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恩斌
随着网购商品推荐网站的兴起,很多网民正在改变自己的购物方式。这里说的网购商品推荐网站不是美丽说、蘑菇街一类,而是类似于早期数码网站的“行情”。他们从国内外各大电商网站寻找各种高性价比产品,通过编辑精选的方式推荐给网友。帮助广大网民对比历史价格,找到各种优惠渠道(譬如手机下单更优惠;在哪里可以找到优惠券),最终形成购买。
这一类网站最早诞生于4年前,那时以最简单的论坛形式出现。通过一步步的积累,规模也不断扩大。目前最大的推荐网站“什么值得买”整体员工数接近百人,用户量已达到数百万,有自己完整的编辑、商务体系。
从内容上看,网购商品推荐网站早先主打的海淘推荐。数年前在海淘信息还不普及时,通过翻译和邮件订阅渠道,快速找到国外电商网站的特价信息,尤其是那些与国内差价甚大的电子、服装、母婴类商品,极大地抓住了喜欢“占便宜”的用户。而从2012年起,网购商品推荐网站快速加大对国内B2C推荐的力度,并获取到更为广大的非海淘用户群。
其实,针对海外华人市场和海淘市场,数年前也已经有了“北美省钱快报”、“找丢网”这类推荐美国电商的高性价比商品的网站。但这类网站基本只有商品+价格+优惠码。而国内网购商品推荐网站,则附加了商品的购买理由——譬如商品的特性、科技含量、和历史价格的对比、用户晒单等等,在推荐国外网站商品时,还会告诉用户商品通过转运公司运到中国后的价格,以及是否会被税,如何转运等。更加丰富和实用的信息,吸引到了更多用户。
盈利模式上,早先这部分网站作为联盟网站的其中之一,通过推荐商品,用户点击购买赚取佣金。这在电商行业非常普遍,很多网民登录一些不知名的网站看到的京东、亚马逊的广告均为联盟广告。根据不同品类,他们拿到商品销售额最高20%的佣金。
而随着规模的扩大,这部分网站开始跳开联盟,自己和电商网站直接谈佣金合作,佣金比例进一步提高。到后期,随着流量和用户的壮大,它们已经具备了和电商网站谈广告合作、活动合作的资本。而且从目前来看,势力大的几家确实有资本和电商们坐在谈判桌上。规模最大的“什么值得买”一个推荐就带过来几十万的订单,另外一家网购商品推荐网站“买个便宜货”还成功推荐销售过宝马的X5。
有吃螃蟹的自然就有跟风的,目前包括阿里巴巴旗下的一淘网、网易的惠惠网、太平洋电脑网以及虎扑旗下的识货等也纷纷在去年相继加入了这一行列。但虽然拥有大公司背景,其流量和活跃度并不高。一方面由于其网站主业不在于此,用户对其有着惯性判断。另外这些网站的内容的编辑也较为薄弱,商品的推荐速度也不及专业导购网站。
这些推荐网站,让其雇主电商又爱又恨。爱其带来的大量订单以及新客。恨其推荐的大量低毛利甚至负毛利的商品,为电商带来损失。这些超级值的商品也许是电商用来吸引新客户或者作为活动的特价款挂在专题上面,甚至可能是网站的BUG价。这些商品原本是网站不希望直接推荐给用户或者只是阶段性作为促销的诱饵,但网购商品推荐网站一发布,往往就瞬间销售告罄。
对于电商来说,有效地利用这些网购商品推荐网站才是关键。笔者所在的某电商网站曾经和“什么值得买”做过发券的活动,虽然后者向网友推荐的是毛利很低的商品,但带来的近1000名新用户,综合看新客还是值得的。不过,它只能作为阶段性的合作对象,电商要了解其特性,才能得到其网友的价值。
随着网购商品推荐网站的壮大,这类网站也开始对流量进行高附加值的变现,开始销售展示类广告,谈ROI合作等。这种变化是否可以被电商网站买单,还有待检验。同时,其流量在持续几年数倍增长后,也将必然放缓。是持续性的走推荐路线,通过数量增加流量,还是往外扩展,增加其他栏目也是他们正在面临的选择题。此外,对于网购商品推荐网站,在既得的电商用户之外,与品牌商、互联网金融机构、旅游类网站等,也都存在合作机会。如何将自己高粘性用户变现,去拓展更多的领域,这些对于这类网站既是机会又是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