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志霞
【摘要】在英语教学大纲中, 常常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听说读写译的英语技能。而听这一技能则是基础性的,尤见其重要性。本文试图从整合式学习策略入手,结合英语听力教学的特点,分析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整合式教学的体现,以期提高英语听力教学水平,更好的引导学生掌握基础性技能。
【关键词】大学英语 听力 整合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101-01
在英语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听说读写的英语技能。在2005年之后改版的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大纲中,听力的题型和比重也有了很大的变化。首先在题型方面取消了单句增加了短文,并且题量也有所增加。其次计分比重也加大了,第一部分分值为15分,占15%。第二部分对话、短文和新闻分值为30分也占15%。两个部分加在一起比重占到了30%。由此可见在英语专业考试中对学生英语听力理解能力测试的重视程度。
一、英语听力教学的现状
第二语言听力理解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对语音信息的接受到意义的构建,听者需要接受声音信号并进行加工,理解语篇的含义。这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任务。语言理解包括“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交互过程,而不是单纯的某一个过程。这些年,我们的教学模式一般都是让学生听一篇材料,然后做题,如果做对了,就接下去听别的材料。听力被看成是一种活动而不是一种复杂的技能(Field, 2008)。而听力学习者普遍认为听力是最难的课程,他们的焦虑感很强,前面有听不懂的地方会影响后面的理解。(Graham,2002; Arnold, 2000; Goh, 2000)听力学习者将困难的产生归因于自己的技能低下,或者是听力材料难。很少有人把听力成功的原因归结为策略的使用。
二、整合式教学的体现
听力是一种技能,技能的培养仅靠一种教学法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在听力教学中我们需要实现整合式教学。整合式教学模式是多种教学元素系统集成的结果。其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理论、教学环境、教学主体和教学内容。
整合式教学是基于一个前提:学习是一系列连接策略。整合式教学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在大学的英语听力教学中,教学目标的整合具体来讲就是以培养学生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听力能力进行交流为核心目的的。而不应当是盲目地要求多听材料,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的。首先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和教学过程的观察、了解、分析和反思来确定教学中的问题所在,也可以通过分析问题发现原因,进而来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在设计时, 教师应将重点放在教会学习者掌握提高某项语言能力的方法,而不是放在只提供听力的课堂练习机会上。课堂的练习时间毕竟是有限的,由于网络和电脑的普及,学生自己获取各种听力材料已经越来越方便了。因此,对于学生来讲,重要的是学会怎样提高听力能力。
教学理论的整合要求教师课堂上讲解相关知识点,目的是传授学生有关听力的元认知知识,使他们了解听力的认知过程。听力理解的起点是对语言的感知。口头语言没有标点符号,词汇之间听起来没有明显的边界。因此,能否准确切分语言流是语言感知的关键环节。教师可以通过课堂上的活动进行引导逐步教会学生如何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如何逐步掌握听力技能。
课堂的教学环境毕竟是有限的,而语言的技能重在练习。外语教学只有在交叉进行的认知知识、积极参与和激励内驱力的活动中,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林格伦(Lindgren, 1976)的调查,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兴趣分别占成功因素的25%和30%,共55%,而智力只占15%;缺乏努力和缺乏興趣占失败因素的25%和35%,共60%,智力却等于零。因此,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可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或者采用不同的教学媒体手段,让学生置身于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去学习,使得单一、枯燥的练习变得生动有趣。或者把练习的内容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精神。另一方面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网上学习来扩展知识和眼界,一方面起到引导和督促作用,另一方面保证量的积累,从而克服听力学习中的焦虑感。
教学主体的整合指的是教师教的主体和学生学的主体的整合。首先,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提升为主动的知识探索者和学习者。其次,教师必须改变单纯传授的方法,通过启发、教授、组织、协调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我评价,在参与各种活动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能力。可以让学生通过跟踪记录自己的学习内容,有意识地管理自己的学习,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有反思,还可以用来和教师沟通,进行反馈。如果在阶段评估中发现新的问题,教师则需要对它加以分析,确定新的目标,设计新的教学活动和练习,在合适的时候进行一个新的循环。因此,这样的教学步骤也是动态的和开放的。
Krashen(1985)认为,向学习者提供的输入量越大,越为学习者易于理解,越能有效地、快速地养成他们理解和运用目的语的能力。所以从教学材料的角度说,教学内容的整合就是要突破“课本中心”的传统观念,依托教材,在需要的时候,有机地组织教材内容和平时积累的其他材料,自行设计内容,形成以提高各项能力为核心的系列单元。可以使用真实案例和真实的教学片断,把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来,让学生练习自己需要的问题,这样就能通过教学教会学生去解决实际问题。而这才是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Krashen, S.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ning [M] Oxford: Pergamon, 1981.
[2]Krashen, S. The Input Hypothesis: Issues and Implications [M].London: Longman, 1985
[3]正东.中国外语教学法理论与流派[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