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言东语
也许腾讯也没想到微信电话本加上免费语音之后如此快地爆红。在微信5.0刚推出的时候,也曾有过实时语音的功能,不过后来悄然下架,此次再度推出免费语音功能,却没有放入微信,这还是有深意的。本来,微信如此巨大规模的装机量,会大大降低相互通话的门槛,毕竟为了语音再安装一个APP、再关联一次号码,体验会差很多;另一方面,大多数人都已经培养了使用微信和朋友之间发消息发语音的习惯,在此基础上进行实时语音也过渡很自然。
免费语音没放入微信,可能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可能考虑到语音通话功能存在政策风险。这个免费语音和过去Skype、UUCall等一众网络电话没有本质区别,而一直以来网络电话也曾遭遇到法规难题,一直处于灰色地带。因为网络电话业务在国内是一项专营业务,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管理条例》第七条和第九条的规定,经营VOIP业务需要取得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如果未获得相关许可而经营可能面临非法经营的困境。一旦主管部门认定其违规,那么很可能要求关停,如果语音功能放入微信可能会造成不可预计的损害,毕竟这是腾讯的命脉所在,而微信电话本则进退皆可。
二是借免费语音打造第二张船票。当年微信凭借免费消息异军突起,从消息一直延伸到社交(朋友圈)、金融(微信支付)、电商(购物)、游戏等,微信已然成为一个超级巨无霸,但这也正成为很多人诟病的地方,太多的功能已经让微信臃肿不堪,腾讯可能需要考虑打造第二个入口。微信已经替换掉手机最核心的“消息”功能,如果微信电话本能替换“通话”和“通讯录”,那腾讯将几乎接管了手机最核心的“通信”功能,如果微信电话本能成功,有微信珠玉在前,其后续能衍生出什么样的服务,具有巨大的想象空间。
基于上面两个原因,腾讯恐怕既想低调,又不想低调。没有任何大张旗鼓的发布会,而且在双十一搭建注意力都集中在电商的时候推出,足以看出其刻意而为。但是冠上微信之名也难以低调起来,各大科技媒体一炒作,连激活注册都塞车了。
但如此大阵仗地被摆上台,也有不少人担心这是被“捧杀”:一方面,这一“捧”可能是业界观察政策动向的投石问路之举。微信电话本的前身QQ通讯录并不算是同类产品最突出的一个,当前各大通讯录APP包括各大手机厂商的UI都在不断挖掘基于通讯录的创新需求,包括号码识别、黄页、安全拦截之类,但是大家都没有触及通话这一红线。微信电话本的免费语音,政策主管部门如何认定必将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一旦业务被默许,可以预见各类通讯录都将推出类似业务,甚至各种UI可能直接在拨号底层加入VOIP的能力,那许可证管理将变成一纸空文,而前段时间让社会热情高涨的移动业务转售牌照发放也变得鸡肋。
另一方面,微信通讯录产品本身的语音功能还处于相当初级的阶段,很多人体验过后都感觉不是太好,拨打不方便、延迟很厉害,实际花的流量费并不低。因此过度的“捧”可能会带来相反效果。在新鲜体验之后,对于急事、要事、需要能快速找到人的事还是会用回电话,对于相对亲密、固定、长久的聊天也有类似家庭网、集群网之类近乎免费的服务。此外,VOIP并不是一个新的技术,很多过去的产品如Skype、facetime、不少多人IP通话会议电话之类产品的效果已经做得相当好,这些也能满足长聊天需求。
不过无论如何,VOIP都将是趋势,即便是此次风波中被评论者说得最多的运营商,也都在朝VOIP转型,事实上,4G时代根本就没有以往基于电路交换的语音通话了,只不过当前由于网络覆盖以及终端支持等原因而使用CSFB(拨打语音时切换回2G)等技术,未来语音也都将走VoLTE,可能不久之后手机的话费也都将只剩下流量费,这时候OTT的VOIP和VoLTE哪家更强,还不好说,但是对于运营商来说也不全都是坏事,因为业务越多、人们使用的流量越多,也是运营商所乐见其成的。
微信电话本的意义,更在于推动政策上的创新,实际上,如同这两年来的金融、打车甚至租房(AirBNB)等领域一样,新技术所带来的对法律法规的冲击非常之大,不仅仅在中国,在世界范围都是个待解的难题,新的格局下,如何兼顾多方利益,如何平衡公平与效率,如何智慧地解决和引导新技术,这才是真正的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