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德
内容摘要:纵观一百多年的敦煌遗书研究,存在着易取难避、顺采逆舍、迷信名家大师、先入为主、以今量古、以古当今等一些误区,原因还在于研究者们需要全面的基础训练和坚持不懈的治学精神。
关键词:敦煌遗书;研究误区;基础训练;认识
中图分类号:G256.1G2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106(2014)03-0152-08
Review of the Errors in the Research of Dunhuang Documents
MA De
(Textual Research Institute, Dunhuang Academy, Lanzhou, Gansu 730030)
Abstract: There are some errors in the research of Dunhuang documents during the past century. For example, scholars tend to study the easier themes and evade the harder ones, adopt the favorable results and give up on the adverse ones; have blind faith in great masters, believe in preconceptions, use todays perspectives to identify the ancient, and take the ancient as todays. To get rid of this, researchers need comprehensive basic training and a persistent spirit of learning.
Keywords: Dunhuang documents; Error Research; Basic training; Understanding
(Translated by WANG Pingxian)
敦煌遗书自1900年面世以来,已经有一百多年的研究历史。一百多年来的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成绩大家都看到,而有些问题不一定都能看得到。所以,笔者这篇小文结合一些具体的遗书研究实例,对研究中的问题做一简略的检讨①。
误区一:易者取,难者避
多年来,在敦煌遗书的整理研究方面,很多人的眼光都集中于那些品相好些,保存得比较完整,特别是字迹比较清楚和容易识读的文书上;而对比较残破的或字迹不容易辨认者或不合自己想法者往往视而不见。比如关于归义军史的研究,一般认为通过一百多年来诸多名家大师的染指,敦煌的归义军史料整理及研究都已经没什么可做的了。实际上,敦煌遗书中还有许多有关归义军的历史文献一直没有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一部分甚至是无人问津。究其原因之一就是这些文献或因为是残卷,或因为字迹潦草不清,相对比较难以释读。2011年8月在兰州举行的敦煌学会议上,我曾就S.2472《大王佛诞日开经文》的讨论提及这一问题{1}。这里另举几例。
一是P.2733《大王启愿文》{2}(拟):
1. 夫实相凝空,随缘以呈妙色;法身湛寂,应物感而播群形。幽显异其
2. 津梁,人天资其汲引。自祥开道树,变现之迹难量;棒驾王城,神化之
3. 规叵测。发原鹿野,觉海浮浪于三千;光照鹤林,智炬潜辉于百
4. 亿。俯运善权之力,广开方便之门;貌以能仁,遐哉妙觉者也!厥今
5. 虔恭奉圣,广慕良缘,增万善于国郡之中,送弥勒于宝刹之内;
6. 炉焚百宝,财舍七珍;昼夜兢心,披忏启愿者,有谁施作?时则有我府
7. 主大王,先奉为龙天[八]部,护国护人;佛日辉盈(映),法轮常转;刀兵罢散,
8. 四海通还;疫疠不侵,搀枪永灭;所有妖邪,并迹,一切瑞色云臻;风雨膺
9. 期,物假稼丰。亦愿当今皇帝,以日月而齐明;我府主大王己躬,等乾
10. 坤而合运;夫人恒寿,以劫石而长存;太子、公主乂安,比贞松而不变;司徒、
11. 司空、仆射、尚书等俊杰,怀文武以临人;合宅长欢,永承宠贵;东西
12. 道泰,使人无碍于通流;南北精遥,关山往来而不滞之福会也。伏惟
13. 我府主大王,天资英略,神假其谋,得桥上之兵符,运握中之智术;洎临
14. 蕃阃,统制豼貅;一方禀令以肃清,千里衔恩而安泰。加以殷崇三宝,
15. 轻贱七珍,财施之志不移,敬信之成(诚)无竭。因兹练心恳祷,恋想鸿门,合
16. 宅共投于善门,内外咸欢而建福。以兹擎像舍施功德,焚香启愿福
17. 因,先用庄严:梵释四王,龙天八部,伏愿镇娑婆,护法界,注剑戟,润田
18. 畴,千秋无霜雹之灾,万固罢战诤之患;病消疾散,雨顺风调;四
19. 路通和,万人安乐。又持胜福,伏用庄严:我府主大王贵位,伏愿福如海岳,
20. 无竭无倾;禄比贞松,恒清怀茂;长隆善教,作定圣之国王;永宝(保)西
21. 关,为万人之父母。又持胜福,伏用庄严:我凉国夫人贵位,伏愿体花永
22. 耀,若〔□〕里之分星;只貌恒春,同月中之闺(桂)树。又持胜福,伏用庄严:太子、
23. 司徒、司空、仆射、尚书等贵位,伏[愿]千释迦如护卫,万菩萨以名扶;帝释赠
24. 不死之方,梵王赐长生之药。然后城隍安泰,道路无危;万姓康宁,
25. (在背面)千秋宴咏。摩诃般
若!{3}
这里的大王曹元忠及凉国夫人浔阳翟氏,另有太子、司徒、司空、仆射、尚书等人,太子应为于阗太子,元忠最晚之年为公元974年,时有司徒曹延恭,司空曹延禄,仆射、尚书应该是曹延瑞和另一人。曹宗寿年纪尚幼,985年绢画题记上还是“衙内长郎君”,故不在此班僚之列。
二是S.4306残卷:
(前略)
坛功德,念诵胜因。上界四王,下方八[□]。伏愿大王
■ 维城永固,盘石弥增,长为社稷之君侯,永作生灵
之父母。伏愿夫人红颜永洁,比秋月而澄明;鬓动春
■ 之岚峁。伏愿尚书福隆寿永云云。
■ 云云。应是金枝玉叶,多日哀泣之忧。讼佐
■ 乐。伏愿近逝国太公主,三涂永脱,九品{1}
(后缺)
这份文献中出现了大王、夫人、尚书和近逝国太公主四位主要人物。他们都是谁呢?这些问题在归义军史上应该是很重要的,但截至目前,尚未见到相关的研究。
归义军节度使称大王者,在张氏时期没有出现过;短暂的西汉金山国时代有国王张承奉,而曹氏诸节度使任期较长者,几乎都有过大王称号,如曹议金、曹元忠、曹延禄以及曹宗寿、曹贤顺等。但大王、夫人、尚书和近逝国太公主同处一个时期,似乎不是曹氏时代的情形。与曹议金并列的是回鹘夫人李氏称天公主;曹元忠之后没有哪位“尚书”能成为归义军政权的二号人物,也无“近逝国太公主”可寻。然这份文献我想并不是凭空臆造的,只是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归义军文献和归义军史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不能认为归义军史已经研究得没什么可做的了。归义军时代的文献好多还是没有开垦的处女地,特别是一些残片和比较难辨认的写本,包含着许多重要的历史信息,需要我们进一步认真和仔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