当时球队中已经拥有了全明星后卫里基·格林(RickeyGreen),斯托克顿只能坐在板凳席上。事实上,他对自己的未来也持有怀疑,他甚至说在新秀赛季里的每天都在等待被裁掉的通知。但他只用了一个赛季就获得了认可,他的第一任教练弗兰克·雷登(Frank Layden)回忆道:“约翰比里基更好——虽然里基已经足够好了。他的决断力更出色,推进球的处理更是我之前从未看过的。”
马龙也回忆起1985年他第一次来到爵士时的情景,他掂量着二年级的斯托克顿:“我的第一印象是,他的体型小得过头了,我觉得他随时会在比赛里被弄伤。”但马龙的直觉是错误的,因为斯托克顿绝对是后卫中球员中史无前例的铁人——19年的职业生涯中,17个赛季全勤,1526场比赛仅仅缺席22场,这是NBA的纪录——在职业生涯跨度和出场次数上,他也仅次于罗伯特
帕里什(Robert Parish)和贾巴尔(KareemAbdul-Jabbar)。况且,他是爵士招牌式挡拆的发起者;他制造了无数进攻犯规;他的掩护和防守甚至足够凶悍,以至于被许多被击败的对手贴上了肮脏的标签。我们虽然不能从统计数据上看到掩护、挡人这些工作的价值,却能从别人的话语中感受到。“约翰是任何人都想要的最伟大队友。我也曾和约翰各为其主,那时我觉得他有点脏。”杰夫·霍纳塞克(Jeff Hornacek)笑着说,“他知道很多把戏,在场上的每一分钟,他都会试着骚扰你、惹怒你。”
斯托克顿整个职业生涯都保持了初入爵士时的那种危机感。每个夏天,他都会回到斯波坎跟随菲茨格拉德进行训l练。他对自己的能力拥有超乎寻常的信心,但却总是假设所有人都对此抱有怀疑。“怀疑是贯穿我整个职业生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斯托克顿承认,“我知道自己可以和其他人同场竞技,但是我总是怀疑其他人是否相信我的能力,这会让我保持着竞争者的状态。”
3 通常情况下,因循守旧很难获得认可,但斯托克顿颠覆了这样的理念。NBA的一号位向来都对这些才华横溢的天才推崇备至,从鲍伯库西(BobCousy)超越时代标准的胯下换手到奥斯卡·罗伯特森(Oscar Robertson)未来战士般的全能摇摆,从沃尔特弗雷泽(Walt Frazier)狂放的街头风格到皮特·马拉维奇(Pete Maravich)华丽的假动作,从“魔术师”行云流水的声东击西到“微笑刺客”致命的攻击火力,无一例外地都成为后辈球迷们津津乐道的经典。和斯托克顿同时代的凯文·约翰逊(Kevin Johnson)、蒂姆·哈达威(Tim Hardaway)更是懂得用急如闪电的开放式进攻,以及让人眼花缭乱的Cross Over功成名就。而斯托克顿却仍然做着和50年前的控卫教程中所教的事情:手递手传球、单手击地传球、高位挡拆后的分球以及外线空位投篮。ESPN的专栏作家萨姆·史密斯(Sam Smith)说:“他不做背后运球,不做跨下运球。他的精彩镜头通常是一些基本的快速传球和上篮,尽管这似乎不合现在的潮流,但这才是篮球。他从来不练习那些不看人的传球,可是当我们不能再看他的比赛,我们才真正感觉到贫乏。”除此之外,斯托克顿还有一双天生的大手,他和“魔术师”是仅有的两个能在包夹中用单手将球传出来的控卫,这是一种巨大的优势。
雷登认为,斯托克顿每时每刻都能把球传到正确的位置上,传给正确的人。他的传球视野是现象级的,而他将这种视野和阅读比赛的能力完美的结合到了一起。“他的平衡性相当出色,这让他避免了伤病——你从来不会看见他在救球之后在地板上滑行,”菲茨格拉德补充道,“而且在1984年奥运宣办训练中,斯托克顿的静态心律是41,这是出类拔萃的。”据菲茨格拉德回忆,斯托克顿的天然缺陷只有力量和投射能力。“他来到这里时只有148磅,也不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投手。但是他能加速突破任何人,所以他很少选择急停跳投。”
斯托克顿在健身房里增强自己的力量,他在训练场里也留下了无数的时光。当那些跳投开始一个个穿网而入时,篮球场也真正开始向斯托克顿敞开胸怀。斯托克顿生涯最辉煌的时刻,正是来自一个跳投:1997年西区决赛第六场,在巴克利面前三分压哨命中绝杀火箭,将爵士送入总决赛。绝杀后的斯托克顿少见的情绪外露:他扑进马龙和霍纳塞克的怀中,尖叫着欢呼胜利,这和他平日沉稳的举止风度完全迥异。但在这之后,他又恢复平静,媒体采访时间结束时,他只留下一句话:“我热爱自己在球场上的每一秒钟。”
2003年,斯托克顿退役,历史被定格在了一个后辈们只能顶礼膜拜却难以企及的高度:15806次助攻和3265次抢断,历史第一位!——他助攻的分数可以抵过张伯伦的终生得分——而其他纪录:单赛季助攻1164次、单赛季场均14.5次、连续9年助攻王、单场助攻24次,全部是历史最高。但数字也仅仅是贴在他职业生涯上的标签,而非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