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末,各大门户网站相继出现这样一条消息:湖南理工大学一名新疆籍大四学生阿迪力·买买提吐热与两名汉族同学蒋金亚、蒋春杨合伙开起了淘宝店卖切糕。随着《舌尖上的中国2》中关于切糕内容的播出,他们的生意异常火爆,仅5月3日、4日两天累计销售切糕就超过6000单,日销售额超过10万元……
“维汉、切糕、10万”这些关键词让记者颇有兴趣,马上开始寻找新闻中相关人物的联系方式欲求采访。为了快速地联系到当事人,记者决定先上淘宝网试试能否搜索到阿迪力的网店。登陆淘宝网,搜索“切糕”一词,页面上出现多家旗号为“大学生买买提切糕”的店铺。点击进入置于首位的网店,映入眼帘的是——“传说中的糕富帅,正宗切糕”“我们是大学生创业团队”等宣传语及阿迪力与两位合伙人的合影,找到当事人如此轻而易举!记者登陆淘宝旺旺并给卖家留言,说明采访意图。
谁知这家店铺并不像普通淘宝客服那样“撒娇卖萌”,而是随即蹦出几句系统留言:“亲,发货量大,请自助购物,谢谢!阿迪力去做切糕了,会尽快发货给大家的,我们是新疆小伙阿迪力切糕团队。小店上了‘都市频道,现在订单量剧增,每日只能制作600公斤。先定先得。7天内发货,市区的也是按付款顺序发货,保证现做的切糕。请大家耐心等待。”
想通过旺旺留言联系到切糕团队是不大可能了,只得另觅他径。在页面左侧“客服中心”信息区,记者找到了一个客服手机号和一个QQ号码。马上按号码致电过去,对方并非阿迪力本人,而是一名叫刘爽的大学生,经了解,刘爽是创业团队中的一名新成员,与切糕店的三位主创人员住在同一间宿舍。他答应帮记者转告阿迪力有关采访事宜。
之后记者经历了一天的等待但并未收到任何反馈,再次拨打刘爽的电话,没想到电话竟数次无人接听,记者只好微信+短信留言等多番“轰炸”,直到当日傍晚时分,终于接到刘爽的电话回复。电话中的刘爽显得很疲倦,记者也因此获悉,由于订单量巨增,切糕团队几乎停止了其他一切活动,全力以赴完成订单,阿迪力日以继夜地做切糕,其他成员则通宵打包、发货。电话中,刘爽希望能延迟采访时间,在记者几番舌战后,他终于表示会再同阿迪力沟通采访事宜。
第二天一早,记者第二次接到刘爽的电话,这次他的语气更低落,一日过万的订单已经让成员们彻底累趴了。“目前我们积攒了10万多个价值达500万元的订单等待发货,每天还新进订单四五千个。”刘爽向记者诉苦道:“不到一周的时间,阿迪力瘦了七八斤,其他两位团队成员也都累病了。”由于团队成员人手严重不足,火爆的订单量让售后平台一时陷入瘫痪:无法及时统计数据,全是系统自动回复,这让淘宝网认为有刷广告的嫌疑,所以将他们的网店屏蔽掉了,因此刘爽必须火速赶往杭州的淘宝总部交涉此事。
又是好一番疲劳轰炸,经过了近一周的死磕,切糕团队成员刘爽终于在去杭州的火车上答应接受我们的专访。而此时,时隔一周当记者为采访搜集资料,再次在淘宝首页输入“切糕”这一关键词时,山寨切糕店已经层出不穷,且纷纷打着“正宗切糕”、“大学生团队”等名号。
一拍即合卖切糕
2012年12月的切糕事件在网上掀起轩然大波,躺在寝室床上的湖南理工大学大三学生阿迪力翻来覆去难以入眠。阿迪力的爷爷奶奶、父母全是做切糕的手艺人,阿迪力本人也会做切糕。可以说,切糕养活了这一家的老老小小。对切糕,他有太深的感情。“我们新疆的切糕有3000年历史了,不能就这样被毁了。”阿迪力很想让大家尝一尝味道正宗而又价格实惠的切糕,为家乡的美食正名。
此时,睡在他下铺的蒋金亚也在关注“切糕事件”引发的一系列效应,颇有营销头脑且参加过创业项目的蒋金亚意识到这里面可能有商机:“虽然切糕目前名声很不好,但是话题度、热度很够,我们可不可以逆势而行,利用这一事件做一次成功的营销——开一家切糕网店?”
