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明栋
摘要:《二泉映月》是我国一首著名的、重要的民间器乐作品。目前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名字由来、艺术成就、作品的句式结构与思想表现、创作情况及艺术影响等方面。本文拟从丝、肉的音乐美学观中加以比较,运用文化的角度与方法来探讨其深厚的文化意蕴。文章分《二泉映月》;“丝、肉” 的审美体验;“依心曲”——接通个体生命;水、月—音乐“母题”四个部分。
关键词:《二泉映月》 美学 文化
陶潜曰:“问听妓,丝不如竹,竹不如肉。曰:‘渐进自然。” 清代李渔在《一家言》中却提出:“丝胜于竹,竹胜于肉。”的美学观。这两种观点其实一直也是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研究者所津津乐道的美学观,由于中国具体的音乐美学观的提出往往是与具体的个人人生观、生活方式所紧密联系,所以这两种美学观既反映了音乐审美过程中不同感受,也同时反映了审美主体的审美哲学思想与所秉持的生活方式的不同。
目前,《二泉映月》除了有传统的二胡曲形式,还有声乐以及其它的艺术形式。本文正是有感于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中的“丝、竹、肉”的不同关系的论述,拟通过从文化的层面,分析、比较“丝、肉”形式在《二泉映月》中的审美差异以及文化意蕴。
一、《二泉映月》
《二泉映月》是我国民间艺人阿炳的二胡代表作,但由于其艺术魅力的弥漫,已经产生出多种版本,其中既有器乐版的《二泉映月》,也有声乐版的《二泉映月》,比较两种版本发现,其具体的审美体验还是有许多的不同。
《二泉映月》这首乐曲原为道教的唢呐曲,是一首宗教音乐风格的乐曲,在经过阿炳的改造后变成了著名的二胡曲。《二泉映月》名字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阿炳命名这首曲子为《二泉映月》;另一种说法是杨荫浏先生根据无锡城内映山河的“映”這一地名建议此名。
《二泉映月》以阿炳本人对自己的人生经历所带来的深切感受为契入点,自觉地运用东方民族特质的音乐旋律,自然而然的展现了中国音乐的神韵。《二泉映月》的艺术魅力不但吸引国内音乐民众,而且被世界级音乐家所理解。在国内,《二泉映月》被改编成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彭修文将此曲改编成民族器乐合奏曲;吴祖强改编成弦乐合奏曲;丁芷诺、何占豪改编为小提琴独奏曲;丁善德改编成弦乐四重奏等等。在国外,著名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先生,在第一次聆听到二胡独奏《二泉映月》这首乐曲时,激动得流下了眼泪,说:“像这样的乐曲应该跪下来听。”
二、丝、肉的审美体验
目前,声乐形式的《二泉映月》是由王健填词改编的,其歌词是这样写的:“听琴声悠悠,是何人在黄昏后。身背着琵琶沿街走,背着琵琶沿街走,阵阵秋风吹动着他的青衫袖,淡淡的月光石板路上,人影瘦,步履遥遥出巷口,宛转又上小桥头”。歌词诗情画意,意境韵味悠长,有许多歌唱家,例如彭丽媛都曾参与演唱、演绎,试图向听众阐释这首歌中的深切意蕴。
王夫子《民子解》曰:“凡声皆籁”。意思是一切美好的音乐都可以被称为天籁之音。然而,比较二胡曲《二泉映月》和声乐作品《二泉映月》却还是有很大的审美差异。陶潜在《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中曰:“问听妓,丝不如竹,竹不如肉。曰:‘渐进自然。”这是一种以自然为美的美学思想论断。他认为,弦乐、管乐、声乐就自然性而言,歌唱是最贴近自然的,是最美的。当然丝、竹、肉的审美关系并不是从陶渊明开始,而是自古就有体现,《礼记 效性》中就有:“歌者在上,匏竹在下,贵人声也”的记载。
与陶潜相反的是,清代戏曲作家、理论家李渔在《一家言》中却提出:“丝胜于竹,竹胜于肉。”的美学思想论断。他认为器乐与声乐相比较而言,声乐象说话一样,过于直白,令人产生想象的空间过于狭小,而器乐则不同,器乐因为没有语言表达,所以其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要靠听者自己去想象,才能领会,这就会带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审美差异,这种差异带来的丰富多彩性是声乐作品所不可能有的,因为在声乐作品中,歌词已经把作品的内涵表达得清清楚楚。
