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2014-04-29 00:44孙秀剑葛保富钱纯海孔磊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职业教育存在问题

孙秀剑 葛保富 钱纯海 孔磊

摘要: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加强职业教育是大势所趋,研究目前在这方面存在的必然性、发展状况和存在问题,探索进一步发展的破解之道很有必要。要使广大群众、政府、企业、职业教育几个方面共同努力,为实现更好发展而奋斗。

关键词:职业教育;劳动力转移;存在问题;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2014)02-0017-03

党的十八大对职业教育高度重视,要求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要求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我们认为这些要求非常重要,必须加强研究职业教育和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以适应我国每年提高近一个百分点的城镇化率水平,为全面实现小康和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使得农村劳动力转移和职业教育加强具有历史必然性

任何一种社会现象的发生和发展都有其内在的必然性,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是近几十年来我国出现大规模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条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进展,又必然要求劳动力素质上的提升,职业教育的加强就有了不断强化的根基。

(一)改革开放促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巨大发展需要劳动力转移

1.阜阳的民工潮现象分析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阜阳就逐步兴起了民工潮,阜阳火车站的壮观民工流就成为全国几个最大民工活动景点之一。据统计,目前全市每年外出务工人数在270万左右。这至少说明两个问题:一是这些民工外出可以获得比在家务农更高的收益;二是他们的所去之处需要他们的劳动。很明显,这是改革开放使我国工业化的不断进步,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所带来的结果。民工潮现象又反映了劳动力转移远远跟不上需要的现实,大量的农民渴望能在城市立足,渴望能象城里人那样干上一些体面的工作,真正实现劳动力的转移。这里固然有城市的进入门槛等政策性因素,但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没有真正的技能,所从事的大多是一些低层次的服务性工作。发达地区虽然有着巨大的劳动力需求,但从长期需要看,这些民工确实不是城市所急需的主力。

2.发达地区和本地工业企业对用工的需求

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三十多年,发达地区已经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转变,特别是大中型企业,没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就无法进入,更不用说得到大的发展空间了。就是处于全国中部的阜阳,现在的用工需求也向较高层次走,因为如果科技水平和操作水平不能达到一定层次,它的产品和服务是无法在市场上竞争的。所以近年来就出现了一种状况,一方面是企业急需用工不能满足,另一方面有一些民工找不到理想中的岗位。尤其是一些高级技术性岗位,工资超过普通管理人员工资,仍然找不到合适的人才,以至于出现了大学生回头参加高等技术学校学技能,然后再去找工作的情况。

(二)农业现代化释放大量劳动力必须加强职业教育

我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改革开放之初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被固着在农业上,人均耕种着1.5亩左右的土地,显然是劳动力过剩。改革开放以后,农业逐步推广机械化、科技化,向农业现代化进步,一二三产逐步进行历史性大调整,使劳动力大量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这恰好与我国经济腾飞中的二、三产业用工需求迅速增长相契合,这既是劳动力转移的源泉,又是必须加强职业教育的原因。 以我们调研的太和县情况看,2013年初中毕业生15150人升入高中为7729人,进入本县职业学校为1529人,尚有5800多人除少量到县外职业学校学习外,或者进行短期技能培训,或者盲目外出打工。从阜阳市2012年的经济社会公报看,当年毕业初中生为11.88万人,而当年进入市内高中的约4万人,进入职业学校的约3万人,也有4万多人流入了社会。可见职业教育需要大力加强,关注职业教育是国家所急需和历史必然。

二、改革开放以来本地劳动力转移和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

(一)劳动力转移向技能型的层次变化

在改革开放之初,劳动力转移方式基本上是盲目的,因为农村的收入太低了,只要能在城市中打工,就会得到较高的收入。在转移的层次上基本上是以干体力活为主,如打扫卫生、建筑工地当搬砖工、捡破烂、在城市边缘卖小吃等。随着时间的推移,打工逐步向高一些的层次推进,一些人学些技术或让自己年轻的孩子进入中小企业干相对稳定的工作,近十年来通过职业教育学校培训的学生则直接进入大中型企业工作,享受到同大学毕业生一样的各项保险等待遇,而短期培训也很兴旺,已进入企业的职工也在加大技能培训力度,据了解,阜阳市去年一年的短期技能培训就达31000人,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培训达19000人,通过职业教育学校的毕业生为34984人,可见职业教育的需求量是很大的,正规的长期培训已显现不足。

(二)技能型人才在转移中有明显优势

通过职业教育培训的学生,有职业中专或大专毕业证,有职业技能专业证书,可以有组织地输送到有较高技能的岗位,不但经济待遇高,而且可以得到较多的提拔和在职培训学习的机会,在落户城市、真正转化为城市人、融入当地生活有较大的优势。如太和党校职业中专班近年来在学生输送上一直供不应求,月工资平均超过3000元,相当数量的学生进入企业后得到提拔升职和在职培训,一部分已得到当地户口。

(三)政府在劳动力转移中的导向作用明显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中,政府一直是主导者,没有政府的引导和规范,劳动力的转移想达到从盲目到不断理性、不断提高水平是不会这么快的。比如政府出台许多有关文件及执行《劳动法》、大力支持职业教育和大力促进就业等。在职业教育和劳动力转移方面,缺少政府的主导是很难快速跟上社会发展需要的。

