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猪场如何提高仔猪的成活率

2014-04-29 06:37万遂如
中国动物保健 2014年3期
关键词:肌注断奶成活率

万遂如

据有关研究报告,仔猪从出生到断奶平均损失仔猪约为25%左右,其中65%的仔猪发生死亡多集中在1~3日龄。损失的原因有压死、饿死、弱仔、温度变化、下痢、感冒及其他因素等,主要是科学的饲养与管理的问题。如何降低出生后仔猪的损失数,提高仔猪的成活率?谈点个人意见,仅供养猪场参考。

1 饲养好妊娠母猪

母猪健康,胎儿发育正常,初生仔猪也健康。因此,母猪妊娠期间要饲喂优质全价的妊娠母猪饲料,保证母猪的营养需要,胎儿健康生长。严禁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并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夏季防暑、冬季防寒,猪舍冬温夏凉,清洁卫生、干燥,通风良好,光照充足。做好猪瘟、口蹄疫、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病、病毒性腹泻三联苗及兰耳病等疫苗的免疫接种,保证其坚强的特异性免疫力。适当的进行药物保健预防,采用中药制剂与细胞因子制剂联合使用,防止各种疾病特别是产后的乳房炎、子宫内膜炎及阴道炎、产前便秘的发生。因为,这些疾病会直接影响到出生后仔猪的健康与成活率的高低。

2 哺乳仔猪的饲养与管理

2.1 吃好初乳,防止腹泻

仔猪出生后要用温和干净的纱布或毛巾,浸入0.1%高锰酸钾溶液中消毒后将其全身擦洗干净,然后放入32℃左右的保温箱中待10 min,让仔猪适应一下外界的温度与环境,然后给每头仔猪口服杆诺泰(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2 mL(第二天上午再口服1次),同时每头肌注排疫肽0.25 mL加转移因子0.25 mL1次(第四天上午再注射1次)或者每头仔猪口服止痢宝(益生菌、抗毒素抗体)2 mL(第二天上午再口服2 mL),同时每头肌注倍健(免疫核糖核酸)0.25mL加倍康肽(白细胞介素-4)0.25 mL1次(第四天上午再注射1次)。然后再放入保温箱中待10 min,再固定乳头吃初乳,体弱小猪固定前1~3对奶头,体强仔猪固定在后边的4~6对奶头。让仔猪吃好初乳可尽快的增强仔猪体质,提高免疫力和抗病力,促进胎粪的排出,增强消化道的活动功能。吃初乳前要用干净的消毒毛巾将母猪的乳头擦洗干净,再挤去3滴乳水,然后再吃初乳,防止“病从口入”。此时,通过上述仔猪出生后的保健,可有效防止仔猪在哺乳期发生病毒性与细菌性腹泻,以保障出生仔猪的健康,提高仔猪成活率。

2.2 寄养与代乳

仔猪出生后营养不良和饥饿是发生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仔猪数量多于母猪的有效乳头数或同窝仔猪体况弱小,要立即给予寄养或代乳,让其尽快吃到初乳。选择母性温顺、泌乳多的母猪做乳母,夜间进行寄养,固定奶头吃乳,有利于提高仔猪的成活率。无法寄养时,可采用商品代乳品解决这一问题。

2.3 温度要适宜

仔猪出生后对温度要求较高,可采用保温箱、电热板、红外线灯及电灯泡等加温。一般仔猪1~7日龄为32~34℃、8~14日龄为30~32℃、15~30日龄为28℃左右、31~60日龄为23~25℃。低温环境与外界温差变化过大,仔猪体温调节能力差,适应性低,易引发仔猪感冒与腹泻等疾病的发生,导致于降低其成活率。

2.4 防止踏压

由于母猪体大笨重,行动迟缓,起卧时容易踩伤或压伤仔猪,甚至造成仔猪被压死等。特别是仔猪出生后1~3 d易发生,可固定饲养员进行流动观察产房,还可设保护栏或保育间,采取母仔分离休息的方法,防止踏压或压死仔猪的发生。

