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画影像化形态的微言大义

2014-04-29 08:34:40周敏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版画

摘 要:在如今的读图时代,大众文化已把我们推向了全民明星化的浪潮。人人都能通过方便快捷的数码设备取像,记录生活中感动他们的人或事,并放置到互动平台上展示并与人分享,在影像化林立的环境下我们的艺术创作必然受到影响,绘画中的版画又再一次因为版画的复制特性与数码影像技术的结合而唤发出新的活力。然而,作为观者,面对版画影像化的形态,我们会产生疏离感。在这里我们有必要深究这一表现形态背后的内容以及它所要表达的某种涵义。影像化形态的存在必然离不开它所处的时代背景与社会环境,每一个瞬间影像的记录,其后必然是有深刻的内容的。随着时代的变化,绘画的叙事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由宏大叙事转为细致化的微观叙事,而这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集体意识。这其中隐含着两者的辩证关系,从而,版画影像化形态暗含了微言大义的特征。

关键词:版画 影像化形态 微观叙事 微言大义

一、影像化形态

在阐述影像化形态之前,我们务必要清楚几个定义,其一是“影像”,其二是“形态”,最后是探讨影像化形态的定义以及分类等概念。从影像的符号学角度来看,王长潇在其《电视影像传播概论》一书中发现:“我们已处在面对关于种种影像的符号学所提出的最重要问题的中心:类比式再现”。这样可以理解为影像是生命过程的片段再现,是具有深刻内涵的类比式镜头定格。选择记录现实对象的视觉特征和精确的光影形象的再现。这正好符合我们在本文所讨论的形态问题。第一,可以理解所说的形态正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瞬时的记忆,是一个过程中的一帧画面的影像记录。第二,形态需在一定情况下放在一定的环境中,才能体现它的意义。就好似一个词汇须放入到一定的语境中去理解,才能表达其具体的词义。

由此,综合来看,影像化形态的概念:通过摄影技术采集摄取,以数字化技术存储记录、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为传播媒介,记录下现实物象视觉特征的虚拟的、瞬间的视觉形态。

二、微言大义

“微言大义”这一词源于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书》,曰:“及夫子殁而微言绝,七十子卒而大义乖。”指的是:包含在精微语言里的深刻的道理。可以理解为是从很微小的角度出发看一些现象,引发对深刻大道理的思考。有着借小喻大、直指人心、发人深省的精神力量。

由于数码影像技术辅助深化了艺术创作的形式,艺术家从繁复的绘画技法中解脱出来,把艺术触角深入到生活的各个层面中,形成了个人感知体验与宏大叙事组合的影像艺术。起到了一定的社会的评论作用。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影像化形态的微言大义的特征。体现微言大义,我们可从“微言” 与“大义”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叙事方式的“微言化”

我们通过镜头,可记录历史、社会变革的重大事件、日常生活百态等影像资料。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体现历史等宏大主题的宏大叙事的方式已变得不那么时兴了。艺术家们已从对于形式至上与宏大理想的叙事转变为关注与生活中的异化现象的叙事,在影像化资料运用于版画中的形态,我们可以看到表现个人或群体生存体验,关注人的生存状态的影像化形态,比如说版画家赵鑫的版画作品《早上7点50分》所表现的职业少女早晨上班前在镜前漠然的化妆神态。这就是逐渐疏离宏大叙事的传统,转而走向的微观叙事,新的叙事方式出现,传统的叙事方式被解构了。

(二)视觉习惯的碎片化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每天面对的是激烈的竞争,快节奏的生活,知识信息的“大爆炸式”增长。快节奏的、多方位的生活方式使人们的生活没有连贯性的持续,总是会被各种事物打断,又重新拼合,充满了碎片感。忙碌的人们即便是看到生活中的动人之处也只会是匆匆一瞥,零碎的只言片语式的观看,我们逐渐地养成了这种碎片,零散化的视觉习惯。用影像设备拍摄记录,这样的影像图像必然具有瞬时性、片刻性的特征;同时,影像化技术满足了这种习惯的需求,也强化了这种视觉习惯。这里我们以细碎的大众生活的影像形态为切入点,记录生活中的动人瞬间,用影像化设备记录不同时段的不同面画,我们的瞬时记录充斥了大量的片段画面。这样,叙事方式也变得琐碎、零星,而这正反映的是碎片式的特征。这是对宏大叙事的主流叙事方式自然的解构与重组,也更能体现形态具有的镜头感、碎片化等特征。

三、情感“链接”的大义

心理活动是决定行为方式的关键,触发我们利用数码工具去记录生活中的点滴动机的,正是我们的心理活动,只有这种心理活动才会调动我们的手指去触动按钮,捕捉稍逊即逝的瞬间,这完全是发乎于情的,一个“情”字,是具有感染力的,这也是艺术的本源。对于感染力的描述和把控,用“微”来形容会比较贴切,面对同一个瞬间的印象,有相似经历或是生活背景的人观看后必然会引起人们心灵的共鸣,这是一种力求从个人情绪的角度去把握瞬息万变的世界,及时让与自己有“情感链接”的人们了解,产生共鸣的情思。产生情感的“链接”,就会引发情感的“蝴蝶效应”。这样会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集体性“链接”。

