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超雄
【摘要】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学生自身基础知识水平和知识接受能力、教师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以及信息技术教学环等因素影响。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落实课前准备工作、合理创设教学情境以及注重对学生的因材施教,有效提升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149-01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越来越重要。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时信息技术教学的基础。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学生自身基础知识水平和知识接受能力、教师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以及信息技术教学环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对此,教师应当落实课前准备工作,同时合理创设教学情境,并注重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不断提升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影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因素
在我国开展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对其教学有效性构成影响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①学生自身因素。不同学生在基础知识水平及接受知识的能力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2]。在整个信息技术课程之中,相对而言,基础较好,知识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快速理解并消化相关知识内容,从而在较高程度上掌握信息技术知识,然而一些知识接收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难以跟上教师的课堂教学节奏,使得各种学习问题不断累积,最终导致学生失去学习信心,从而影响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②教师因素。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其本身承担着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任务安排,教学内容设置与教学进度控制的角色,与此同时,教师还属于课程安排的组织与具体实施人员,教师自身素养、知识水平以及教学能力的高低对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有着直接影响[2]。部分教师在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时,其过于关注学生对相关软件与相关工具的实际应用及操作能力,重视实际操作,在一定层次缺乏对学生掌握与认知软件及工具操作思想的培养,这种现状,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相关知识内容的认知,导致其学习效率偏低,影响整体教学进度。③教学环境因素。目前,新课标对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要求为上机时间应当在总学时70%以上[2]。然而,一些学校由于教学环境因素如机械设备稳定性、网络通畅性等因素直接影响学生的正常上机操作,从而影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
二、提升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途径
(一)落实课前准备工作
做好课前备课,是实现课程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基础性保障。由此,在开展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时,教师应综合考虑课程学习目标,考虑内容安排,积极开展课前准备工作。具体而言,教师在落实课前准备之前,需要对学生主体所具备的实际能力,包括基础性知识掌握程度,新知识接受能力,理解能力等具备一定了解,考虑学生实际状况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及进度。
小学信息技术部分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连续性,教师在备课时若忽视了学生基础知识水平和知识的接受能力,影响其教学有效性[2]。如教师在讲解小学信息技术《我也能快速地输入汉字了》相关教学内容时,应当充分了解学生的键盘熟悉程度来进行相关备课,否则很难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此外,在开展教学时,需要确保教师可以准确把握教材,明确认知教材重点,划分教材难点,确定教材关键点,结合其他素材对教材内容进行辅助补充,从而确保其备课水平及质量。此外,教师在进行课前准备时,也应当注重教学硬件和软件的检查[2]。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是学生进行上机实践的主要工具,直接影响着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前准备时,应当注重教学设备性能和教学软件安装情况的检查,确保教学设备的正常运转及相关教学软件的正常运行。
(二)合理创设教学情境
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3]。因此,在进行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合理创设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获得信息技术知识,不断提升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时,应当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情景素材,同时将激活知识和技能作为课堂教学基点来对课堂教学情景进行设计,以便提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
(三)注重因材施教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注重因材施教,对不同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如教师在小学信息技术制作幻灯片相关知识时,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打字速度,针对不同打字速度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对打字速度相对较快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其在完成基本课堂操作的基础上,设计一两张新幻灯片让其进行操作,或是让其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进行幻灯片的设计和制作;对于打字速度相对较慢的学生,其仅需要完成基本课堂操作即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当注重联系教材来制定整体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同时注重对后进生自信心和自尊心的保护,并对后进生进行积极引导和鼓励,促进其不断进步,有效提升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1]。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也在全国范围内的中学普及。然而,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往往会受到学生自身因素、教师因素以及教学环境因素等影响。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时,应当落实课前准备工作,同时合理创设教学情境,并注重因材施教,不断提升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學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敏.探析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J].飞(素质教育版),2014,(3):232-232.
[2]黄曦煜.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讨[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2,(4):10-12.
[3]王云康.浅谈如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提高教学有效性[J].考试(教研),2012,(1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