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式场景模式下室内设计教学的新思考

2014-04-29 11:19:00吴鹏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4年11期

摘 要:室内设计是近年来的一个新兴专业,因为该专业所具有的实践性特点,所以很多院校都在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作为了教学的重点。企业式场景模式正是一种旨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在该教学模式下,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多个环节将进行积极的完善和变革。

关键词:企业场景模式 室内设计教学 分析和思考

[本文系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2013年教育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成果,项目编号为:zhjy13—20]

一、企业式场景模式的含义

所谓企业式场景模式,就是将教学和企业紧密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是相对于室内设计专业的特点来说的。室内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扎实设计能力的专业人才,以能够独立自主地完成某一项设计为标准。而众多设计企业需要的也正是这种人才。这种培养目标和现实需要的一致性,也就为企业场景模式的构建打下了基础。具体来说,其包含两层含义。一个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如教学目标、教学实践、教学评价等环节,都将企业的因素注入其中,就像是包豪斯一样,整个专业的理论教学和具体实践是难分彼此的。另一个是校内企业的创办,这无疑是前者的加强和深化,真正实现了校内教学和企业需要的无缝接轨。通过这种模式的构建,能够从根本上消除传统教学中“重理论而轻实践”的弊端,全面提升学生应用能力,使他们毕业后能够迅速为企业所青睐,进而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可以说,其不但是一种符合室内设计教学本质规律的教学模式,更是一种科学的、有着多方面积极意义的教学模式。

二、企业式场景模式下室内设计教学的思考

(一)教学目标方面

在室内设计专业中引入企业场景模式,首要解决的就是目标问题。即通过该模式的引入,能够达到怎样的目的,获得哪些方面的积极效果等。如果这个目标不明确,那么将会使该模式积极作用的发挥大打折扣。具体来说,对于该模式的运用,既是专业的特点需要,也是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还是企业的用人需要。因为室内设计专业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门技能教学,学生们只有在实际的设计中才能不断的积累经验,不断的发展和完善。而用人单位也是如此,没有哪一个用人单位希望招到的是只会纸上谈兵的偏才,只有拿出实际的作品,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所以说,通过该模式的引入,就是要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让实践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通过在多个环节上与企业的接轨,让学生紧跟行业的发展动态,尽可能帮助他们实现毕业和就业无缝接轨,既能够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还能为今后的个人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说,应该在目标方面予以首先明确,树立起正确的观念和认识,从而为后续的工作提供坚实的保障。

(二)教学方法方面

传统的室内设计教学中,在教学方法上都是以讲述法为主,即教师进行理论教学,学生再根据所学到的理论进行创作。这其中就存在着一个滞后性的问题。而在企业场景模式下,则要求对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变革。首先是一些新型教学方法的运用。企业场景模式要求将学校和课堂视为一个“大作坊”,学生们要边学边做,所以教师可以将一些新型的教学方法运用其中。如任务教学法。这是一种在设计教学中备受推崇的教学方法,与企业场景模式是一脉相承的。教师可以将一个个虚拟或真实的项目引入到教学中来,在进行完相关理论的讲述之后,让学生来完成这个设计任务,既可以是个人独立完成,也可以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教师则予以全程的关注和引导,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的困难。在创作结束后,则可以举办专题的研讨会,创作者阐述自己的创作理念、特点和风格等,评论者则可以说出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最后再由教师进行总结。从中可以看出,这种教学法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紧密而全面的结合。学生每学到一种新的知识,都可以以专题的形式及时应用于实践中,有效避免了之前实践的滞后性,也避免了纯粹理论学习所产生的枯燥和乏味。所以说,在企业场景模式下,要求教师主动运用一些新的教学方法,真正与这种模式相适应。

