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宝平
【摘要】巨额的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影响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从宏观上来看,影响着国民经济的供血功能,动摇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从微观上来看,将影响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使国有企业的发展严重缺乏后劲,本文分析了新形势下国有企业资产流失的原因并提出防止国有企业资产流失的对策。
【关键词】国有企业 资产流失 对策
一、国有资产流失的定义及其现状
国有资产流失是指运用各种手段以低于其正常价格或公允价值的价格交易以及以国有资产毁损、灭失的形式将国有资产、国有产权及其受益权转化为非国有资产、非国有产权、非国有受益权的过程。国有资产国有资产流失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一个极为突出的问题,几乎与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同时出现。近年来,国有资产的流失呈快速递增态势,主要有因决策失误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因管理无序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在改制中流失国有资产、在破产中国有资产流失、无形资产没有入账导致的流失、产权转让过程中的国有资产流失等几种类型。
二、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分析
第一,传统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弊端。主要表现为:政企职能不分,产权关系不清,产权管理混乱;产权界定不清,产权主体虚置;分级管理界限模糊,责权利失衡;
第二,国有企业产权交易不规范。主要表现为:产权转让的实际市场价格与其评估价值量往往不一致,导致国资流失;国有资产管理职能不到位,缺乏必要的制约手段;不上交产权转让收入,自行处置产权转让收入;法律法规不健全,缺乏必要的行政法规及管理办法。
第三,国有企业经营者约束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健全。首先是管理和监督机制不健全,客观上形成谁都有人管,又谁都不好管,管也管不好的局面。其次是行政审批制度缺乏有效的监督。上级监督鞭长莫及,同级监督软弱无力,加之一些领导权力过大,常常擅自决策。再次是企业上级部门的宏观管理和监督控制力度不够,对企业国有资产缺乏科学的监控手段和配套的监督措施。同时还存在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问题。国有企业在利益分配上往往缺乏激励手段,激励强度不足,激励方式单一,经营者的收入与贡献不成正比,利益的失衡使得一些经营者心理失衡,丧失责任感,甚至不择手段地寻找补偿,导致国有资产严重流失。
第四,管理者保护国有资产意识不强。一是由于领导干部对企业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的现象认识不足,同时对于保护企业国有资产的意识不强,缺乏防范和控制国有资产流失的思想准备。二是由于部门对保护国有资产意识淡薄,地方保护主义严重,企业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对大量企业国有资产被侵占的诉讼案件追究不深,执法不力或久拖不决,使国有资产被据为己有。
第五,监督管理部门职责不明,执法不严。国有资产管理职责不明确,管理者的责任心不强,面对问题不闻不问或束手无策。监督者作风不正,素质低下,监督检查随意性大,不按政策办事,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三、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对策
分析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国有资产流失只是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不彻底、法律政策不完善造成的,因此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需从改革上下功夫,做文章。
第一,对改革中的国有企业的国有资产认真清产核资。就是清查资产,核实资金和核定国有资本金,全面掌握国有企业内部国有资产的总量、结构、分布及发展状况,摸清“家底”,促进企业挖掘内部潜力,节约资金消耗和资金占用,从而更大限度地提高国有资产的运营效果。
第二,建立国有资产经营责任制,理顺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国有资产管理体系的总体思路:“对国有资产实行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企业自主经营的体制。按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分开的原则,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管理和经营的合理形式和途径,加强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政府专司国有资产的管理机构”。因此,一是建立科学的、可量度的国有资产经营责任指标体系。二是建立一个国有资产经营责任目标的确定方法和实施方案体系。三是建立一个确定国有资产经营责任制指标体系的规范化工作程序。四是建立一个科学、合理、严格的国有资产经营目标考核及奖惩方法体系。
第三,对国有资产进行结构性的调整,盘活国有资产,使国有资产发挥最大的效用,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国有资产进入、退出依据市场竞争原则、现实性原则、高效性原则。
第四,建立和健全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因为任何一个好的国有企业改革举措,任何一个好的政策、措施和制度,都是靠人来贯彻执行的,特别是靠国有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来贯彻执行的,因此,建立和健全对国有企业的主要负责人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对于巩固和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成果,防止和治理国有资产流失,是非常必要和必需的。要市场化选择国有企业经营者、建立适应现代企业的报酬制度、注重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精神激励、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完善约束机制,强化企业内部监督约束机制,认真开展经营责任审计和离任审计,使企业经营者真正承担起国有资产的守护责任。
第五,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产权交易市场和规范产权交易行为。在国有产权转让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有偿和等价交换的原则,要进一步规范产权交易行为,真正保证国有资产的转让能够做到“依法评估,有偿转让,公开竞争,收人再投”的原则。国有企业产权的转让应由法律规定的产权出让主体,并按照一定的手续进行审批,以保证真正有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第六,深入推进各项配套改革。一是推进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二是发展和完善各类商品市场,培育和发展各类要素市场。三是健全市场法规,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行为。四是继续深化政府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主要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五是健全中介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各种社会中介机构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规范从业行为,真正做到客观、真实、公正。
四、结语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高国有资产经营效益,实现其保值增值,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经济问题,既有体制性和政策性方面的原因,又有国有资产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方面的原因,还有文化方面的原因等,分析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有利于唤醒广大劳动者保护国有资产的意识,便于他们认识自己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国家制定各种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法律、法规、政策;有利于阻止官僚资本势力的蔓延,更好地保护“国有资产”;分析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制定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对策,实现其保值增值,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徐晓松.国有企业治理法律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
[2]吴旭晖.国有资产管理机制与国有企业自主创新[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12).
[3]彭成洪:国有资产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4]张立军.论国有资产流失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3).
[5]徐昊.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