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陈臻,男,贵州广播电视台六盘水市记者站站长,主任记者,主要从事新闻采访和编辑工作。
摘 要:面对科学性极高的手机客户终端传播平台的不断涌现,昔日以传播快捷自骄的传统媒体广播,又受到了除电视、网络等媒体的新一轮冲击。许多广播新闻从业者不仅发出感慨——广播新闻是退出历史舞台?还是不断创新发展?现实当然选择了后者,广播新闻仍然要不断创新发展。笔者以为多元化、开放式是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平台的显著特点,媒体几乎覆盖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离不开媒体的参与。
关键词:全媒时代;广播新闻;创新;发展;策略
一、全媒体时代下传统的广播新闻发展所面临的现实困惑
广播作为一种传统媒体,在全媒体时代的冲击之下,其自身的缺陷在逐一地显露出来,也在逐渐与广大受众分离。在全媒体时代之下,传统的广播新闻发展所面临的现实困惑主要是:由于电台的频率是固定的,因而在调频幅度上的发展空间是非常有限的。为此,广播新闻也就难以突破调频调幅这一发展壁垒,这严重阻碍了广播新闻的发展。广播新闻要想突破传统取得突破性的发展就必须将广播新闻的平台从调频调幅转向移动终端或者网络等,将自身的完全对象化的服务整体、类型化优势和内容优势和移动终端、互联网等密切联系起来,这也是传统的广播新闻取得突破性进展、走向新媒体世代的必经之路。
二、广播信息传播认识上的误区
由于受新闻概念的影响,许多广播新闻从业者、甚至是决策者仍然按照新闻信息的传统模式传统的操作广播。这在一定的程度造成并带来了大多数人多广播信息的认识产生了一些误区。这些误区表现如下:
第一,认为传播的信息越宏观、越广泛越好,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实用、具体信息的传播。目前很多广播电台的新闻制作人认为新闻题材选择的范围越大越好,以至于把全国、全省、全市、全县范围内的新闻题材抽象概括笼统化,没有对新闻题材进行有目的的筛选,所报道出来的新闻也就太过泛化、宏观化,而忽视了对实用信息的报道传播,长此以往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广播新闻业的发展[1]。
第二,认为关注度越高的信息,其价值就会越大,越应该传播。据笔者观察,有很多电台在选择新闻题材的时候不愿意结合本电台栏目的特色认真选择内容,而是不顾栏目特色盲目选择播出重大的、易引起高关注度的新闻。一时间,这些已经早已在网络上出现的新闻,中央级、省级、市级广播电台却一同播出,甚至按照传统兴办起来的比较富有特色和个性的专业频率也参与抢播。这样的做法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劳动,而且彰显不出自身的优势和特色。
第三,认为传播信息的条数越多节目的质量就越高,不注重重要新闻元素比如通讯、专题等富有深度、力度的新闻节目的推出。有的电台将播出的资讯、稿件的条数当作衡量节目质量的标准。这样的做法,不仅会导致凑条数凑篇数的现象普遍存在,而且还会导致节目质量日趋下降!不仅会导致编辑作风漂浮,网上、报刊上一“剪”就播,而且极不利于信息的深层次价值的挖掘以及有价值的信息的传播。
三、广播与新媒体融合的天然优势及基本形态
广播与新媒体融合具有以下天然优势:
一是容易形成即时型互动。传统的广播是以热线电话的形式让听众参与到节目中去,与报纸和电视等媒体相比,广播的信息反馈便捷、迅速。随着网络短信平台以及微博、微信等在广播新闻上的应用,听众参与的机会和可能性也得到了大大增强。听众不仅可以听,而且还可以通过网络、微博、微信进行更进一步的确证和加深影响。这样的状况,既改变了以往热线电话职能进行一对一交流的缺陷,大大扩展了交流面,又实现了广播新闻与听众双方的双向即时互动[2]。
二是形成了低成本多赢的局面。低成本多赢是广播的一个天然优势,一个节目只需要一套电脑、一个播音员、一个麦克风即可完成,在快速实现低成本的新闻传播的同时,又让听众以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随时随地的获取信息,从而实现听众和广播方以及中介之间的多赢局面。
三是促进了非视觉的互补。这是一个视觉冲击的时代,视觉涉及不到的地方就需要非视觉来加以弥补。非视觉又是广播的一大劣势,广播的非视觉特性和新媒体之间的融合因此能够找到最佳的互补点。互联网的听觉元素远远少于视觉元素,人们需要获取大量的信息,这是互联网的劣势,却也是广播的优势之处,广播可以满足人们争分夺秒地获取大量信息的需求,收听广播的同时只占用听觉系统,人们还可以满足视觉的需求,比如浏览网页、收发邮件、看电视、读报纸、看杂志等等。
基于以上优势,广播应该怎样与新媒体进行融合?笔者以为,融合类型主要如下:
1.广播网络化。广播网络化又包括了从节目平台到门户网站、播放器到网络收音机这两种形态。就从节目平台到门户网站来说,目前,各个电台均在开设属于自己的网站,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平台,比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央广网”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国际在线”等大型门户网站。主要包括随选播音和在线收听直播两种。随选播音在弥补了在线收听时间上的不足之处的同时,还可让听众按照自己的喜好来选择电台频率,合理满足不同用户不同的信息需求。在线收听广播可以让听众在通過广播获取信息的时候不受到地域的限制,同时也克服了信号的干扰,收听效果好。