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市城市森林的总体布局与建设研究

2014-04-29 16:09曾庆宜
安徽农业科学 2014年13期
关键词:潮州

曾庆宜

摘要 结合潮州市的自然条件,分析了潮州市城市森林建设现状,提出项目规划目标,提出了“一带含链,二轴纵横,八园均布,绿环围城、旧廊增金,新区溢彩”的建设构思,以及具体的实施建议。

关键词 城市森林;潮州;绿地规划

中图分类号 S688;TU98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4)13-03935-01

Abstract Combined with natural conditions of Chaozhou City, the urban forest construction status was analyzed, the project planning object, concept and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Urban forest; Chaozhou; Green space planning

城市森林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城市绿化和城市园林,其主要特点是突破了过去长久以来以城市建成区绿化、美化为目标的狭义的城市绿化,发展成为为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的森林体系[1]。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实际上是由点、带、块、网、片相结合的一个完整的景观系统。其目的是把森林引入城市,让城市坐落森林之中,恢复森林与人类的本来面貌,依据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建设具有城市个性特征和地域特色的山水城市、森林城市、花园城市和生态城市。

与中国城市总体规划相对应,中国的城市森林范围可以分为3个层次,即建成区、市区、市域。其具体表现形式有以下几个重要组成部分:①城市建成区中的园林景点、公园、居民园区(以点和斑块为主);②道路系统(街道、公路、水道、农田道、渠等)的绿化带(以带和网络为主);③市区、市域内(近远郊)的风景林、森林公园(含山地原野游憩林)(以片为主);④市域(远郊)商品林、果园、农林复合经营(以片为主,视可能和需要而定)[2]。

城市森林的建设需要全局考虑,系统化运行。首先应当明确森林的自然群落、景观资源、生境等,再依据城市总体规划指引和城市发展定位,因地制宜地制定适合本地区的规划。潮州市城市森林的规划对于打造生态田园之城,建立人居环境,全面提升潮州市的整体形象和综合实力,以及整个潮汕地区的城市森林生态格局构建有着重要意义。

1 潮州市自然地理以及城市森林建设现状

1.1 潮州市自然条件

潮州市地处中国南疆,广东省东部,韩江中下游,与福建省相邻。全市总面积3 613.9 km2,其中陆域3 080.9 km2,海域533 km2,海岸线长136 km。位于116°22′~117°11′ E,23°26′~24°14′ N。潮州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季风明显,常年阳光充足、雨量丰沛、季相变化不明显。年平均气温约为21.4 ℃,终年不见雪,极端最高气温39.6 ℃,极端最低气温-0.5 ℃,年均降水量1 685.8 mm。潮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著名侨乡,对外开放旅游城市,素有“海滨邹鲁”、“岭海名邦”之称。潮州市地貌类型包括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等。广义的山地(包括山地和丘陵)约占土地总面积的一半。全市总人口250万,旅居海外的潮籍侨胞、华人及港澳台同胞约200万。辖二县二区,即潮安县、饶平县和湘桥区、枫溪区。

1.2 潮州市城市森林建设现状

潮州市2004年被正式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7年成为国家园林城市。城市建设用地49.98 km2。潮州市自参与创园以来,结合青山绿水的优良自然环境基底,大力修复文化古迹、打造新老城区的绿地系统。创园工作同遗产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同步推进,取得了很大成效。通过“规划建绿”、 “见缝插绿”、“破墙透绿”、“拆违拆旧建绿”等几大措施成功创园,实现了园林绿化建设的飞跃。截至2010年底,潮州市建成区的主要绿化指标均高于全国平均(绿地率为36.3%,绿化覆盖率为40.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2 m2),其中滨江长廊工程综合整治了韩江在潮州段的堤坝沿岸环境,复建古城墙,开辟滨江长廊,把脏乱并不时发生洪水的河堤变成了安全优美的滨水休闲空间。为进一步打造生态田园之城,人民广场、文化公园等新公园纷纷落成,老公园,如潮州西湖、慧如公园的配套服务设施也不断完善。全市的绿化面积和绿化效果都在稳步提升。与此同时,潮州的特色道路绿化景观颇见成效,全市建成区道路绿化普及率达98%,市区主次干道路路有花,一路一景,绿榕路、南春路等道路的行道树已经郁郁葱葱,形成遮阳拱廊。

