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时期的施工机械管理与工程质量

2014-04-29 22:15:31黄一玲
中国机械 2014年18期
关键词:施工机械工程质量管理

黄一玲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迅猛发展,这为中国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就注定面临严峻的国际化竞争,对于建筑业来说,这种竞争更是长期存在,为持续健康的发展下去,建筑业必须从自身出发,找到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还要特别强调工程质量,它是企业生存的根本,而工程质量与施工机械的选择密切相关,本文就新时期施工机械与工程质量的相关问题展开论述,旨在鼓励施工单位合理、经济、高效的发挥工程机械的效能,从而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施工机械;工程质量;管理;企业;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业得到迅猛发展,但其自身还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工程质量问题。当下,施工机械在企业现代化建筑施工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它是工程能够顺利完工的保障,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础,新时期,正确处理施工机械与工程质量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施工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相关企业不断强化自身的机械管理水平,并积极投身于机械设备的养护与维修,旨在有效管理和应用机械设备,以增强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企业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施工机械与工程质量之间的关系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普遍提高,当然,人们也越来越重视质量问题,在建筑施工领域,保证质量尤其重要,而保证质量最重要的就是选择高效率、低耗能的施工机械。在实际机械操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操作不够娴熟、缺乏专业知识以及技术能力、不重视机械的保养、维修等,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工程质量,延迟了工程工期,针对这种现象,企业可以选择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施工机械,在施工中,这些机械能够最大限度发挥效能,提高工程质量。同时,工程质量得到社会各界认可,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声誉和地位,能够促使企业更多的关注施工机械的选择,最重要的它能够让企业认识到施工机械选择的重要性,最终促进企业发展。

2.工程施工中机械的选择

2.1合理选择施工机械的原则

为优质、高效、安全、低耗的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大多企业在建设中会选择机械化施工,它既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也有利于减轻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为此,相关单位要做到合理选择施工机械,在选择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首先,适应性原则。所选择的机械必须与施工项目实际相符合,要能够适应当时当地的气候、地形、土质与运输距离等,此外,要重视机械的工作容量、生产效率等,以避免因工作能力不足而出现延误工期现象。其次,先进性原则。21世纪的今天,我国科技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使得建筑业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总之,先进的机械设备能够确保工作的安全可靠、施工质量的优良等。最后,经济性原则。企业运营的最终目标是经济利益最大化,这要求企业在选择机械时,必须权衡工程量与机械费用的关系,以确保工程机械化施工的经济效益。

2.2施工机械的选择方法

如何选择施工机械、选择什么施工机械一直困扰着人们,在不断的实践中,人们总结出以下几种科学的、合理的、切实可行的选择施工机械的方法。(1)根据工程作业内容选择施工机械。不同的工程有着不同的作业内容,就路基工程作业内容而言,它包括土石方挖掘、铲运、填筑、压实、修整及挖沟等,此外,它还包括一系列辅助作业,这就要求建筑企业要根据每种作业的不同工程类别选择施工机械与设备。(2)根据运输距离以及道路情况选择施工机械。不管企业选择什么机械设备,都必须考虑运输机械的经济运距和道路条件,也只有将两者有效结合起来,才能创造出优化的施工机械选择方法。(3)根据气象条件选择施工机械。雨水、风雷、烈阳等都可能影响机械的操作,为此,在选择施工机械时,要充分考虑气象因素。

3.以工程质量为前提的施工机械管理

为确保工程质量,企业必须科学管理施工机械,当下施工企业施工机械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本文提出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

3.1固定匹配模式

从另一意义来说,固定匹配模式是传统机械管理模式的集中体现,它指出,要将相关机械设备固定分配于某一工程项目并始终不变,不再调动这些机械设备,这种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机械的可操作性、稳定性,有利于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建筑工程项目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特点,新时期,固定匹配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建筑施工的基本要求,也不能充分发挥其良好的管理效益,相反的,它会给建筑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阻碍工程的顺利完工。

3.2租赁管理模式

与传统的管理模式不同,租赁管理模式运用一定的经济手段就解决了企业面临的机械设备使用、管理以及效益等问题,同时,采用租赁管理模式,能够增加机械设备使用的灵活性,以满足不同施工项目的机械设备要求。此外,这种管理模式使得机械管理成为一种经济活动,它能够为业主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也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实现企业机械设备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组合。在施工企业内部,会不可避免存在机械闲置现象,而采用租赁模式,能够实现机械设备管理的效益最大化。

3.3综合管理模式

这种管理模式是传统与现代化的结合,它融合了两者的优势,既能确保机械设备使用的稳定性和有效性,也能让机械设备不断适应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在新时期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综合管理模式有着自身优点,首先,它能够保证机械设备的管理、使用、维修以及养护;其次,它能够有效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让企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4.结语

综上所述,施工机械与工程质量之间有着密切联系,两者密不可分,建筑施工企业要想保证工程质量,就必须明确施工机械选择的原则,选择科学、合理的施工机械。此外,建筑施工企业还要从自身出发,做好以工程质量为前提下的施工机械管理,积极采用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不断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最终促进中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覃义松.浅谈水电工程现场施工机械设备管理[J].科技与企业,2014,01:37.

[2]王永芝.对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及控制措施的探析[J].科技与企业,2014,01:84.

[3]李佳.机械管理工作中的管理模式[J]. 科技与企业,2014,02:28.

[4]于冬.工程施工机械的最佳选配及经济化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4,01:54-55.

[5]汪峰.浅谈路基施工中機械设备的选择与配置[J]. 科技与企业,2014,07:309-310.

猜你喜欢
施工机械工程质量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今日农业(2022年15期)2022-09-20 06:56:20
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对工程质量的控制作用分析
PDCA循环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加强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
浅谈如何提高工程质量
基于AHP法改进的场地平整施工机械方案自主式评价研究
水利工程施工机械合理选择分析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杂文月刊(2016年1期)2016-02-11 10:35:51
简论建筑施工机械的安全管理
科技视界(2015年26期)2015-09-11 14:33:26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现代企业(2015年8期)2015-02-28 18:5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