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梦颖
Q:你的毕业设计是什么时候开始做的?
A:今年3月开题,当时正好遇到云南的旱灾,于是就想到要做一辆多功能抗旱抢险救援车。
Q:导师如何评价你的想法?
A:其实一开始,我的灵感取材于街头公用直饮水系统,我想做一个使用者无法洗手、只能喝水的饮水系统。但是导师觉得,尽管水在目前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但是仅仅设计一个饮水系统,受益人群未免太小,他建议我创作价值可以再升华。这其实应该算我调整思路的一次修改吧,后面方案调整了很多次。
Q:开始进行毕业设计时,你觉得最大的困难在哪儿?
A:我是学汽车设计的,方向是乘用车设计,也就是轿车、跑车这一类的车型设计,这一类的车造型感会更强一些,而现在做的这辆车属于工程车设计,重在和功能结合,我的经验还不太足。导师告诉我:“你外观如果能做到十成,你就压到七成,主要把车的功能做出来。”所以我是拼了命地压制自己做外观的欲望,真的特别苦恼,非常吃力,有时候是一个星期通宵画草图,不停地修改方案。周围人都觉得我越画越丑,其实我是将大的概念慢慢地变得现实。
Q:导师总是让你压制自己的设计欲望,不停地修改,你会不会不情愿?
A:说实话,每次导师否定我的设计,对我的打击都挺大的。我设计出来的东西当然是我自己觉得好的东西,为什么导师会说不行?其实设计师都有自己的个性,前期我还是比较调皮的,会觉得自己的想法好。但是在这个设计方案上,我和导师的关系就像是汽车设计师和设计总监。设计总监不需要画图,但是他必须懂很多东西,必须去把控、驾驭下面所有的设计师做的事情,而我没做过这种东西,所以之后也接受了。
Q:你第一台设计出来的车,效果如何?
A:我当时设计的第一台车,是仿造美国的彼得比尔特卡车做的一款概念车,就是《变形金刚》里面的那个擎天柱,车头很大的一辆卡车,我以这个为原型开发了一辆概念车。但是导师看了之后,觉得大家可能并不能够接受这么后现代的概念艺术。并且,它的特征性不是很明显,感觉这是在做外观,外观太过于炫耀的话,就会掩盖它的功能。
Q:所以第一台设计出来的车,基本上是被否定了?
A:应该说是的,之后全部抛开来重做。
Q:你从哪些方面做了努力去改进和调整自己的想法?
A:当时主要定位是一款向灾区送水的车,主要功能与水有关,能够让灾民一眼就能看出来这是一辆水车,而不是消防车或货车,所以要去提炼很多水的元素。我观察了很多,比如水珠、水泡,观察水流动时的浪花的线条。后来找到一张图片摄影,是一个很大的玻璃缸,在晃动的时候,光从背面打过来,水的线条又夹带一部分的气泡,很有感觉。于是我提炼线条,让整辆车看起来就像一个水滴的形状。另外,由于是水车,装水量应该会在几十吨左右。装水后,车身的压力会变得特别大,所以不能把水车做的太方,否则就容易把车身撞破,这也是我后来考虑到的一点。
Q:除了在外形上有了一定的调整,功能方面有没有做改进?
A:有的。在车后面设置了一个过滤系统。一开始考虑的是地震之后,灾民连火都点不上,电也没有,所以水应该是要能够直接饮用的。最早想做的水的过滤系统是直接能够把污水过滤成饮用水。但是后来去调查了一下,发现这个东西非常复杂,需要很高的技术和成本才可以实现,庞大的过滤系统又会导致车体太长,这样通过性就会变差了,所以觉得这个系统不能放在里面。之后就改成把自来水过滤成饮用水的系统,这个系统比较小巧方便。
Q:第二次调整的方案,导师满意了吧?
A:没有(苦笑)。导师说,还是不行。因为,工程车的面差并没有像概念轿车那样那么大,而我当时设计出来的作品,面差还是大了一些。所谓的面差,就是说车身表面的起伏状况。功能车执行性必须是很强的,而不是作为一种放到二十年、三十年后依旧可以供人欣赏的观赏品。
于是我还是得再从一个很大的概念慢慢地往回收。为了让它的功能性能够再被强调出来,我在车身侧面运用了胶囊状的模块和一种有张力的符号设计了一个透视窗,这样能看见里面的水,暗示这辆车的功能。让过滤系统能够看得到、被可见,让管道暴露出来,这是最大的一个改变和调整。
Q:之后还有没有在其他方面做了改进?
A:有的,其实还存在许多的问题。首先,水源的问题没有得到持续性解决,灾民在用完水后需要再次派遣车辆对灾区输水。水就只有这么一点,喝完了就没有了,所以考虑额外再设置一些应急水,在车后尾独立出一个空间,设计了一个尾箱,该车尾箱能通过液压机械装置打开后盖并放下。这种设计来源于军用运输机的舱盖。车的后部下方还设计了2个出水口,适用于向水囊注水。尾箱内储存数个折叠水囊,水囊可以注水,容积大致有10立方米。这样救援车就能到达灾区后在灾民取水过程中放下舱盖,并开始向水囊中注水,车在离开后还能保证在灾区留下1至2个水囊后备使用,并前往下个需要水的灾民聚居点执行同样任务,在下次送水的时候收回水囊。这样工作效率会大大提升。
另外,位于车体下部前轮与后轮中间的区域为取水区。我设定了单边5个水口,并且车身两边都备有取水处,从最大程度上缓解分水压力,缩短分水时间,提高分水效率。在注水区我还设计了一个梯子,这样方便工作人员上去处理注水口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为了考虑保证取水口的龙头卫生问题,让它不在交通过程中受尘埃的污染,我在外面设计了遮盖板,并且采用了滑盖的方式,节约展开空间。
Q:第三次修改之后,作品应该是定下来了吧?
A:其实并不是,现在还在设计和改进中。比如一些周边产品的研发,地震后三天灾区当地的水就无法使用了,而在发放水的过程中,灾民不大可能拿水盆、水桶来取水。所以就要考虑设置让灾民在空手的状况下就可以接到水的装置。我当时设想的是,添加一个让他们能够拿水回家的工具,它应该是一个节约空间、结构简单、模块化易造的接水工具。我想到的是游泳圈,里面装满水之后就可以跨在肩上,但是导师建议还应该再改进一下,不够成熟。必须考虑到中国人的使用习惯以及使用环境,就像非洲人会比较习惯把东西顶在头顶上搬运。
责任编辑:陈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