潮州市森林覆盖率高于全国16.66%的平均水平,但质量有待提高,同时布局尚欠合理,没有形成有机结合的森林系统。目前,潮州城市森林的系统性不足,未能形成结构完整的城市森林系统。主要不足有:绿化多为滨河、沿路的带状防护绿地,相较于线性绿化,点和面不足,尤其缺少生态系统复杂、生物多样性高的森林片区;潮州城市产业结构布局尚不够合理,生活区、工业区、商业区往往混在一起,没有形成功能分区;公园绿地系统的布局不理想,按400 m的服务半径计算,达不到覆盖要求;植物配置方面,配置单一,乔灌草结合不佳,林区存在群落简单的问题,藤本植物应用较少,植物种类少,生物多样性低;林相方面,林相单一、群落破碎、景观也不佳,既不能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效应,也不能满足人们对优美环境的需求。

2 潮州市城市森林规划目标

以潮州市城市外围东、西、北三面丘陵成片的南亚热带森林群落为依托,建设南部平原森林系统、改造城市各类森林绿地,功能协调、有机组合、相互映衬,达到建设宜居城市,打造田园生态之城,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 潮州市城市森林建设构想

按照《潮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潮州市城市森林系统的布局特点可归纳为:“一带含链,二轴纵横,八园均布,绿环围城,旧廓增色,新区溢彩”。

3.1 一带含链 “一带”指韩江两岸开辟50~300 m宽度自然景观绿化带,体现滨水城市的景观风貌。名闻遐尔的“潮州八景”大部分集中分布在两岸的自然景观绿化带中。“链”即引韩干渠,自东北至西南,沿干渠将竹竿山植物园、西湖公园、中心广场等公园绿地串联为一线。

3.2 二轴纵横 纵轴为潮州大道;横轴为新风路—潮枫路—环城西路。规划将纵、横两轴确定为城市景观林荫道。

3.3 八园均布 “八园”分别是已建的西湖公园、慧如公园、富丽公园、江滨公园、凤洲公园、砚峰公园以及规划建设的竹竿山植物园、银槐植物园。规划以公园绿地为主要形式,均布于城市之中,充分考虑合理的服务半径,方便居民进公园游憩。

3.4 绿环围城 由市郊的31座自然绿色山体及南部原野、水库景区组成环状风景林带,以此支持市区小气候的自我调节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在市区西部、北部、东部,规划以林业资源为依托,建设好水源保护区与森林景区。在南部平原水网地区大力开展生态绿色、农田防护林网及其果林区的建设,使之成为城市的南片绿洲。

3.5 旧廓增色 指在名城区“见缝插绿”,并积极开展垂直绿化。所有建设项目均应按规划要求的建设指标配套附属绿地,要尽量提高古城区的绿地率。

3.6 新区溢彩 调整绿化布局,通过高标准的规划,高起点建设,大量拓展城市绿地,营造良好的绿色生态环境,使潮州成为优美的园林城市。

4 实施对策

要保障规划的可行性,首先政府的政策导向要以土地问题和农民的安置问题为出发点。具体的措施有:政府部门牵头制定建设城市森林的政策法规,明确奖惩措施;明确林地绿线,严禁占用林地等不法行为;政府要加大城市森林的建设投资,开放融资通道,结合郊野公园风景区的建设综合开发,以林养林,带动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

总而言之,城市森林建设既要遵守自然界的客观规律,符合森林群落的自然生长更替、代谢,以及当地独特的生态环境,又要满足人类活动和游憩的需要,与当地人文地理环境相融合,取长补短、因地制宜。

参考文献

[1] 刘滨谊,万静.城市森林规划范围及其调查内容与方法的分析[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3(1):151-154.

[2] 张 鑫.中国城市森林的景观生态与规划设计创新理念[J].农林科研,2012(8):75-78.

猜你喜欢
潮州
潮州乐调的音阶流变梳理与分析
寻找潮州
潮州工夫茶具的现状和发展战略(二)
蔡焕松作品选
潮州手拉壶“潮韵”的文化意义
潮州手拉壶“飞鸿”的象征意义
我们的“潮州文化班”?
潮州优质杨梅高接换种技术
古潮州府释道文化刍议
曾纪渠与19世纪晚期潮州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