比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央广网”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国际在线”等网站,除了拥有各类资讯和论坛还有视频资料,信息传播方式多元化,扩大了电台的影响力和自身的内涵。就从播放器到网络收音机来说,电台有了自己的网站后,听众就有更多的收听广播节目的方式,除了登陆电台的官方网站还可以通过电脑的常用播放器点击相关链接收听世界各地的广播节目。网络收音机能够让听众通过连接随心所欲地的广播节目,从而获取更大的信息量,比如娱乐资讯、财经信息、爵士乐、民乐、外语教学等电台节目,除此之外,网络收音机还不用考虑格式问题,想听哪一个频率就听哪一个频率。网络电台的诸多优点,如目录清晰、分类方式多样化容易查找、界面简洁、定时播放、定时关机等,满足了听众各方面的需求。
2.网络广播化。网络广播化主要包括网络电台和播客两种形式。网络电台是一种全新的传输方式,它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直观生动,并且克服了传统广播易受干扰的缺陷。网络电台成为传统电台的“宠儿”。比如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开设的“乡村民谣频道”、“怀旧经典频道”、“都市流行频道”这三个音乐频道。播客也称为自主广播,它也是一种全新的广播形式。
四、全媒体时代下广播新闻实现自身创新与发展的策略
1.整合多方资源,打造强势品牌。在全媒体时代下,广播新闻要与时俱进,改变单向交流的传统模式,寻找新的传播模式,打造出具有本电台独特个性与特色的广播品牌。
首先,广播电台就要更新理念,正确定位本电台的发展位置与趋势,摒弃传统的广播理念,实现广播电台和听众以及媒介之间的多向交流,并实现多赢的局面。
其次,电台要打造出一批具有过硬播音专业技术的播音员、主持人,塑造个性鲜明的主持人形象和打造一批专业的编辑记者团队[3],力求在新闻题材的筛选、编辑、剪裁、播出等过程中保证新闻的质量,通过各种渠道加强主持人和听众之间的互动,吸引听众,从各个方面包括电台团队的质量、政策等入手增加本电台的影响力,打造出具有特色的电台节目。
2.抓住收听时段,充分体现广播的服务性。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在上下班的途中在车上通过收音机获取大量的信息。因此,广播电台要抓住人们的生活节奏和生活特点,把握人们的收听时机,充分利用自身传播特点,比如为上班族提供合适的交通资讯、商场信息等等。
3.挖掘自身优势,开办适当民生类节目进行民生新闻传播赢取听众,强化权威地位。广播作为一种传统的传播媒体,在社会中具有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特定的地位和权威性的舆论引导功能。这是广播这一传统媒体所特有的优势,也是其他传播媒体所不具有的。因为,广播决策者或者是策划者应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开办民生类节目进行民生新闻传播赢取听众,强化权威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快速发展。广播民生类节目,能够以鲜活的形象和贴近百姓日常生活的特征赢得广大听众的喜爱。广播民生类的新闻,能充分发挥新闻传播速度快、后期制作简单快捷、报道迅速优势。
4.借助3G、4G技术,细化专业频率。电视的立体感声音同步传播是对广播的最大冲击,而3G、4G时代的到来也是对广播的又一巨大挑战,但是同时它也是广播行业的一大机遇,广播电台可以通过3G、4G手机这一移动平台强化自身的薄弱点,让自身焕发新的光彩,3G、4G时代能够让人们获取更大、更便捷的信息量,3G、4G手机等多媒体平台也是广播新闻在新时代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能够大大加快广播电台频率专业化进程,促进了广播电台频率专业化又快又好的发展,比如,广播电台可以联合移动公司和联通等通信公司为听众和3G、4G手机用户提供更多的便民服务;比如广播电台可以为3G、4G手机用户提供附近路况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传送给移动服务的供应商,使得路况信息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以画面的形式出现在用户的手机上并能准确定位,为广播新闻带来客观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并为社会创造效益。
总之,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是广播新闻发展的一大机遇。有效把握全媒体时代的发展趋势和发展特点,抓住机遇,能够促进广播新闻的快速、健康的发展。广播新闻从业者或者是决策者,要打破传统的广播经营理念,引入先進的广播管理理念,摒弃糟粕、吸收其他传播媒体的精华,并找到最佳的切合点,互补优劣,不断推陈出新,推进自身发展。
参考文献:
[1]申启武,吕芳敏.广播新闻:多元化革新与全方位突破[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2(1).
[2]辛欣.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业务融合[J].新闻爱好者,2012(8).
[3]陈京晶.浅论广播新闻发展趋势[J].科技信息,2012(9).
[责任编辑:东方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