第二天一早,蒋金亚就跑到市场上买回一块切糕让阿迪力品尝,吃了两口之后,阿迪力很肯定地说,切糕味道不纯正。原来纯正的切糕,最高10厘米。而湖南大街上卖的,有二三十厘米厚,这样一刀切下去,价格自然就高。此外,所含的成分也不一样。纯正的切糕,最主要的成分有三种:杏仁、核桃或者两种混合。要么是杏仁加麦芽糖,要么是核桃加麦芽糖,要么是杏仁、核桃加麦芽糖,既营养,味道也好。而湖南市面上的切糕里面加了花生、黄豆、面粉等食材,所以口感和营养成分差了很多。蒋金亚觉得阿迪力果然是个行家。
再去淘宝网搜索“切糕”店铺,让蒋金亚倍感惊喜的是,淘宝上并无同类的店铺,而当天像他一样搜索新疆切糕的,竟然有24万人次。他心里有底了,他将自己想开网店卖切糕的想法同阿迪力和盘托出,急于为家乡美食正名的阿迪力立即表示愿意加入。
2012年12月5日,两人在淘宝上注册了一家小店,起名“大学生买买提切糕店”。经商定他们以3万元入股。蒋金亚1.8万元,占60%股份;阿迪力1.2万元,占40%股份。他们将1块100克综合口味的切糕定价为9.9元,远远低于市面上50元100克的高价。他们甚至拍摄了一段视频介绍正宗的切糕是怎样的,“切糕没有错,错的是(少数)卖的人。”阿迪力说。为了保证自家小店售出的切糕绝对原汁原味,也从财力方面考虑,他们采用预售的方式,只接受订单,生产部分由阿迪力的家人来完成,制作完成后,将切糕从喀什寄给全国各地的客户。
如此这般,切糕店在网上一面世,就引起较大关注。开店当天就收获了十几个订单,连着几天生意都不错,一周后,他们的订单最高峰时已达到每天400多单。显然,光预售已经满足不了市场了,必须要在长沙成立自己的生产车间。阿迪力和他的小伙伴们在长沙租下一处民房作为生产间开始手工制作切糕。为保证切糕品质正宗,原材料仍由阿迪力的父母从喀什提供并运送至湖南。
就在两人准备为此大干一场时,市场风云急剧变化。人们对切糕的新鲜劲儿几个月转瞬即逝,加上天气炎热,食欲减退,切糕这样的甜食逐渐不受青睐,进入到2013年5月之后,切糕店的生意直线下降,订单下滑的很厉害,从原来一天400多单变成了一个月只有可怜巴巴的几单生意。同时由于跟风者陆续在网上开店,产品鱼龙混杂,扰乱了消费者的视线,两人的淘宝小店在艰难中前行。
进入大四后,就业压力逐渐显现。此时,湘潭一家金融投资机构向蒋金亚伸出了橄榄枝,蒋金亚动了心。“我走了之后,阿迪力一个人怎么办?”蒋金亚不想抛下阿迪力,他要物色一个合适的人帮助阿迪力继续维持切糕店。他想到了以前在创业中认识的另一位同学蒋春杨。蒋春杨是湖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大三的学生。“小蒋热心创业,且学的是包装专业,一定可以把网店店面打理得更好。”蒋金亚想。为吸引蒋春杨入伙,蒋金亚主动转让了自己50%的股份给蒋春杨。至此,切糕创业团队的三位核心人物才全部就位。
三个好伙伴
虽然是个三人创业小团队,但是每个人都有专长,因此分工明确。蒋金亚负责营销以及淘宝店铺以外所有事情的统筹,蒋春杨负责淘宝网店的页面设计、维护等,阿迪力是技术总监,负责生产和产品的质量把关。
在两位汉族同学眼里,阿迪力踏实、能吃苦。阿迪力家经济较为拮据,为了帮助室友,蒋金亚曾请他在自己当时开的校园连锁快餐店里当送餐员,店里其他伙计都不愿意送餐到三楼以上,唯独阿迪力即便是六楼都会坚持送到。虽然钱不多,但他一直和蒋金亚坚持到一年后快餐店关门。后来,蒋金亚又开起了快递店,阿迪力又开始帮蒋金亚送快递。
工作中的阿迪力是一个踏实、严谨、负责的合作对象。为了保持切糕口味纯正,他每个月都要父亲、哥哥从新疆发来原料,为让麦芽糖的黏度合适,他坚持用传统的拉丝法。而熬糖的时间、温度,阿迪力也严格地按照古法执行。
刚开始那段时间订单量很大,有时候一天要完成五十公斤的切糕制作,阿迪力从不叫苦,起早贪黑地默默做切糕。蒋金亚是一个很有想法的合伙人,每次想到新的点子,总要求阿迪力马上执行。情人节的时候,蒋金亚突发奇想,可以为顾客订制个性化的切糕。于是他想出做心形切糕,新产品的设计、制作需要过程,因为时间有限,留给阿迪力的时间更短,但阿迪力从不抱怨也不争辩,按时完成了任务。
