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霞
一、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
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生产、品种和品质结构。一是调整大农业结构,重点是发展畜牧业、水产养殖业、林果业。调整种植业结构,要在保证粮食面积相对稳定、主攻单产、增加总产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和瓜果、甜脆玉米等高效作物,扩大种植面积,提高亩产值、亩效益;二是调整品种结构。要立足市场需求,淘汰产量低、品质差的老品种,发展适销对路的高产优质新品种;三是调整品质结构。大力发展优质农业,重点发展名特优产品和精细特色农业产品,实施绿色农业战略,发展绿色食品,包括发展无公害粮、油和蔬菜、畜禽、水产品及其加工食品。同时要积极发展观光农业、生态农业、标准农业等。
二、实施科教兴县战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我县是一个农业资源人均占有量十分短缺的县,人均耕地、林地、草地和水资源相对较少。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县人增地减的矛盾不可能逆转,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对农产品需求的增长不可能逆转。农业不可能走依靠大量消耗资源的粗放经营的路子,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目前,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实际上就是品种、质量的竞争,是科技含量的竞争。要在竞争中取胜,必须依靠科技,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走集约经营的路子。
要推动我县农业科技革命,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这就要求:一是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强农业科技队伍建设,提高科技人员的生活待遇,改善科研条件,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逐步建立具有先进水平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开发优质新品种,提高农业科技竞争能力;二是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普及成熟适用农业技术;三是加强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举办各种类型的农业技术培训班,发挥农民技术学校作用,加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三、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多次增值增利
目前,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效益低,主要低在农产品加工滞后,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率低。农产品进行粗加工或根本没有进行加工就直接进入市场,造成竞争能力不强、价格低,影响农民收入。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将成为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心是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使之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要围绕主导产业,有计划地办好各种类型的加工企业。乡镇企业要重点发展以农副产品为主要来源的加工业并加强与科研单位、大型企业、外商的联合,形成一批大中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把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壮大起来。
四、积极发展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加,陕农村劳动力转移
我县人多地少,大量劳动力滞留于种植业,大量人口滞留于农村,这是造成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民收入低的重要原因。从农村经济角度采看,农村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程度,决定着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因此,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要以农业为基础,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特别是食品加工业和以农产品储藏、运输、销售为主的服务业。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包括旅游业、商业、运输业、饮食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开拓农村非农产业的就业空间。只有大批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大批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才能真正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收入,实现农业产业化,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蓝图。
五、改善农业生态环境,逐步提高环境承载力
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是我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以土壤为标志的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已经到了临界点。农业结构调整、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应以牺牲农村环境为代价。在长期发展中,生态环境恶化与贫困一直是一对恶性循环的互为因果的关系。为此,应加大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加强生态建设,做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生态化。防止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农膜和超标污灌所带采的化学污染和其他面源污染,摈弃那种高消费、高投入、高污染和高浪费的发展模式,推行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来促进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进而减少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靠,缓解对环境的压力。同时,通过各种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引导农民改变传统落后的耕作方式,扬长避短,合理选择适合的优势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加快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农牧业、水产业和经济作物产业,从根本上改变农业产业结构,促进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合理开发,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逐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环境承载力。
(作者单位:150001 黑龙江省农业区划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