2.5 剪牙、断尾、断脐、打耳号、去势

仔猪出生后,当天要剪牙,用侧切剪子剪掉犬齿,不要剪得过短,每剪一头仔猪消毒1次。同时断尾,保留大约2个手指宽度的猪尾即可。每头仔猪的脐带应在约2 cm处剪断,剩下部分在脐带康复时会自然脱落。打耳号一般在3~5日龄时进行,10日龄去势。在实施上述措施时,一要做到严格用碘酒消毒,防止发生感染;二要按技术要求进行操作;三要防止发生应激,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6 补铁、补硒

仔猪出生后第三天,每头仔猪肌注牲血素1 mL、0.1%亚硝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0.5 mL;或者肌注铁制剂1~2mL(每头约150~200 mL),以预防仔猪发生缺铁性贫血与缺硒性拉稀。

2.7 补水

仔猪出生后第五天开始补水,饮用清洁卫生的标准饮用水,防止仔猪饮脏水或尿水而诱发拉稀及其它疾病的发生。

2.8 补料

仔猪出生后第七天可开始补料,可用颗粒料或青饲料诱食。早补料能促进仔猪消化道和消化腺的发育,提前分泌盐酸,增强消化吸收机能,抑制细菌繁殖,提高仔猪的抗病能力。补料时可在饲料中添加仔猪宝(益生菌、细胞因子)500 g拌料500 kg,可连续饲喂,少喂勤添,每天喂6次(每隔3 h喂1次)。即可引诱仔猪吃食,锻炼其胃肠道消化机能,改善消化吸收功能,提高营养的利用率,又可维持肠道菌群平衡,提高肠道粘膜的免疫力,防止胃肠道疾病的发生,提高仔猪的成活率。

2.9 科学断奶

仔猪断奶以25日龄为好,最长日龄不要超过28日龄。在仔猪断奶前五天,母猪应减料1/3,以减少母猪乳汁分泌,迫使仔猪吃料,可减少仔猪断奶时发生应激。断奶时母猪下产床离开仔猪,仔猪不混群、不换圈,在原产床上不动,停留5 d(之后再转入保育舍饲养)。保育舍内温度保持在26℃左右,饲喂哺乳仔猪料,饮用清洁的标准饮水。每天饲喂5次,间隔3~4 h,少添多餐。这样不仅不会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与健康,而且能有效的减少仔猪断奶时发生各种应激。

3 保育仔猪的饲养与管理

仔猪断奶后进入保育舍,这是猪只各个生长阶段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阶段。由于断奶诱发仔猪发生断奶应激、饲料应激、营养应激、温度应激及环境应激等,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比如腹泻、圆环病毒病、兰耳病、猪瘟、流感、喘气病、水肿病、链球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传胸、猪肺疫、附红细胞体病等。保育阶段猪一般发病率在20%~40%、病死率约在20%左右。因此,这一阶段要特别注意加强科学的饲养与管理,提高仔猪的健康水平和成活率。

3.1 断奶转群与调教

仔猪断奶后在产房停留5 d,再转入保育舍。到保育舍时,要按照公、母、大、小、强、弱分群,日龄不要相差太大,最好控制在7日龄以内。这样有利于仔猪的稳定,减少应激、避免持强凌弱、相互争斗造成伤害。饲养密度,每栏以16~20头为宜,夏天气温炎热数量可适当减少,冬季寒冷可适当增多,以便仔猪相互取暖,但一定要保证每头仔猪有0.6~0.8 m2的活动空间。对仔猪的调教主要是训练仔猪定点采食、排便与睡卧的“三点定位”,饲养员连续对仔猪进行3~5 d调教即可完成,这有利于保持圈内干燥和清洁卫生。每个栏内悬挂1~2条铁链供仔猪玩耍,可避免仔猪咬尾和咬耳等恶癖的发生。

