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云骞
年俗,就是过年的习俗。
中国人是非常重视过年的。对孩子们而言,过年意味着压岁钱,意味着又大了一岁;对大人们而言,过年代表着岁月更迭,旧时光画上句号,新的充满希望的一年则在憧憬中缓缓来到……在中国这样一个农耕传统的国度,年的意味是很丰富的。
去年,在关于长假方案调整的讨论中,不少人提议,咱们的春节假期是不是可以延长到10天,甚至15天呢?
这个建议,想必你的爸爸妈妈一定很欢迎,它确实也有一定道理:第一,中国的国土面积实在太大,城乡、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也是基本的国情。很多人不得不背上行囊,告别家人,去往遥远的地方学习、工作。放假放得久一些,大家来来去去的脚步才不会显得那么匆忙,对吧?第二,中国的年俗很丰富,从腊月到正月,各种讲究多着呢。才放7天,好像是有点安排不过来。
我猜在你的家乡,一定也有不少有意思的年俗,有些你可能知道,有些或许还不是很清楚。没关系,这个寒假,咱们不妨就来研究一下。
1. 向长辈请教
趁着过年走亲戚的机会,多多向长辈们请教。我知道现在的中学生普遍比较反感走亲戚(小编当年也是这样的),尤其讨厌被长辈们问这问那。其实,咱们完全可以反客为主嘛,多给他们出出难题,年俗就是个不错的主题,他们一定乐意聊。
2. 查阅文献资料
寒假里,与其宅在家里,不如约上小伙伴去图书馆转转吧。关于中国的年俗,其实有很多学者做过研究,找几本看看,遇到有意思的不妨记下来,说不定下一回就可以在亲戚们跟前显摆了呢。过年期间,电视台、报纸都会做一些关于年俗的内容,你也可以关注一下。
3. 拍一拍,画一画
长辈们在做年糕了,邻居家在放烟火了,小区里在举办灯会了……年俗就是这么亲切可感,带上相机或者能拍照的手机,记录下你家乡的年俗影像。假如你是个画画高手,也可以试着画下来哦。
4. 整理一份“研究报告”
主题可以是某一个你感兴趣的年俗,也可以是许多年俗的概览,篇幅可长可短,形式可以是PPT,可以是文档,甚至可以是时下流行的长微博……怎么做你来定,唯一的要求就是把你了解到的年俗,包括来历、具体做法以及你的思考,以某种方式表现出来。
完成之后,拿给家人看看,也可以去QQ、微博、微信上,跟朋友们交流。假如你整理得足够认真、系统,开学后也可以让老师给点意见,这算作研究性学习成果!
我相信,在完成了这样一件特殊的“作业”后,你这个年一定过得非常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