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白暄
一些传统材料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漆艺就是其中的一种。但是,这并不妨碍它是一种很好的材料。目前漆在设计中的运用相对比较狭隘,大多是工艺品,创新度低。我的设计出发点,就是让这个有几千年历史的漆文化以更新的方式重回到现代生活中。
我想用使用率比较高的家具作为漆的载体,传达漆优良的触感和美感。传统漆艺表面图案单一,以手绘、雕刻、镶嵌为主,我把设计图案制作成花纸(本来是陶瓷工艺)转印到漆面上,让工业化生产有了可能性。选择漆与皮的组合,强调一种质感的对比。
定方向
最开始的题目范围非常大,叫做“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结合”,为了能选择出一个可以进行下去的点,我走了很多弯路,有几天还异想天开想设计浴缸,直接被导师骂哭……我在扬州的设计瑰谷蹲了一个多月,每天就是上网不停地看各种产品(那时候还没有定家具方向),大到圈椅,小到首饰盒。期间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不能做大家具(比如圈椅),为什么不能做比较薄的家具(比如亚克力材料),感谢我的老师不直接告诉我,我自己痛苦了很多天之后终于明白:漆艺的语言并不适合薄片家具,我之前想的一直是,“我设计一个现代家具,然后配什么漆好看”,这完全是生搬硬套,根本传达不了漆的文化。
这个痛苦的阶段过去之后,我开始每天画草图,把这些天我看的资料,了解的文化背景,都先抛一边,想到什么画什么,然后来看看会发生什么。然后就慢慢变得有意思了,整理草图发现,我所画的形态各异,但是都是圆润的外观,基本没有任何一个带棱角的,这也就说明漆给我的感觉就是圆润的、温柔的。可以这么打个比方:一开始我想把漆文化设计成一个20岁的年轻的脸,但经过时间和实践发现,其实它是一个40岁的大叔,温文儒雅,传达出的气质也绝对不是咄咄逼人的。最终确定的方案其实草图已经找不到了,我记得我是画了一大张A3的纸,这个方案只是随手画在角落,但最终它逆袭了。
漆实验
看名字也知道这是一个多痛苦的阶段(扶额)。我跑了好几天建材市场和漆艺工坊,跟淘宝掌柜斗智斗勇,弄齐了一堆做实验需要的材料,然后就每天泡在工房,穿着围裙,戴着口罩和白手套,蓬头垢面地开搞。过程很好玩,也很抓狂。调漆真的需要一颗真善美的心,不然随时会掀桌,但是也正是这个阶段,让我在之后选择漆的时候容易了很多,而且这项技能让我感觉自己又高大了许多。
制作阶段,不满意不罢休
整个毕业设计制作阶段真是闻者落泪。
我的设计分为皮革部分、上漆部分、木工部分、图案喷绘部分,同时需要找四个工厂,协商时间,确定细节,选择材料,每天跑工厂(在超远的郊区哦亲),打电话,催师傅,制作阶段我真的对设计绝望了,不只是实现起来太麻烦,最重要的是无论我想得多详细,总是有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最抓狂的是有些根本无法解决。比如:这个凳子上的盖子,可以看到边沿有一个落差面,最开始落差面是8mm,制作完成之后拿去喷绘锦鲤图案时发现使用UV平板打印机最大落差不能超过3mm,不然图案就会不够清晰,那个时间已经是第二天就要展览了,已经喷了的成品有一点虚,但勉强能用,可我还是默默地犯了强迫症,第二天先用喷虚了的,然后我又开始了重做的过程……找木工做盖子,喷漆,喷绘……我也不明白自己这么轴的原因,因为做完的时候展览已经开始三四天了,做好之后我从工厂扛回来,默默去展厅把旧的换掉,走的时候感觉赞爆了,坚持完成,坚持自己的决定,让我觉得成就感爆棚。
毕业设计中找到乐趣
最开始选题的原因其实很傻,我只是觉得题目没有必要定得那么具体(比如有的题叫做:led灯具设计,这个就只能做灯),我又是一个很异想天开的人,不能很快决定一件很具体的事情,所以就选择了“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方式结合”,最开始只是觉得我可以设计自己喜欢的东西,然后加一点传统工艺,比如加一点特别的刺绣,也算结合了,后来发现根本不是这么随心所欲……
传统与现代结合这种烂梗已经不知道存在多久了,最开始在扬州想方案的那一个多月,我每天睁眼都在想,“我又要去干这破事儿了”,非常排斥(所以就有了那个设计浴缸的想法,脑残了)。
那时候我并不能理解这个课题的意义和价值,也不能理解什么样的设计才能去承载这种文化,真正找到乐趣就是在我草绘那个阶段,家具是我喜欢设计的,可以做得很开心,一边画家具一边了解漆,就发现其实很有意思,漆存在的时间非常长,其实在很多朝代都辉煌过,在古代它也是非常流行的一种“奢侈品”,为什么在中国就慢慢没落了,日本却发扬得很好。
在我稍稍接受而不在排斥的阶段,我去参观了一个做保温杯的厂,老板是个台湾人,年纪很大、对扬州漆器的热情超级高,他的爱好就是把漆捣鼓到他生产的杯子或者磨咖啡豆的机器或者温酒器上,自己设计,自己实样生产样品,最终出口到日本,这个经历让我挺佩服,可能我对漆艺的喜爱永远达不到他的程度,但是我可以结合我喜欢的材料,附加我理解的价值,把它变成我喜欢的或者我的同龄人喜欢的产品,这大概就是最有趣的部分吧。
责任编辑:朴添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