3.2 喂料

仔猪断奶后进入保育舍,前五天要继续饲喂原来的哺乳仔猪料,防止突然变换饲料引发应激,造成仔猪食欲降低,胃肠道不适和消化机能紊乱。开始要少添多餐、定时定量投放、每天喂5~6次,5 d后可改为自由采食,并逐步过渡到饲喂保育仔猪料。断奶后仔猪一般采食量为每天每头125 g,换料时可按第1次换25%、第2次换50%、第3次换75%、第4次换100%。从进入保育舍第七天开始换料,每次换料的时间间隔为2 d,直至换完为止。这样可有效的防止换料时发生应激,影响仔猪的采食与生长发育(营养的需要)。

严禁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在饲料中不要滥添抗生素,饲喂优质的全价料。

由于仔猪消化器官发育不健全,胃酸分泌反射还未完全建立,消化酶系统发育不全,盐酸分泌量不足,消化率下降,抗病原菌感染能力下降。因此,建议在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如仔猪专用型康元1号(江苏三仪公司研发的产酶芽孢菌、消化球菌、乳酸菌、肠球菌等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特殊佐剂等),每200 g本品拌料1 t;或者用仔猪专用型金碘替抗素(产酶芽孢菌、消化球菌、乳酸菌、肠球菌等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氨基酸、有机酸、牛磺酸、特殊佐剂,为免疫增强型),200 g本品拌料1 t;还可使用肽乐健、康乐健、仔猪宝、仔猪专用的唯泰C211与金唯肽C211等拌料饲喂,可长期使用。这样不仅能提高猪只胃肠道的机能,改善消化吸收功能,提高营养利用率,保护肠道菌群平衡;还可有效的提高肠道粘膜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病力,防止胃肠道疾病的发生,保护仔猪健康生长,增加成活率。

3.3 饮水

仔猪断奶后,前三天每头仔猪每天可饮水1 kg,从第四天开始饮水快速上升,到体重10 kg时每日的饮水量可增至1.5~2 kg。应给以仔猪充足的饮用清洁卫生、标准的饮水,饮水不足会导致仔猪采食量下降,影响饲料的营养价值,生长速度可降低20%。所以建议在仔猪断奶时按下列方案饮用饮水。方案介绍如下:

方案1:干扰肽(干扰素粉)600 g、转移肽(转移因子粉、微囊化包被的)400 g、溶菌酶(水解酶、广谱抗菌)400 g、电解质多维600 g,兑水1 t,连续饮用12 d。

方案2:黑课(免疫晶蛋白)300 g、细菌素200 g、电解质多维600 g、葡萄糖粉600 g,兑水1 t,连续饮用12 d。

方案3:口服排疫肽(五种高免球蛋白)400 g、倍康肽(白细胞介素-4)500 g、抗菌肽400 g、电解质多维600 g,兑水1 t,连续饮用12 d。

方案4:英特富(黄芪多糖、细胞因子、翻译抑制蛋白)200 g兑水400 L、水援(MHC-11类分子-组织相容性复合体)200 g兑水800 L、电解质多维600 g,兑水1 t,连续饮用12 d。

上述饮水方案一年四季均可使用,仔猪断奶时在产房饮用5 d,然后转群至保育舍再饮用7 d。可有效的防止仔猪断奶发生各种应激与多种常见病的发生,保障仔猪健康生长,提高成活率。因为上述方案具有抗病毒、抗细菌、抗应激、抗氧化之作用,以及提高仔猪免疫力与抗病力之功能。因此,要十分重视仔猪断奶前后进行的饮水保健预防。

3.4 保育舍实行“全进全出”

保育舍猪只全部离开后,要全面彻底的清扫猪舍,并用高压水枪冲洗,干燥后进行3次消毒,消毒可选用0.8%醛威溶液(浓戊二醛溶液)或者1%安酚溶液(复合酚)或者1∶300护康(月苄三甲氯铵溶液)等喷洒消毒。上述消毒剂具有广谱、杀灭作用强、药效持久、性质稳定、安全、使用方便等特点。消毒后空舍2~3 d,再转入断奶仔猪饲养。