(三)师资建设方面

在企业场景模式下,教师的角色和地位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受到历史等多种原因的影响,当下高校室内设计专业的教师,与他们面前的学生走过的是同一条道路,即他们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也没有接受过系统和正规的实践训练。近年来国家教育部门大力倡导“双师型”师资建设,原因就在于此。“双师型”师资建设要求教师既要有系统和丰富的理论知识,同样又有扎实和熟练的实践技能。所以教师也应该及时认识到其中的重要性,尽快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真正满足教学的需要,同时也为学生做出表率和示范。具体的方式也是多样化的,比如可以经常参加一些设计大赛,到企业去顶岗实习等等,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始终和行业发展保持一致。另一方面,企业场景模式的构建,使学校和企业之间有了更为密切的关系,对此学校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将企业的一线人员请到学校中来。既可以定期开展讲座,也可以和校内导师一起,直接指导学生的专业创作。这些一线设计人员的到来,能够让学生对行业发展以及真实需要有更为直观的认识,而不是之前的纸上谈兵和闭门造车。所以说,在企业场景模式下,既需要校内教师专业技能的不断提升,同时也要将一线的设计者请到学校中来,通过两者的结合,切实推进学生的专业发展。

(四)教学评价方面

教学评价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激励、导向和反馈等重要作用,特别是作为室内设计来说,设计效果的好坏对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通过教学评价,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真实的能力和状况,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评价环节一直都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一方面是多以理论考核为主,一方面则是没有将评价落实到实处。所以在企业场景模式下,教学评价环节的变革也是刻不容缓的。具体来说,首先是评价主体的丰富。传统教学中,教师是唯一的评价者,而一个教师面对众多学生,很难做到评价的公平、公正和公开,如果评价结果和学生的心理预期相距甚远,那么将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产生不利影响。而在企业场景模式下,则可以通过企业设计者的引入,改变这种单一的状况。比如在作品的评价中,可以让企业设计者从他们的角度,给出一种评价,使之和教师评价相融合,力求评价的准确和全面。其次是评价方式的丰富。传统的评价方式,多采用量化式。但是一个简单的分数,并不是学生真实水平的反映。对此应该探索更加多元的方式。比如学生的某一个作品在比赛中获得了好成绩,受到了客户的肯定并产生了经济效益等,都应该成为评价的重要参照。同时也向学生表明了学校和教师支持他们参与实践的态度。所以说,教学评价环节和企业场景模式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理应得到教师的充分重视。

(五)教学实践方面

企业场景模式的构建,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实践模式的构建,而为了能够使这种模式发挥出更佳的作用,也需要学校积极做好各种配合工作,使这种场景模式更加真实和完善。比如艺术工作室的建立。可以由教师牵头,尊重学生的意愿,组建校内的工作室。虽然是在校内,但是工作室却是面向全社会的,既可以从企业手中接项目,也可以通过自己的联系获得全新的项目。如果实现了经济效益后,再进行有比例的分配。需要指出的是,在工作室的建立初期,是需要学校大力支持的,学校应该拿出专项资金,用于工作室场地和设施建设,努力创造一个便捷条件,使工作室尽快走上正轨。另一方面,学校还可以将企业建设成为校外的实训基地,定期安排学生去企业进行实习,既满足了企业的用人需要,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可谓是一举两得。所以说,企业场景模式的构建,仅仅是一个开端,还需要学校和教师积极做好各种配合工作,使这种模式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的作用得到最大化的发挥。

综上所述,近年来,在高等教育整体大发展的背景下,室内设计专业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先后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设计人才。从这些人才的发展轨迹来看,他们所具备的扎实和熟练的应用能力,正是受到用人单位青睐的重要原因。由此可以看出,在室内设计教学中引入企业场景模式,既是必要的,更是必须的。以帮助学生掌握更多实用的知识和能力,让他们真正学有所长和学以致用,实现毕业和就业的无缝接轨。本文也正是本着这一目的,对此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也希望在该模式的运用下,能够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玉萍.高职室内设计教学的改革与方法[J].美术大观,2011(06)

[2] 吕红.室内设计系列课程教学的过程优化[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1(06)

[3] 袁朝庆,张云峰,李晓丽.深化理论教学改革 培养土木创新人才[J].石油教育,2010(02)

[4] 张小华.依托“工程项目”构建室内设计教学新模式——“工程项目制”模式在高职学院室内设计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现代经济信息,2009(13)

[5] 尹胜才.室内设计教学的思维创新[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03)

作者简介:

吴鹏,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