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志先
楼女士(化名)今年30岁,是一名教师,本科毕业。10年前第一次发病。当时一个非常要好的同学的叔叔被邻居家的狗把手指弄破了,由于伤口很小没太在意,也没有打狂犬疫苗,一个星期后发病,医治无效死亡。同学参加完叔叔的葬礼后,楼女士到同学家里去安慰她,用手拍过同学的肩膀。回家后,她担心自己也被传染上狂犬病,非常后悔不该用手拍同学的肩膀。这种担心越来越严重,她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但就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担心。楼女士非常痛苦和恐惧,就到医院注射了5支狂犬疫苗。注射结束后,症状得到明显好转。一年后的世界艾滋病日,楼女士看过许多艾滋病的新闻以后,头脑里突然出现自己会不会已经被感染了艾滋病的想法,然后开始反复洗手,每天反复洗手20-30次,每次5-10分钟;同时每天洗澡1次,每次3小时。此后,只要家里有客人来过,她就必须进行彻底清洁,尤其是客人坐过的凳子和用过的东西,必须用酒精擦洗。即使家里不来客人,她也必须每天进行清洁。楼女士不敢使用公共厕所,也不敢到外面用餐,不敢去医院。
你担心的情境实际上是相当安全的
为什么一些人会患上强迫障碍,而大多数人在经历了同样的事情后却安然无恙呢?如上述案例的楼女士害怕狂犬病、艾滋病,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接触到,我们都害怕患上这些致命性疾病,但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没有患上强迫障碍。因为很多人知道,进行必要的日常活动,如外出用餐、上医院,甚或被狗咬到时,潜在的危险也许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但是他们在考虑危险时不会陷入到强烈的、功能丧失的痛苦中,他们能够认识到实际的危险很小,可以忽略掉。但是很多强迫障碍患者在想到潜在的灾难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自己会给别人造成伤害时,就会有无法抵制的痛苦。例如,强迫障碍患者出现可能会感染艾滋病的想法时非常焦虑,过分的焦虑使他们无法对自己所处情境的危险性和用什么来保护自己作出理性的判断。此时为安全起见,他们会逃避或进行仪式行为来防止哪怕是最不可能发生的伤害。因此,他们没有机会认识到自己担心的情境实际上是相当安全的,由此导致了强迫障碍的发生。
3个思想误区,让强迫障碍不断泛化
为什么强迫障碍患者的症状会越来越严重,害怕的事情越来越多?如本例患者只要家里有客人来过就必须进行彻底清洁,尤其是客人坐过的凳子和用过的东西必须用酒精擦洗。即使家里不来客人,也必须每天进行清洁。同时,患者不敢使用公共厕所,也不敢到外面用餐,不敢去医院......强迫障碍不断泛化,是因为强迫障碍患者存在着一些思想误区。
误区一:逃避或仪式化行为是必要的
在强迫障碍患者中共同存在的思想误区是通过逃避或仪式化来避免伤害是必要的。如本例患者楼女士会想:“我之所以没有得艾滋病,是因为我反复地清洗了,而且我没有到可能让我得病的地方。”这种想法助长了回避和仪式行为。
误区二:必须避免痛苦的情境,否则自己会永远痛苦下去
强迫障碍患者往往会有这样的信念,认为自己必须避免令自己痛苦的情境,否则自己会永远痛苦下去。这就使得他们逃避很多情境,症状也变得越来越泛化,而如果无法避免就会进行强迫行为。实际上,如果经常长期暴露在这些情景中,强烈的焦虑感会逐渐降低。如,一个人在长时间(例如1—2小时)面对一个痛苦情境时,就会体验到痛苦逐渐减少直至消失。随着痛苦的减轻,就更容易清醒地去思考这种情境是否真的有危险。随后,相同或相似的情境出现时,虽然还是会有一些痛苦,但要远远少于从前。
误区三:“如果不这样做(比如清洗),我会发疯的”
第三个思想误区是,有患者认为:“如果没有回避或仪式化,我就會变得非常痛苦以至于发疯。”例如,如果楼女士接触到客人坐过的凳子而忍着不去清洗,这会令她感到不舒服甚至不能忍受,随后她会想自己一定会失控,被送到精神病院。因此,她必须彻底清洗并用酒精去擦。而真实的情况是不去清洗是会让她感到不舒服,但最终不适感会减轻,患者也没有失控。这样,患者就会认识到焦虑不会永远存在,而且也不会导致精神失常。
贴心小叮咛:
对强迫障碍患者而言,虽然回避行为和仪式行为在短期内能缓解痛苦,但这些痛苦很快就会“卷土重来”。最后的结果是,患者需要越来越多的回避行为和仪式行为来缓解痛苦,这样继续发展下去,病情会越来越重。如果患者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采取这些行为,就会严重地影响他的工作和正常生活。患者深陷强迫障碍不能自拔时,一定要及时向专业的精神科医生和心理治疗师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