由二胡演奏的《二泉映月》确实能够让人一下子沉静下来。二胡的音色特点有点像略微带一点鼻音的人声,而这一点鼻音似的音色往往像极了人在情绪低落时说话的声音音色,或者是哭泣时的音色,尤其是二胡在演奏慢拍的音乐作品时,就好像一个悲伤的人在喃喃的诉说。而且,正如李渔所指出的那样,由于二胡的演奏是纯器乐作品,没有歌词所指的具体指向,各种心情的人听后就会有各种不同的感受。嵇康在《声无哀乐论》中所说,“夫哀心藏於内,遇和声而後发”。所以,二胡演绎的《二泉映月》很容易激发内心有感受的人,能够很快地扣人心弦,使人在喧躁中平静、感动。反观声乐形式,虽然人声是极具魅力的天然的欣赏对象,但是由于歌词所具有的具体指向性特点,已经把歌词的韵味、意境做了相对具体的指向,人们很容易就会在歌词所规定的情景范围内去再现歌曲的意境而不能够自由的发挥欣赏者的想象力,使得声乐形式的《二泉映月》的魅力打了一定的折扣。
三、“依心曲”接通个体生命
在声乐形式的《二泉映月》作品中,歌词描述了一个贫困、孤单、游走着的阿炳,但是,这实际上只是作曲家一个人所想象出来的阿炳的形象及其感受,实际上《二泉映月》究竟所表达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与情感却可能远远不是歌词所描述的这样。如何准确地把握,这也许永远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我们唯有从阿炳的身世等文化氛围内进行适当的探寻。
有人说,《二泉映月》这首乐曲前面的六个音符代表着哀叹和辛酸,仿佛是阿炳这位老艺人在说话之前,不知不觉地发出的一声叹息。如果说《二泉映月》整首曲子都是在描绘一幅场景,讲述一个凄凉的故事,那么这场景、这故事的主人就是阿炳自己。
阿炳是一个私生子,几岁时就没有了母亲,从小就随做道士的父亲生活,十几岁时,父亲去世。二十几岁时开始患上眼病,三十几岁双目失明。从此,在身心两个方面彻底地陷入了孤独、黑暗之中。当时中国的大环境很不太平,战火连天,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可想而知,对于盲人来说,意味着没有坚定的信念,简直无法生存下去。
幸运的是,在道观里生活的经历,使得他具有了道家顺其自然的人生观,能够平静的看待自己的不幸,而且,在跟随父亲的生活中,耳闻目染的学习了音乐演奏,这在他彻底失明之后,有了一条生活出路,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他的音乐才情开始与人生体验紧密的结合起来。
有学者经常拿阿炳与贝多芬对比,确实,这二位音乐家有许多相似之处。在人生经历上,两个人都惨遭不幸。二人都是用音乐作为手段,直接抒发内心的感受。《二泉映月》的前六个音,代表了一个人对自己命运的叹息,而《悲怆》开始部分的三连音节奏“当当当、当当当”何尝不是对命运之神光临时的场景的描述?阿炳在双眼失明后,由于战火连年,普通人民都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 在饱受了人间的辛酸和苦难的时候,他选择的是平静看待,顺其自然。所以我们在欣赏《二泉映月》的时候,更像是在倾听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在唠唠叨叨的诉说往事,没有太多的喜悦,也没有太多的悲怨,更多的是历尽沧桑之后心静如水的独白。 阿炳说是这首曲子是表达心情的“依心曲”,这样看来是很有道理的。和阿炳不同,贝多芬是一个更加倔强的人,当他意识到自己的信仰被玷污的时候,他选择了爆发,而不是叹息。
四、水、月—音乐“母题”的文化意蕴
不仅仅从阿炳的身世来探寻这首曲子的魅力,我们实际上还可以从中国文化来探寻蕴藏在这首作品的文化内涵。
