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仁
合纵连横的智能硬件
很多智能硬件的诞生,是以解决某个小问题为出发点的。比如Pebble智能手表是在身为“手表”的同时,充当了一个智能手机的通知和信息接收器的角色。而Jawbone运动手环,则是很单纯地记录你的每日运动和睡眠等健康数据。
这次Pebble实现功能拓展的逻辑是:让Misfit提供一个可安装在Pebble上的APP,实现计步的功能。这样用户就不用在纠结,在带上Pebble的时候是不是还要去买个智能手环。而Jawbone则在尝试与智能家居产品进行联动,Nest室内恒温器通过你佩戴的Jawbone手环,知道你的睡眠状态是清醒还是沉睡,并相应地调整室内温湿度,这种结合更加巧妙。
合作成为必然
尽管资本市场与各个厂商对于智能硬件行业充满了信心。但在目前,智能硬件仍然无法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究其原因,还是在于智能硬件功能上的单一、应用场景过少,以及无法进一步扩展其使用价值等问题的凸显。比如既然有了智能手机,那仅仅只能接受其通知与信息的Pebble到底价值何在?而记录下运动与睡眠数据的Jawbone又能带给用户多少实际的用处?随着最初的热潮逐渐开始褪去,智能硬件们不得不承认,自己已经沦为了一件贵重的“玩具”。
所以,在技术上无法取得突破性进展,同质化产品越来越多的当下,曾经只能解决单个问题的产品将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以保证其在自身领域内的主导地位与销售份额。通过“合纵连横”,让不同领域和功能诉求的智能产品在功能上互补,或者联动,形成一个更具有想象力的智能体验闭环与更多的应用场景成为了必然选择。同时也在告诉消费者,智能硬件没那么简单,可玩的地方还有很多。这就是为什么Pebble和Jawbone都开始与第三方智能硬件探寻合作的原因。
用联动切入智能硬件“死穴”
可穿戴设备、传感器和智能家居等产品,都是未来智能家庭或者物联网的一部分,迟早会全部联动起来,这已经在业内形成了一种共识。但这个联动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是从小范围的连接,逐渐拓展到所有设备的连接;从简单的IFTTT联动方式(一种简单的“触发器”的连锁反应机制),到更高级别的智能化运作,这些都需要时间与反复的探索。
如何完成联动?其实在思路打开之后,会发现玩法是很多的,一个不错的想法就是跨领域联动。比如Misfit和Pebble的合作是在运动穿戴领域内的功能丰富与优势互补,Pebble因此成为了一个全新的健康数据收集入口。而Jawbone和Nest的合作则使得Jawbone一跃跨入智能家居的全新领域当中,并成为其中的一部分。
通过跨领域的互动互补,智能硬件就能产生更多的应用场景与实用功能。比如用户驾驶着汽车回家,通过车联网的路程计算,家里的智能家居就能够感知到你大致的回家时间,提前打开相应的电器。同时,当汽车从你医疗智能设备中得知你最近有感冒或者血压不稳的情况时,也会相应的提醒你开车时不要疲劳驾驶。总之,智能硬件在产生联动之后将带给我们惬意的智能生活体验,也更加具有使用价值。这样的智能硬件,相信消费者们一定会乐于为它们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