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韶辉
2月8日,央行发布《2013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不仅回顾了2013年利率市场化取得的成绩,而且对今年金融改革中“存款保险制度”“企业及个人大额存单”都进行了阐述,利率市场化仍然是金融改革的主线。
所谓利率市场化,就是政府放开对各种利率的行政控制,建立起以供求为基础的利率市场化决定机制,进而引导金融资源合理配置。利率是资金的价格,由市场决定资金价格在理论上有助于提高资金配置效率。
目前,我国货币市场利率、债券市场利率、外币存贷款利率都已先后实现市场化,人民币贷款利率管制也全面放开,仅保留对人民币存款利率的上限管制。而通过各种银行理财产品、信托、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存款收益也已经可以绕道市场化。
然而值得反思的是,在看似只差一步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中,改革目标并没有获得很好的实现。金融体系的运转效率并未明显提升,本应受惠于利率市场化的民间经济,在这一过程中受到更大挤压。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金融创新拉长了资金投放的链条,而且降低了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效率,还明显增加了整体金融风险。
那么,如何看待利率市场化中存在的问题,解决经济体对资金成本的敏感性,提高金融机构对风险的把控能力?这些问题值得进一步反思。
利率逐步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作为一个改革目标在1993年第十四届三中全会期间就已提出,从1994年开始,利率市场化过程一直在进行之中,至今已经20年。
刚刚过去的2013年显然是利率市场化快速推进的一年。2013年7月20日,人民银行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放开贴现利率管制,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不再设立上限,贷款利率管制全面放开。10月25日,贷款基础利率集中报价和发布机制在试运行一个月后正式运行,市场基准利率报价从货币市场向信贷市场进一步拓展,为金融机构信贷产品定价提供重要参考。
在市场领域,打破利率管制一直是金融创新努力的方向。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余额宝”“理财通”等产品的资产配置大部分投向银行的协议存款,让资金轻而易举地获得了高于银行给出的利率回报。
这些产品本质上是货币基金,是在存款利率管制背景下消费者的绕道选择。目前,国内约有100万亿元的储蓄规模,其中有十几万亿元是活期储蓄,而货币基金的规模只有4000亿~5000亿元。比照美国,如果货币基金和活期存款平起平坐,那应该可达到40万亿~50万亿元的规模,因此,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发展还只是刚刚开始。
在影子银行及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2013年年底银行的揽储冲动加大。对于大额存单,多家银行都采取了“一浮到顶”的措施,即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10%的政策。进入2014年以后,银行步子就迈得更大,某国有银行工作人员表示,利率上浮加上所送的礼品价值,使得存款利率相当于上浮了14.9%。各家银行虽然官网挂牌利率政策都没有变化,但在实际操作中并没有按期限、品种“一刀切”地确定利率,而是根据区域、客户等具体情况采取标准化与差异化相结合的定价策略。
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1月,人民币存款减少9402亿元,同比少增2.05万亿元。在市场的倒逼下,存款利率管制放开恐怕也不会太远了。
当然,利率市行化的运行还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监管机构和金融机构还面临着很多具体操作中的障碍。比如在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下限0.7倍的同时,仍然保留了原有的存款基准利率,且明确按该基准定价的“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暂不做调整”。推出贷款基础利率(即LPR)集中报价和发布机制之后,央行也未就旧基准与新基准之间如何平稳过渡和衔接做出明确规定。这给银行未来的贷款管理带来很大的隐形风险。
无论如何,在未来几项主要金融改革中,利率改革是基础和前提。如果利率市场化进展不顺利,汇率改革和资本管制改革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和可能的金融冲击会大为加强。
资金流向堪忧
对于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好处,我们有很多理论化的美好描述。例如,资金价格充分反映微观项目的收益和风险特性,引导金融资源配置,进而带来实体经济的市场化变革。
但目前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大步推进,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却让人担忧。“看似更加市场化的行为却并未提升资金的配置效率,地方政府和房地产仍然是资金投放的最大获益者,而本应受惠的民营经济却在高利率环境中受到了严重挤压。” 光大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徐高指出。这里面的原因在于实行利率市场化的前提条件还没有构建完善。
利率市场化的本质在于通过资金约束的硬化来对实体经济中的企业和项目形成筛选,从而让回报率低于贷款基准利率的企业因得不到资金而倒闭。因此,在这一过程中,企业的倒闭破产恐怕在所难免。但是我们看到,当触及实体经济的现有利益格局时,我们没有通过金融改革来倒逼实体经济变革,而是出于实体经济维稳的考虑扭曲了改革的本意。
比如政府对许多资产的隐性担保模糊了政府和市场的界限,让投资者对风险的认知也变得模糊,进而令利率水平不再正确反映微观绩效。这也就可以理解为何我国经济对资金需求缺乏价格敏感性,只有预算软约束的地方政府在融资时不太顾及资金成本,其资金需求并不会因为利率走高而明显减弱,货币当局仅凭利率调控很难控制流动性投放。
今年1月份的市面资金充沛,按理说贷款利率应该会降低,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应更加活跃, PMI(采购经理指数)也会上升。可是实际情况是,1月份的融资利率仍然维持高位,中小企业“钱紧”,而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利润很高,银行的流动性没有流进实体经济,主要在金融机构中打转。
上述情况产生的原因在于,在我国经济中有很大一部分企业并不遵循市场规律,那些有政府背景的过剩产能企业、地方债支撑的部分项目以及不会破产的信托产品,无所谓信贷利率的高低,使得储户的存款滚在这些风险越来越高的影子体系中,没有支撑真正产生价值的实体经济。
从金融机构的角度讲,政府的隐性担保弱化了金融机构对风险的敏感性,单纯的投资冲动缺乏风险制约,导致资金需求饥渴,推高了利率水平,让社会融资成本居高不下,侵占了实体经济的发展机会,还在金融机构中造成道德风险横行,越胆大发展越快,造成更严重的资金错配。
利率市场化的资金配置作用只有在健康的市场环境下才能良好发挥,因此,在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同时,政府的管理边界问题、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体制问题以及央行对于通胀指数、货币数量投放的控制等都是与之配套的改革保障,这是一整盘棋,需要统筹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