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

2014-04-29 00:44王立平
农民致富之友 2014年2期
关键词:收入途径农民

王立平

[摘 要]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的重要问题,近年来,政府采取了大量的惠农措施,使农民的收入不断增加,但是还没有达到理想的水平。本文中主要介绍了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

[关键词] 农民 收入 途径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1-0015-01

近年来政府采取了大量的惠农措施,试图从各种路径提高山东农民的收入,改善农业发展的环境。但是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农业发展速度与其他行业相比还很缓慢,农民收入的增速远远落后于城市人口收入增长速度。尽管近几年农民收入有所增加,但是农民增收远没有达到人民理想的那种状态,影响农民增收的深层次矛盾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农民增收工作面临的形势仍很严峻。

一、制约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

1.农业产业特性与市场风险性

农业是国民经济增长的基础,但是,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呈现出明显的弱质性特点,主要表现在农业生产周期长,资金周转速度慢等方面,自然界的各种灾害都会给农业生产造成损害,而且现实中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一是农民还没有能力大规模增加投资,更新技术设备,二是国家对农业的投入相对减少,这就决定了农业生产抵御风险的能力比较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体制的不健全增加了农民对农业投入的风险性,农业的高投入降低了农业的比较收益,减少了农民从农业中可以获得的农业剩余,为此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来增加农民投入和农业收益。

2.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较低

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不仅仅表现在经济领域,还表现在教育、文化等领域中,经济中的二元经济结构导致农民普遍缺乏足够的教育机会。和城市相比,农村的教育差距是始终存在的,主要表现在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师资配备上等许多方面,这就导致农民工的劳动素质整体不高。据统计山东外出从业劳动力中,文盲占1.4%,小学文化程度占12.8%,初中文化程度占74.9%,高中文化程度占9.7%,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2%。劳动素质和劳动能力低下,是制约农民工资收入提高的一个很大的制约因素。

3.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带动能力偏弱

在农业生产条件相同的地区,农户收入的变化主要取决于非农业产业收入的高低。山东二、三产业迅速发展,为城镇化提供了有力支撑,小城镇必将成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渠道,是由于小城镇地理位置距农村较近、比较方便,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也相对较低,农民的一些实用技能在小城镇更易找到用武之地。而城镇化进程中还存在着水平较低,城镇化与工业化不相适应、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不够强、小城镇承载能力偏弱等问题,没有很好的发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作用,影响了农民收入增长。

4.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

农业产业化是提升农业竞争力的最有效产业组织形式,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最有力支撑。山东是我国率先提出推行农业产业化最早的省份,龙头企业在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的过程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示范和领导角色,在农业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农业龙头企业将比普通农户对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产生更大影响,但同国外其他的龙头企业相比,还存在规模比较小,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产业链短,产品研发能力低,产品加工深度不够,加工转化和增值率低,在内地区分布很不均匀,对农业产业的带动力很弱。

二、农民增收的途径

1.发展现代农业是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

从前面的分析可知,当前农民收入主要途径之一是加强农业生产来增加经营性收入。为此,针对农业的特点,政府各部门应帮助山东农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全国重要的优质粮棉、蔬、渔等基地,发挥优势产业;同时建立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支持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重点支持产业化经营的农业企业,促进农村传统的种养殖业向产业化、集约化方向推进,积极扶持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广、产品竞争力强的优势龙头企业;目前农业产业化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新阶段,更要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促使龙头企业向紧密结合、跨区域带动等方面转变,更好地发挥龙头产业对农民增收的带动效用。

2.积极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

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素质的高低有国民素质教育决定。人力资本投资的社会收益率在初等教育方面远远高于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针对实际情况,各级政府部门应给于义务教育更多的财政支持,提高农村初中和小学的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和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大幅度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和区域补贴,改善农村教师的各项福利待遇条件;加强劳动力转移的就业培训、创业技能培训,特别要加强青壮年农民工的技能培训,注重培训的针对性,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尤其重点培养创新型、创业型和技能型人才以及紧缺急需人才,在具体培育方式上坚持内选、外聘、交流、下派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彻底打破身份、行业、地域等的限制,促进社会各类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序流动,辐射带动农民实现共同富裕。

3.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

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就地转化农业剩余劳动力,拓宽农民收入来源渠道。要把培育壮大城市群作为城镇化的战略重点,制定支持小城镇发展的资金、人才等鼓励政策,培育一批有一定产业基础、辐射带动能力强、特色鲜明的经济强镇、区域重镇和文化名镇。有序推进农村转移人口落户城镇,逐步解决农民工在劳动报酬、子女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培养农民从事二三产业的工作技能,帮助他们尽早融入到城镇中。

4.拓宽农民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的增收途径

针对农民财产性收入占全部农民人均收入的较小比例,要注重提高农民收入中财产性收入,同时鼓励农民进行多方面的理财性投资,加强对农民进行理财培训和宣传,改变农民的保守的财富观,让他们积极、理性地参与资产市场的投资和收益分享,开辟更多的财产性收入源泉;针对转移性收人,要调整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结构,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资金投入力度,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促进农村消费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积极推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新型医疗保险制度及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加大对农村低收入户、贫困户等困难群体的资金扶持力度;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和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加强有效监督,全面提高农村居民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在收入中的比重。

猜你喜欢
收入途径农民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多种途径理解集合语言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城镇化进程与农民收入、消费
计量经济模型下的我国城镇居民收入消费定量研究
新会计准则下收入确认问题研究
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收入的确认及纳税特点的研究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