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武山拉梢寺石窟是天水地区规模仅次于麦积山石窟的一处始凿于北朝的古代佛教石窟,主佛造像是世界第一大的摩崖浮塑造像。本文从拉稍寺石窟造像的艺术特色与匠作技艺等角度入手,结合实地考察调研结果对其进行了初步的整理及论述。
【关键词】拉梢寺;摩崖浮塑;匠作技艺;造像
拉梢寺石窟是天水地区规模仅次于麦积山石窟的古代石窟艺术范本,虽然发现和研究的时间较晚,但因其特殊的佛教造像形态和历史文化价值以及所具有的艺术价值,同时作为天水北朝石窟造像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愈来愈受到学界的关注。
拉梢寺石窟位于武山县城东北约25公里的响河沟峡谷中,其主体部分开凿于莲苞峰南壁的一处弧形崖面上,造像以摩崖石胎浮塑大佛为中心,高宽分布皆约60米。现存大小窟龛24个,各类造像33尊,壁画365平方米,融小佛龛、塑像、浮塑、悬塑和壁画于一体。拉梢寺石窟的造像主要为摩崖浮塑与悬塑造像,以北周的1号龛造像为主体,另有宋代2、6、7 号造像和12号十身佛等。
据拉梢寺石窟大佛的摩崖题记所载,该寺始建于北周明帝宇文毓武成元年(公元559年),现存部分亦多为北周遗存,在其后的隋、五代、宋、元、明等朝又历经数次续建与重修,留下了各代造像及壁画,反映了佛教艺术在西北地区的发展、演进与兴衰。拉梢寺石窟既是研究佛教艺术发展的资料性文本,同时又对考察北周时期佛教雕塑艺术特点以及佛教美术的民族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一、拉梢寺石窟北朝摩崖造像的艺术特色
(一)拉梢寺摩崖造像的首要特色便是规模巨大,其大佛造像是亚洲乃至世界第一大的摩崖浮塑造像,因此拉梢寺亦称作大佛崖。在约3600平方米的崖面上,浮塑了一佛二菩萨像,佛像通高34.75米,佛座高约17米,两旁的胁侍菩萨通高也有27米。巨大的彩绘石胎泥塑与满涂窟面的说法图、千佛、飞天等壁画构成了一幅宏大的佛国场景,为彰显佛的尊贵与崇高,充分利用周边的自然条件创作大型摩崖浮塑造像,使其观之顶天立地,气势非凡,在中国石窟造像中,占据了摩崖造像最高和最大的记录。
拉梢寺大佛这种体形高大雄伟、表情端庄肃穆、和平而威严的造像,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既昭示着佛的伟大,同时又象征着帝王的尊严与权威,这也是自佛教东渐以来何以受到各朝统治阶级大力推崇的原因之所在。正如北魏道武帝拓跋珪亲命的宗教领袖法果所说:“太祖明睿好道,即是当今如来,沙门宜应尽礼,遂常致拜。”又:“能鸿道者人主也,我非拜天子,乃礼佛耳。” 皇帝既是现实世界中世俗的主宰者,同时又是佛国中的精神领袖,这种佛如帝身的宣扬使佛教获得生存发展空间的同时又成为国家巩固政权的工具。在该寺赞助者尉迟迥的题记碑文中就有“愿天下和平,四海安乐,众生与天地久长,周祚与日月俱永”的祈愿,显示出开凿拉梢寺建造大佛具有安抚民心,进而巩固统治的政治功能。
(二)拉稍寺石窟造像具有北周造像的典型特征:手法稚拙古朴,形体端庄,神态凝重肃穆,服饰色彩鲜艳,衣纹简洁流畅,是其摩崖造像最主要的艺术特色。
在形象塑造方面,大佛低平肉髻,薄发无纹,丰头短颈,双肩浑圆,着圆领通肩袈裟,结跏趺坐于七层佛座之上,双手掌心向上重叠置于腹部,结禅定印,目光凝重而刚毅。菩萨面相略见圆润,头戴三瓣莲式宝冠,体态丰腴,双手托持宝莲,表情虔诚温顺,慈眉善目。形态之中虽有北魏的清秀余韵,但整体呈现出丰润敦实的特点。而这种丰壮敦厚的造型,也正是北周佛像的共同特点。
北周虽然在历史中存在的时间很短,但在我国佛教艺术发展史上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吸收外来佛教造像的精髓,与中华民族传统的雕刻技艺加以融合,又创造出了一种肌肤丰腴、体魄健美、神情生动和充满活力的艺术形象,为迎接唐代佛教艺术鼎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拉梢寺摩崖浮雕大佛无疑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