中国文学传统上受到道家文化的影响较深,一向都有借助“自然”题材抒情的事实倾向。如“借物抒情”、“以物喻志”等词语,都是这种文化倾向的文化产物。如用梅、兰、竹、菊比喻四类品质高尚的君子,以描写祖國的山水表达自己的情志的传统。古琴曲《高山》,就是表现巍巍高耸的高山的形象;《流水》就是表现浩瀚奔腾的流水的场景;《猗兰操》就是借兰花表现作者郁郁不得志的心情;《潇湘水云》就是借家乡的山山水水表现自己爱国、忧国思想。阿炳一直更喜欢称这首曲子是“依心曲”,但“依心曲”一词虽然是指表现自我心情,但仍然缺少更加明确的指向。从这一点上来说,“依心曲”也得有个名字,这也许是杨荫浏先生坚持要给这首曲子命个名字原因所在。
中国从古至今以水、月命名的故事、艺术作品数不胜数。
水,在中国古代是大自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谚语“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比喻人要懂得、尊重自然规律,然后才能自由发展自我的规律;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比喻仁者、智者所喜爱的东西都是大自然中有灵性、有象征意义的事物。可见,水作为最重要的生命物质之一,中国人的思维之中从来都没有停止对它的关注。以水为题材的作品,民间故事有《大禹治水》、《水漫金山寺》、《知音的故事》,艺术作品的就多了,远的有《高山流水》、《潇湘水云》、《沧海龙吟》、《大浪淘沙》、《寒鸦戏水》、《江河水》等,近些年的有声乐作品《秋水伊人》、《洪湖水浪打浪》、《蝴蝶泉边》、《流过身边的小溪》、《多情的东江水》、《汾河流水哗啦啦》、《泉水叮咚响》、《清粼粼的水蓝莹莹的天》、《边疆的泉水清又纯》、《滚滚长江东逝水》《天下黄河十八弯》等等,从大江大河到大湖小溪的水都成为抒情的对象。
月,象征着和谐、宁静、妩媚、休息和超脱,代表着中国文化中崇尚柔性的一面。确实,在光线不太强的月光下,一切都是以静为主,空气里弥漫着女性般的温柔,容易使人放松,人和自然更容易融为一体,使人超脱。月亮升起的时候,代表着一天的忙碌暂时告一个段落,人们开始了另一种不同的生活,要么睡觉、休息,要么休闲、娱乐,白天辛苦劳动所带来的身心疲惫要在夜晚得到释放与消除。在少数民族,例如黔东南州侗族自治区,在夜晚来临的时候,青年男子就带上牛腿琴,去找心爱的姑娘“行月坐妹”-夜晚也是爱情萌动、情感表达的最佳时机。“月姥姥”这一称呼,可能就是表示月亮见证了太多的爱情故事而得来吧。确实,不仅少数民族如此,中国古典文学故事中有几个自由爱情的产生不是与月亮有关呢?以月为题材的民间故事有《嫦娥奔月》、《天狗吃月亮》等,中国人甚至亲切地把月亮称为“月姥姥”,远一点的艺术作品有《关山月》、《月儿高》、《汉宫秋月》、《平湖秋月》、《春江花月夜》、《彩云追月》等作品,近一点的更是枚不胜举,如声乐作品《月牙五更》、《花好月圆》、《敖包相会》、《十五的月亮》、《中国的月亮》、《草原夜色美》、《月光下的凤尾竹》、《在那银色的月光下》、《月之故乡》、《天涯望月》等等。
人们有时也会把《二泉映月》和西方印象派大师德彪西的《月光》并列为中外描绘月光的佳作,笔者认为这是没有必要的,其原因就是根据以上的探讨可以知道,《二泉映月》完全是在中国的文化氛围里产生的、具有中国文化特质的音乐作品,正因为两个作品产生的文化氛围差异很大,所表达的文化意蕴更是南辕北辙。
基金项目:
本文为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自筹经费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3ZC120。
参考文献:
[1]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下册)[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2]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3]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4]刘承华.中国音乐的人文阐释[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5]龚丽妮,张婷婷.乐韵中的澄明之境—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