3.5 饲养环境

保育舍要求清洁卫生、干燥、冬暖夏凉、保温(26℃左右)通风良好、光照充足,湿度以60%~70%为宜。有害气体不能超标,一般要求舍内氨气含量在20 mg/m3 以下,硫化氢不应超过15 mg/m3 ,二氧化碳不要超过0.2%,粉尘应小于1.5 mg/m3。猪舍每周消毒1次,门口的消毒池每周更换药液2次,人行通道与用具每天消毒1次,运送饲料的车与医疗器材等每用完1次,消毒1次。尽可能消灭传染源,防止病原微生物侵入猪群。

4 仔猪的免疫预防

仔猪出生后第二天用伪狂犬病双基因缺失活疫苗滴鼻,每个鼻孔滴0.5 mL,经粘膜免疫,26 h产生抗体,不受母源抗体的干扰(不要肌注),28~30日龄加强免疫1次,每头肌注1头份; 8日龄接种喘气病弱毒活疫苗,每头肌注1 mL;14日龄接种圆环病毒2型灭活疫苗,每头肌注1 mL,3周后加强免疫1次,每头肌注1 mL;18日龄接种兰耳病自然弱毒活疫苗,每头肌注1头份;25日龄首免猪瘟弱毒活疫苗,ST传代细胞苗,每头肌注1头份,65日龄2免,每头肌注2头份;30日龄接种口蹄疫灭活疫苗(O型缅甸98毒株与泛亚2系毒株双价灭活苗),每头肌注2 mL,60日龄2免、80日龄3免,每次每头肌注2 mL。其他疫苗可以不用,如果要用一定要结合猪场实际选用。注射疫苗时可配合使用免疫增强剂,如转移因子或白细胞介素-4或MHC-Ⅱ类分子(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等,使用量为仔猪每头0.5 mL,可与活疫苗混合肌注,灭活苗(因死疫苗中含有福尔马林溶液)则分别肌注,不可混合使用。免疫增强剂有利于提高抗体水平,促使抗体产生快、缩短免疫空白期,延长免疫保护期,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还能减少接种应激与降低免疫抑制。

5 仔猪的保健预防

仔猪从出生到保育期结束,主要抓好二个阶段的保健预防,一是仔猪出生后要特别注意预防病毒性与细菌性腹泻,二是仔猪断奶时要 注意防止各种应激,易诱发多种疾病的发生。这两个阶段对仔猪的危害性较大,否则会造成重大的损失。其预防措施及方案本文前面均有论述,请结合猪场的实际选用。这是提高仔猪成活率,保障仔猪健康生长的二个重要的阶段,一定要高度重视。

6 驱虫

仔猪结束保育期之前十天,驱虫1次。可选用:伊维菌素,每公斤体重0.3 mg,皮下注射1次即可;阿维菌素,0.3 mg/(kg·bw),1次内服即可;也可用“通灭”或“全灭”,0.03 mL/(kg·bw),肌注1次即可。

结束语: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增加养猪的经济效益,其技术要点就是饲养好和管理好母猪与仔猪;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落实各项生物安全措施;搞好疫苗免疫接种,提高猪群的特异性免疫力;科学的进行保健预防,维护好猪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屏障,就可达到最终目的。

(编辑:狄慧)

猜你喜欢
肌注断奶成活率
仔猪断奶后消瘦应采取哪些措施增肥
提高犊牛成活率的有效措施
ALA-PDT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肌注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观察
提高保育仔猪成活率的饲养管理要点
提高仔猪断奶窝重的方法
提高酸枣栽植成活率的措施
仔猪断奶前阉割好处多
甲氨喋呤单次肌注与经阴道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未破裂异位妊娠的对比研究
高锌在断奶仔猪日粮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如何抓好羔羊的疾病预防和提高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