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公德缺失状况之我见

2014-04-29 16:50王艳玲
杂文月刊(学术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社会公德缺失分析

王艳玲

摘要:社会公德问题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它的好坏对于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保持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市当前涉社会公德现状并不令人满意,社会公德缺乏严重。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的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是一些最基本、最起码的社会公德却出现了严重的问题,社会公德缺失现象时有发生,在不同程度上直接和间接地影响了公众的生活质量、恶化了社会风气。

关键词:社会公德;缺失;分析

近些年来,发生在我国的道德性事件各式各样,让我们惊叹于国人对道德缺失表现形式的花样的创造力。从苏丹红、三鹿奶粉到地沟油,从彭宇案、重庆万鑫案到许云鹤案,从红十字信任危机到小悦悦事件的十八名漠视路人……各种各样的案例无一不是在向我们展示这个曾经以作为君子而荣的民族的道德沦落。造成我国社会公德不良现状的原因有诸多方面,其中有历史的、社会的,还有来自思想的。

一、历史上盲目地“破旧”,造成了使宝贵的文化遗产惨遭涂炭和摧残甚至毁灭的厄运。马克思主义认为 ,一旦生产关系以及上层建筑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束缚之时,生产力就会冲破桎梏,带来变革。在变革中,旧有 的生产关系被打破,随之而来的就是上层建筑的变革,以适应生产关系变革的需要。道德应属上层建筑范畴, 社会公德这一内容具有一定的惯性,在变革中应保存下来为新的生产关系、基础所用。但是由于历史上种种原 因,使得应保留的内容和应解除的内容一道统统被抛弃、被砸烂。致使宝贵的、合理的成份,优秀的文化遗产 被破坏。更多的是精神财富被抛却,如泼洗澡水,连同婴儿一起泼掉。砸烂“孔家店”,一概否定儒家思想, 使可资师法的精华全部否定。孔子提倡的许多公德观念原本是合理的,现成的都被撇至一边,或大加挞伐,带 来认识上的盲从。

二、浩劫式的冰期——“文化大革命”——过后思想道德大陆的沉降带——文化、道德的裂谷,已然横亘 在行将跨入21世纪的国人的面前。“文革”造成的空前灾难、思想混乱、文化断裂,伦理道德在劫难逃,人 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壕堑式关系之上已然构筑的通衢拦腰被斩断,形成民族伦常的不相沟通、难以逾越的断桥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相应发展,社会公德 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必然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这一过程的辩证性在于通过善恶斗争表现为曲折式,螺 旋式的上升、否定的过程。而否定是辩证的否定,并非抛弃,而是扬弃。新旧公德之间有着继承的关系,表现 出历史发展的一贯性,成为人类社会公德统一发展链条中的相联结的环节。人类社会公德是对它以前优秀道德 遗产继承的产物。如对封建的“孝”的规范,我们不能进行简单的否定,而要具体分析。

三、域外文化因素的渗入,在人们的思想上产生碰撞,碰撞的结果,造成价值观念、思想方式,道德标准 等一系列的裂隙和崩塌,尤其是有毒文化的侵蚀和渗透。统计表明,优秀文艺作品率极低,使得被教育者无所 适从,盲目接受,以致形成观念形态的痼疾,黑白颠倒,是非混淆,荣辱错置。开放国门,使得被教育者得以 频繁接触种种传播媒介,视野变得开阔,知识面宽,对新事物、新观念特别敏感,对于培养竞争意识和社会参 与意识、责任意识大有裨益。然而从另一方面看,他们通过传播媒介,窥视了世界上的隐秘。过去,社会信息 系统与官方信息系统是一致的,被教育者毫不怀疑它的正确性、权威性。而如今,这种信息的垄断已不复存在 ,被教育者可以与教育者同时获得同样多的信息,当他们发现从媒体中所获得的信息与从教育者那里得来的信 息不相一致时,他们宁可相信媒体。因而对于心理塑造,人格形成,标准的确定,规则的遵守,无不带来无法 弥补的缺憾和损害。

四、不容忽视的负面教育和腐败之气荼毒侵蚀,造成极其可怕的虚伪人格。负面教育来自自发的社会教育 、家庭教育,社会上的种种现象都可以是活生生的教员、教材,与正面教育形成极鲜明的两军对垒。教育者长 年累月、苦口婆心的教导,会被社会腐败现象,绯闻丑态,或“新民谣”给抵销;正面进行的是共产主义理想 的教育,负面却进行注重实惠、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教育;正面进行的是坚持原则、捍卫真理的教育,负面给 予的是注重关系,明哲保身的教育;正面教育是执著的人生观,负面教育为玩世不恭;正面教育要遵守社会公 德,讲文明礼貌,负面教育影响人不守交通规则、不爱公共卫生、顶撞老师、忤逆父母,吃点亏就采取报复手 段等等,诸类现象暴露出正面教育的脆弱和素质问题。教育者讲违心之言,导致受教育者从小就形成虚伪人格 ,在公开场合冠冕堂皇,背后别行一套。这样,形成一种普遍的社会不信任感,这自然涣散人的斗志,削弱社 会的凝聚力,对被教育者的完善人格、品德修养,乃至世界观形成极为有害。

五、缺乏维护社会公德配套的法律措施。一个社会的风气如何,一个国家的公德面貌如何,在相当程度上 取决于该社会、该国家能否有效地进行社会调控,以形成一个具有凝聚力的整体。那么道德调控究竟具有多大 作用?其调控作用的效果多大?这其中经济调控和法律调控也在起着事关重大的作用。道德作为意识形态的一 种类型,起着一定作用,但决不是万能的。它一方面受政治和经济的制约,另一方面还要有法律来做保证条件 。没有法律的道德至少是软弱的。因而公德的建设要有法律做坚强的后盾。只有严刑峻法,建立起完整的社会 法律体系,社会才会发展;同时强调修德,只有突出道德调控,才能淳风化俗,保证社会安定与发展,而法制 与修德又必须在经济繁荣的基础上。正所谓“仓禀实而知礼节”。因而法律手段和道德修养两者应相辅相成, 互为保障。这样才会使公德和建设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总之社会公德是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要求。作为最低层次的道德要求,社会公德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是至关重要的。社会公德意识的主流是健康和积极向上的,但是在目前复杂的环境中,社会公德意识不强,出现了一些违背社会公德的现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猜你喜欢
社会公德缺失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社会公德内涵研究述评
提倡文明礼仪 弘扬社会公德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推进社会公德 激励向上向善——浅析武陵都市报十一年坚守“圆我读书梦”活动的价值取向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当前中国公民意识缺失研究——以社会监督为例
浅谈大众传媒社会责任的缺失
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缺失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
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