在阿迪力眼里,蒋金亚特别理解、尊重人。“只要我们在一起,吃饭的时候,他总会和我一起去吃清真餐,不是各吃各的。”阿迪力说。但更让阿迪力佩服的是两位汉族小伙伴的智慧。2013年春节前,南京一家公司开年会,花费8000元订了200斤切糕,接到这么一笔大订单,阿迪力和蒋金亚都很高兴,但钱并不好赚,对方要求他们要将切糕切成100克一份。客户提了要求,只得照办,两人拿着菜刀小心翼翼地切,“手都切酸了”,蒋金亚回忆。正当他们切得腿麻手酸时,看着手中的小切糕,蒋金亚忽然灵机一动,何不设计一种切糕版的士力架?甜食吃太多,容易腻味,100~200克的大小似乎更适合一般人食用。这个金点子创造性地解决了客户个性化需求问题,促进销量有了大幅提升。
一大波订单强势逼近
尽管小伙伴们挖空心思想了很多招,切糕店的生意仍然不温不火,眼看着毕业将至,阿迪力也顺利在家乡新疆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国企工作,虽然切糕生意还在维持着,但大伙心照不宣,也许毕业那天就是团队解散之日。谁知,剧情又来了个惊天大逆转。2014年5月2日,央视《舌尖上的中国2——时节》那集中对切糕进行了介绍,里面呈现的加工过程和切糕的式样,都和阿迪力他们在网店上介绍的一样,刚播完切糕部分后,阿迪力挂在电脑上的阿里旺旺便闪个不停。“老板,你们的切糕和电视里的是一样的不?”“切糕的产地在长沙?这是你们自己做的吗?”买家的询问一个一个弹了出来。纪录片播完的2小时内,买买提切糕店就售出切糕300单。阿迪力和蒋金亚、蒋春杨一时间难以置信。蒋金亚意识到这天的300单只是个开始,一大波订单将强势逼近。三人各就各位,阿迪力做切糕,蒋春杨做客服,蒋金亚打包发货。但很快三人就应接不暇了,蒋金亚立马召集了班上的同学来帮忙﹔阿迪力则忙着打电话给远在新疆喀什的父母备足核桃、杏仁发往长沙。
切糕网店的销量出现井喷,仅5月3日、4日两天就累计销售切糕超6000单,日销售额超过10万元。稍后,在网络和长沙一些媒体的关注与推动下,订单不断涌来,最高一天达11万个订单。三人因此变得手忙脚乱。
从早上9点开工,一直要忙到次日凌晨两三点,阿迪力才能上床入睡。留在长沙的同学不够,他们不得不找来7位制作车间附近的居民来帮忙,从事筛核桃、打包等简单工作。产品持续热销,买买提切糕店也在短短2周内从4钻蹿到了双皇冠。毕业前,创业小团队赚取了人生第一桶金。看着日益猛增的订单,他们高兴之余却又忧心忡忡。
销售量激增忙坏了三位切糕合伙人,因为是手工制作,他们又很看重自己的切糕品质,为保证每一块切糕的口味,订单只能一再往后推,“我的父母跟我说,做得一定要好吃,软硬度要适中,干干净净。”阿迪力认真地说。然而,按照现在的生产能力,现有的订单至少一个月以后才能完成并发货。除此之外,大量的线上询问多次导致电脑死机,他们需要有充足的客服人员来解答客户的问询,还需要一支运营团队。除了网络销售,三位合伙人又计划着开设实体店,扩大规模。
搞大了!
阿迪力记得爷爷曾经告诉他,富含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的切糕曾是西域商人、军队重要的能量补给,现如今也完全可以作为一种能量补充型零食提供给人们。再加上之前切糕“士力架”的成功营销模式,一个更大胆的想法在阿迪力心中成形。他想将自己生产的切糕卖到超市去。
多方打听后得知,如果想让切糕出现在超市,必须要申请QS标志,这要求建造无菌车间等硬性要求。大量的花费对刚刚创业的切糕团队来说,负担不小。“别说QS标志,就说网上销售自制食品,到底有哪些规范,我们都摸不透。”蒋金亚坦言,别看切糕销量不错,但赚的钱并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多。市场上,核桃仁要卖到40多元一斤,杏仁每斤也将近40元。而且三个人也很清楚,随着这一波热度的过去,销售量一定会有大幅度的下降。
到底该不该扩大规模?正在三人犹豫之际,湖南宁乡经开区向他们伸出了橄榄枝。切糕店从岳麓山脚下的小工作坊搬入了宁乡妙盛国际工业园,此外,湖南当地一家食品发展有限公司也同他们达成框架合作协议,该公司将对他们的切糕创业进行股权投资,解决融资难题。
6月4日,已经注册成立公司的阿迪力以公司董事长的身份,与湖南省级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妙盛企业孵化港”正式签订了战略孵化协议,目前公司已有一百余名工人从事生产和物流。
责任编辑:陈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