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奇峰
一个人从出生时剪断脐带的那一刻起,就独立而完整地拥有了自己的身体。这意味着在未来的岁月里,个体身体的全部感受与运动、器官的生长与老化,以及“大限”到来时的灰飞烟灭,都只是一个人的事情,与别人无关。
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无法把个体的身体疼痛通过电缆、光纤或其他任何方式传递给他人,让他人也感受到你的疼痛。所以,我们虽然拥有自己的身体,但也需要付出孤独的代价。
如果人与人之间仅仅如此隔离,那活着岂不是一件相当无趣的事情了?但好在造物主造人,不会使人与人之间没有链接,也不会放弃由链接导致的宏大而和谐的美感。这个链接其实非常强大,它的名字叫做情感。个体的身体疼痛的确不能引起他人的身体疼痛,但却可以引起他人的“心痛”。所有活着的人,都曾经为自己爱着的人心痛过,有些时候,我们甚至比当事人还要痛。这种心痛的感觉,就是由情感通道制造出来的。
再回到出生。婴儿的身体与母亲永久地分开了,但情感依附还在。婴儿对母亲的情感依附,重要到跟空气和食物一样,生死攸关。随着婴儿慢慢长大,对母亲的情感依附越来越少,我们甚至可以说,成长的过程就是在情感上远离母亲的过程。
靠所谓智者的“格言警句”教育孩子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笔者在临床中发现,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母亲跟孩子的关系有两点是值得高度关注的。一是孩子的成长速度远远高于母亲的预估,母亲对孩子的能力有着相当大的贬低,担心、指责、怀疑和失望,充斥在母亲跟孩子的关系中。而孩子们为了维持与母亲的情感链接,避免分离、被抛弃,不得不把自己的方方面面都弄得一塌糊涂,才“对得起”母亲潜意识的希望,才能够继续跟母亲在一起。以如此惨烈的方式爱母亲,实在令人唏嘘不已。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是,母亲缺乏信任孩子的能力。孩子是否值得信任,就跟大地和天空是否值得信任是同樣的道理:一个正常人,绝不会走在大街上随时担心天塌地陷,但一个刚刚在地震中逃生的人,却会觉得任何地面都有危险。我们知道,这是因为他暂时地“病了”。
随时都觉得孩子会出安全问题,会人际关系应对不良,或者会……能力不够的母亲,其实也称得上是“病了”,而且可能一直都“病着”。她们的“病”,就是把自己内心的不安全感和无助感,经过“伪装”变成了孩子在现实层面的不安全和需要帮助。同样,孩子为了“讨好”和爱母亲,也把自己置于危难之中,这个危难可以是危及生命或者健康的事件,也可以是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说到底,母亲认为孩子不值得信任本身也是一种爱,是那种不忍看到孩子远走高飞离开自己的爱。可惜这种爱不那么健康。在父母跟孩子的关系中,健康的爱应该是父母能够承受被孩子“抛弃”。
无数经验和研究证明,父母跟孩子,尤其是母亲跟孩子的关系,培养了孩子最核心的人格。这个人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将来能够取得的成就和能够享受的幸福。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父母不是一个角色,而是一门学问。这门学问是每一个想做父母或者正在做父母的人都应该学习的。退一万步讲,你可以不学任何东西,但你需要知道如何做才能不制造“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