(一)微情感的链接

版画这种艺术形态是微型的、小众化的,它只在画者或者是与他有相同情感联系的群体间产生共振效应。这样的影像化形态的记录必然是有深厚的历史背景与社会背景的。综上所述,我们所分析的都是由于时代的变化,我们的视觉习惯、艺术创作的叙事方式发生了变化。通过高精度的数码产品对于生活瞬间的记录,其背后藏着隐秘的情感。不同的个体含有不同的心理感受与情绪,而当这种个人情绪与其他相同的或小集体的情绪产生共鸣时,就会连点成线,成网,汇集成情感网络,体现了“微小”的同时也隐含了背后巨大的群体力量。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青年版画家文牧江老师的作品,他在谈到自己的《世相》系列版画作品时,“将世人平常的表情以特写的形式呈现出来,正是想将世人的精神实质从其面具中剥离出来,表现本人对现代人精神面貌与生存状态的关注。”[1]在他这种取像具有影像化特征的形态后,是隐秘的不露痕迹的情感,这恰恰是一种“微”情感的表现,同时也反映了现代人的一定程度的精神状态。从而反映出个人与集体“微情感”的辩证关系,这样影像化特征的形态。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这样的版画影像化形态体现的是一种“细民”的艺术形态,所谓“细民”是带有强烈的草根阶层色彩在里面的,这里面包括了普通大众在生活中的嬉笑怒骂、喜怒哀乐、生活体验、诗情画意、市井民俗、非主流文化等,随时都显示其随意性、及时性、碎片性。这其中不带有主流文化的严肃与凝重而是体现了文化的多元化。在互联网繁荣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人们试图解构传统、挑战主流文化和构建新的生活方式、文化态度、价值观念。人们追求的是自由、开放、共享的环境,从而呈现 “细民的微观叙事”的形态,这一点是符合微文化衍生形态的“微情感”、 “微叙事”特征的。借用数码影像图像为资源的版画创作形式,给传统的版画创作手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颠覆。

(二)引发社会学意义的思考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除去宏大叙事,影像化的取像本身是关注个人在社会变迁的体验的,亦即反映大众的日常体验。因此,版画的影像化形态反映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影像记录、是与民生密切相关的问题,这其实是“微观政治”形态的表现。由此可以看出,当代艺术从社会学的个体与微观的层面上切入,就是对传统价值与观念的解构与重建。正如福柯所说:“个人要从被他人改变转向自我转变,从而发展出以分散、多元对抗统一性的“微观政治”。 “微观政治”民主性政治态度,主体行动的自觉性的是其强调的重点,“必须把政治行动从一切统一的、总体化的偏执狂中解救出来,通过繁衍、并置和分离,而非通过剖分和构建金字塔式的等级体系的办法,来发展行为、思想和欲望”[2]。对于平常的影像记录的图像,运用在绘画艺术的创作中,引发了深刻的社会学意义上的思考。

四、版画影像化形态的微言大义的价值

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版画须改变自身固有的存在形式和互利因素,深化拓展其生存空间的维度,这样也衍生出了版画影像化的表现形态,这是符合时代发展的版画创作形式。我们可以总结这种形态的意义。第一,其反映的是社会图像,人类的情感、生活状态和生活方式,是祛魅时代蕴含的平民艺术,去精英时代蕴含的草根阶层的审美,能迅速地反映草根阶层的意识。第二,其丰富了版画艺术的表达方式。第三,它降低版画传统专业技术的门槛,拓宽了版画横向的准入门槛,使版画艺术体现出一种大众化的艺术姿态。第四,它充分发掘全民的艺术天赋,通过他们的审美趣味、审美趋向,了解大众的群体意识,启发着版画艺术发展的新趋势,也引导着艺术舆论的导向。

注释:

[1] 文牧江.我的创作心迹[EB/OL].艺术国际 http://blog.artintern.net/article/47963 ,2009-06-19

[2] 殷双喜.大众文化与微观政治--当代艺术中的社会学切入[J].北京:文艺研究,2005(11)

参考文献:

[1] 鲁虹.图像中的虚构叙事——当代绘画中的一种现象研究[EB/OL].http://www.cafa.com.cn/c/?t=813750, 2012-6-4

[2] 微言大义[EB/OL].http://baike.baidu.com/subview/95839/11206843.htm?fr=aladdin

[3] 陶东风.祛魅时代的文化图景[J].文学与文化,2010(01)

[4] 彭俊芳.绘画与摄影的纠葛[J].安徽文学.2010(11)

[5] 蒋璐.微文化是多维的——“微时代微文化”学术研讨会侧记[N].中国文化报,2013-12 -13(006)

[6] 舒阳.中国影像绘画[J].美苑,2004(05)

作者简介:

周敏,西华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助教。研究方向:版画、综合绘画。

猜你喜欢
版画
杨锋版画
版画作品选登
拼板版画的创意表现
生活中的版画表达
综合版画的认知与表达
少儿美术(2021年6期)2021-04-26 13:47:34
川剧版画传四方
少儿美术(2020年5期)2020-12-06 05:52:38
逐风骑行——擦色刻版画
少儿美术(2019年8期)2019-12-14 08:07:02
石宏伟版画作品选
北极光(2018年5期)2018-11-19 02:23:50
拓印版画是这样做出来的
小小艺术家(2018年1期)2018-06-05 16:55:48
地火(2014年4期)2014-03-01 01: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