(三)艺术特色深受天水麦积山石窟的影响。早期石窟的开凿地点,是与佛教艺术自西向东传播的情况相一致的。佛教东渐,首及新疆,次及甘肃河西走廊,随后进入中原北方地区。甘肃南部地区尤其是渭水流域是甘肃石窟寺分布比较集中的地区之一,从最早十六国后秦时期始凿以来,逐渐形成了以古代秦州麦积山石窟为中心的广大石窟分布区。这一地区多数北朝石窟的遗存都与麦积山石窟的作品相近,应该是受到了麦积山石窟的影响,如拉梢寺石窟的北周雕塑均和麦积山同期作品相同,很有可能是属于同一工匠集团所做,是研究中国佛教雕塑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四)多元文化的反映也是拉梢寺摩崖造像的艺术特色之一。拉梢寺摩崖大佛造像中反映的丰圆适中、深目高鼻、细薄而贴身的“湿衣”和佛头像后面大圆盘代表光环的“法式”,明显带有印度佛教造像艺术的风格特征。大佛底座处在造像题材、风格和内容上近于写实的象、狮、鹿等神兽以及半球状彩绘的印度式覆钵塔等,都直接或间接地表明了拉梢寺北朝摩崖造像与古代中亚及西域的渊源和关系。
拉梢寺摩崖题记所载主持凿建拉梢大佛的尉迟迥本来就是北方少数民族,而这一姓氏也来自于中亚胡族。美国学者罗杰伟在《北周拉梢寺艺术中的中亚主题》一文指出,拉梢寺摩崖大佛佛座浮塑中象、鹿、狮的造型,尤其是中间一头大象头朝前的形式常见于中亚地区的装饰艺术中。同时在我国新疆克孜尔石窟第224 窟的壁画中就有类似的大象画面,这正是北周时期中原内地与西域、中亚不断进行文化交流的客观反映。
二、拉稍寺石窟造像的制作技艺
拉梢寺所在地的山岩属第三纪砂砾岩,其岩石结构颗粒粗大,结构松散,无法完整进行雕刻制作。因此在修造龛像时,多是利用自然洞窟中较为垂直平整的岩面打桩悬塑或施泥彩绘。这一手法,在北方地区也多有使用,如麦积山石窟及炳灵寺等。
具体来讲,摩崖石胎浮塑的制作是在崖面上先凿出一佛二菩萨的石胎大形,虽不及普通石雕精细,但也已将五官的大形、四肢和衣纹雕出大概,同时为了泥层能够牢固,将佛和菩萨的袈裟和裙裾衣纹雕得比较突兀而细密,减轻了泥层压力,然后在其表面依序敷设几层泥,直至完成塑造并施以彩绘。
底层敷设的泥料内加入了麦秸草秆,厚约2~3厘米,利用这层泥调整造像的整体关系,并做出大体细节。之所以使用粗泥的原因正是要使其在可控范围内适度开裂,将上下几层泥料的干燥收缩引向泥料内部,以此避免完成的造像出现表面开裂现象。在此基础上,敷设一层细泥,一般是经过反复淘洗沉淀所得,在其内加入各种物质以提高胶结性能,常人所知有棉麻碎屑等,但据古代史料所载另有“糯米、粳米、小油、黄蜡、桐油、硼砂、皂角、土布、生绢、瓦粉” 等。拉梢寺摩崖浮塑大佛经历1000多年之后,其表面仍然坚如磐石且细腻如滑,可见古时匠作工艺之精湛,尤为可贵的是这种做法绵延千年,历代匠师在长期雕塑实践中总结提高,直到今天的庙堂泥塑仍沿用此法,这也不由使人更加赞叹古人的聪明智慧。
在造像的塑造环节,古代匠师克服各种困难,熟练运用各种泥塑技巧,展现出深厚的造型功力和审美追求。就技法而言,主要有“塑、挖、压、贴、削、刻”等,充分发挥了泥塑在造型方面的主动性优势,使大佛和菩萨整体比例匀称协调,造型饱满生动,在丰润敦厚的基础上又具灵动的气韵,具有鲜明强烈的时代地域特征和艺术魅力。
综上所述,拉梢寺石窟北朝摩崖造像,既展现了北周佛教造像庄重、敦实的艺术特点,又呈现出佛教造像民族化的智慧和胸怀。将雕刻、泥塑、彩绘等不同的造像技巧和谐相融并加以独特应用,充分传达了整体布局的宏大气势与严谨结构、造型技法和匠作技艺的纯熟与深厚功力、造像气韵的庄严与灵动,堪称我国古代雕塑艺术中的又一精品。
【杨宇辉,西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