(四)职业教育在整体提升中仍然存在困难

一是职业教育招生难,存在着就业热招生冷的现象。二是职业教育毕业生出路相对较窄。三是中小规模的职业教育学校发展较为困难。虽然这些学校深入农村花费又较低,但国家对职业教学器材的支持等难以照顾到这些学校,自己想进行投资,又怕被取消,从心理上和实际上和大的学校不在一个水平线上。四是责任重、让家长满意难。职业学校所承担的责任比普通高中及大学还要重,家长不仅要求把孩子培养好,而且要求工作称意,即使有极少数人不满意,也会直接影响招生。

三、当前职业教育在劳动力转移中起到的作用、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 有利于提高劳动力素质,对社会发展和生产力进步有深刻意义

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如德国、日本等就是因为职业教育搞得好,才使工业化水平达到很高程度。我国也不例外,没有职业教育的加强,我们就赶不上发达国家的工业化水平,没有职业教育的加强,我国的城镇化就不能实现市民素质的大提升。

(二) 有利于增强就业的稳定性,对形成学习型社会和努力进取的社会氛围有深刻意义

现在职业教育所录取的学生,一般是学习成绩比较落后的,特别是职业中专所收的学生,往往是有一些“毛病”的初中毕业生,通过职业中专的培训,把他们从思想素质上、学习精神上、劳动技能上都得到一个大的提升,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业。可以说,既补正了我国传统应试教育带给成绩落后学生的不良效应,又使他们较易获得适宜岗位。对他们个人说,得到了稳定提高的生活质量,劳动力得到成功转移;对整个社会说,对形成学习型社会和努力进取的社会氛围有深刻意义。我们认为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职业教育应当是完成劳动力转移、整体提升劳动者素质的主战场,为劳动力转移高水平完成做出主导性的贡献。

(三) 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社会传统思维对职业教育的不利影响

由于长期的大学情结和从事职业教育学习低人一等的社会思维的影响,家长和学生往往是没有其它出路时,才做如此选择。虽然现在职教毕业生找工作远比普通大学生容易得多,但人们总觉得大学生有大得多的潜在希望。

2.职业教育质量差异带来的影响

这方面主要是有的学校很用心,花费大量心血培养学生,有的学校确实有追求短期效益,不重学生的培养,只求学生毕业能送出,学校能得到一定经济利益为目标,大大地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声望。

3.用工方面存在的问题

由于就业是市场化操作,我国的工业化又处在快速发展时期,许多用工单位并不重视录用人员的综合考评,虽然现在大中型企业单位逐步认识到经过职业教育的学生确实具有优越性,但总体上人们还是有一个印象,好象经不经职业教育差别不大。

4.学生的后续学习和进步空间问题

比如职业中专的学生想继续上大专只能上对口的职业大专,职业大专的学生想升本科渠道就不太通畅,想考研究生的就更加困难了。这对一些有后发优势的学生是体制上的困难。而目前对通过职业教育就业的学生,在如何能优先得到城市的户口和平等待遇等还没有文件和法律依据。而城镇化处于刚起步阶段,这些职教毕业的学生能发挥优势的形势还没有清晰展现。

四、对进一步做好职业教育和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思考

(一)要大力宣传职业教育的重大意义

随着我国进入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必然需要大批合格的经过职业培训的人才,所以要进一步大力宣传职业教育

的重大意义。如宣传我国与发达国家在二三产业方面的差距必须靠提高一线技术工人来追赶,多宣传技术工人的重大贡献,评选表彰其中优秀人物等。只有人民大众从思想意识上扭转了对职业教育的认识,才能形成重视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

(二)职业教育要在素质教育、技能教育、学习能力教育上全面推进

短期的职业教育培训要有素质教育保证。职业教育不仅仅是使学生有一技之长,更重要的是素质教育和学习能力教育,要建立系统而严密的考核机制,让职业教育整体上得以提高,这是保证职业教育能不断进步的内在要素。

(三)把职业教育与劳动力转移有效结合起来

职业教育要体现劳动力转移需求,专业设置要建立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之上,课程教学上加强校企联合,鼓励企业向学校提供实习器材,使技能培训增强针对性,实现从职业学校学生到企业合格职工的“无缝”转移。

(四)从各方面为职教学子保障合适的工作环境

我们认为政府要为职业教育提供更为良好的政策支持。比如职业教育学校的教学、管理、输送、后续服务等考核方面,要做到大中小一视同仁,可以考虑对中小型的职教学校采取以县为单位成立职教中心统一管理的方式,让其有发展积极性,不能以多大规模来决定存亡。对用工方面也要有相应的要求,对达不到一定教育水平的不能进入某一等级以上的企业。对于表现优秀的员工要有相关的奖励制度,比如优先落实工作地的市民待遇或者鼓励企业给予住房照顾等。打开职教学生的后续学习进步空间,释放进步动力,为形成良性循环打下基础。如留出一定的空间,让从职业教育走出的学生也能进入所有的大学,职业教育出身的学生一样可以参加各类用人考试等。

总之,劳动力转移是我国的大势所趋,职业教育是推动我国进步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必须认清这种趋势,及早谋划,让职业教育促进劳动力的转移,促进我国的大发展,如果忽视职业教育的重大意义,将来必以更大的代价来补上这一课,到那时就不会这么从容了。

猜你喜欢
劳动力转移职业教育存在问题
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研究
浅谈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的问题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