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少飞
纳尔逊·曼德拉于2013年12月5日逝世,南非为他举行国葬,全球政要大都出席,仪式的规格堪称半个世纪以来的世界第一。
对于曼德拉来说,任何赞誉都受之无愧,世界因为有了他而更加美丽。
这位圣雄一样的人物有深厚的中国情结。他在27年的牢狱生涯中一直阅读《毛泽东选集》,对中国革命十分景仰,并用来鼓舞其革命斗志。他是中南关系的奠基人与开创者,曾与衢州籍外交官周明基结下一段难忘之缘。近日,笔者通过周明基的外甥方力平,联系上了周明基的长子周亚,根据周亚提供的周明基生前日记整理出本文。
“中国一直在我心里”
1990年2月11日,曼德拉获释。这一天也就成了“曼德拉日”,非洲今后每年都要纪念这个日子。周明基当年在日记中写道:“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简称非国大)成立于1912年,曼德拉在50年代开始就成为该组织的重要领导人之一。1961年2月27日,曼德拉被白人政府当局逮捕入狱,长期流放罗本岛,整整被监禁了近30年。1989年,南非白人政府由德克勒克出任总统。德克勒克为解决南非的种族隔离问题,倡议‘和平谈判,为此开始释放长期拘禁的‘政治犯。曼德拉终于获释,重新获得自由。”
曼德拉在罗本岛监狱服刑期间,每逢中国国庆,就会和狱中的人以特殊的方式庆祝中国国庆节。曼德拉曾对一位中国朋友谈到:“中国一直在我心里。当年我在罗本岛坐牢时,每到10月1日,我们的狱友们就偷偷地用各种方式来庆祝中国的国庆日。因为我们觉得,中国的国庆是我们被压迫民族的希望。”
1987年至1991年,周明基出任中国驻赞比亚大使。周明基的日记写道:“卡翁达(赞比亚总统)抓紧邀请曼德拉来访,使赞比亚成为他获释后出访的第一个外国和第一个非洲国家;并且选择了2月27日这个有历史意义的日子开始访问,以使此访更具政治影响。卡翁达以欢迎外国元首的规格欢迎曼德拉……机场上已做好欢迎国宾的安排:候机楼前载歌载舞的欢迎群众队伍已经就位,停机坪至候机楼前的红地毯已经铺好。其间有一临时搭筑的小讲台,讲台的一侧为党政官员席,另一侧为外交使团席。”这是一个非常隆重的欢迎仪式。周明基后来在日记中补充道:“当时曼德拉还不是非国大主席,3月4日,曼德拉返回南非,他才被非国大全国执行委员会任命为非国大副主席,当时主席奥利弗·坦博在国外治病。”
“我的精神支柱来自中国”
1990年2月27日下午,赞比亚外交部礼宾司司长隆吉把周明基介绍给了曼德拉。周明基一面同曼德拉握手,一面说:“热烈祝贺你重新恢复自由,这是南非人民斗争的胜利成果!”
“非常感谢你,太令我感动了!曼德拉迅速回答,握手强劲有力。”周明基在日记中写道:“这是中国代表团同曼德拉的第一次直接接触。之后,曼德拉在卡翁达等人陪同下,观看了欢迎群众的舞蹈表演,还特别会见了非国大青年团积极分子的欢迎队伍。曼德拉步履轻快,头脑敏捷,嗓门洪亮,虽已古稀之年,但看来身体还相当不错。”
2月28日下午,周明基在赞比亚总统府拜会曼德拉,这是曼德拉正式会见的第一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事先通过非国大总部联系安排的。“我6时正到达总统府,发现还有一些其他国家的使节等待接见,我们被告知,每人只能谈5分钟。6时50分,阿尔及利亚大使走出接见室,我被引入接见室,曼德拉站在长条桌前,周围有几名非国大官员,但无赞比亚官员。我走上前同他热烈握手,向他致意,表示祝贺。”
“今天有机会见到你非常高兴,你是我正式会见的第一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曼德拉对周明基说。5分钟的时间充分利用后,曼德拉应周明基要求,合影留念。
1990年4月,刚刚告别牢狱生涯不久的曼德拉在纳米比亚遇到了时任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吴学谦。他对吴学谦说:“我20多年在罗本岛狱中生活的精神支柱来自中国!”
“西湖,我愿意住上一辈子”
周明基在日记中写道:“1990年2月28日,我向他(曼德拉)递交了一份书面文件,是以我们党的名义邀请他访华的照会。我还简明扼要地作了口头说明。”曼德拉对周明基说:“非常感谢中国的邀请,我将同我的同事们商讨,然后正式答复你们。”
1991年1月中旬,曼德拉出国访问前在卢萨卡作短暂逗留,周明基通过非国大驻卢萨卡办事处约见曼德拉。他在日记中写道:“1月17日8时30分,我按约抵达卢萨卡近郊的国宾馆会见曼德拉。我被引入会客室等候。不久,曼德拉在非国大总书记恩佐陪同下进入会客室。我向曼德拉说明来意,表示希望了解他对访华一事的考虑,如大体日期、拟商谈的主要问题,有何特殊要求和愿望等。曼德拉表示,非国大全国执行委员会正筹备在国内召开非国大的全国代表大会,他的出访计划要适当调整。关于他访华一事,非国大全国执委会会进行讨论,他们将立即同中国方面联系。曼德拉还介绍了南非最新的事态发展以及非国大的行动计划。曼德拉对所有问题胸有成竹,谈话逻辑性强,嗓音雄浑有力。”
周明基日记里还说:“谈话进行了20多分钟,他一直送我到门厅,我同他握手告别,向他表示了最美好的祝愿。后来我得悉,1991年7月,非国大在国内举行了全国代表大会,改选了领导人,曼德拉当选为非国大的主席。”
1992年10月4日至12日,曼德拉访华之旅终于成行,他当时还只是政党领袖,并非国家元首,但中国却给予了这位未曾来华的老朋友高规格的接待。北京大学授予曼德拉名誉博士学位。10月7日,曼德拉到杭州。他参观了工厂,观看了文艺表演。在湖上游览时,他说:“我曾经呆过的一个监狱的名字也叫西湖,要是那个西湖是这个西湖,我愿意住上一辈子。”
1999年5月,曼德拉以南非总统的身份第二次访华。
2013年12月5日,具有广阔的人道主义关怀的曼德拉走了。曼德拉留下了什么?一条新船和他作为民族之魂的曼德拉精神!而一位出色的衢州籍大使促成了曼德拉与中国的联系!□
(本文照片由作者和强小盖提供)
[链接]
周明基,浙江衢州人,中国职业外交官。他曾随周恩来总理出访亚非14国,又随李先念副总理出访非洲4国,历任驻肯尼亚、缅甸、赞比亚使节和外交部非洲司司长。
赞比亚自1964年独立后,流亡的南非非国大总部一直设在该国首都卢萨卡。1987年,周明基出任大使,中国与非国大的领导人建立了更为密切的联系。事实上,周明基会见过所有非国大领导人。其中,西苏鲁曾于1953年访华,见过毛泽东和周恩来。1990年1月15日,西苏鲁访问赞比亚,见到周明基时激动得热泪盈眶,连声说着中国话:“同志,你好!同志!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