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会
未来社会里,阅读将会与我们每天吃饭一样,不仅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还将是维系我们生存的重要手段。关于小学生的阅读,《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是分阶段做出规划的:第一学段(1—2年级),“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第二学段(3—4年级),2014年修订之前,课标共提出了非常具体的10条要求,2014年修订之后,变为9条,其中明确提出了“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5—6年级),将原来的11条要求修订为8条要求,其中要求“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尤其是将第3条调整为“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课标修订的意图非常明确,那就是在尊重小学生认知规律的前提下积极引领其循序渐进地走进阅读世界,领略阅读的乐趣,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那么,我们在具体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怎样引领学生真正走进阅读并提升其阅读与分析能力呢?
一、激趣法。我们人类社会的任何科技发明与进步无不得益于游戏与实践的启迪,或者说游戏让我们人类变得更加睿智与文明,而游戏之所以能够具有这样的功能就是因为它自身的趣味性与吸引力。所以,我们完全从此得到启发,紧紧抓住课文内容与学习兴趣的相关点,运用激趣法引领学生阅读。
阅读教学首先要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内在需求。任何外在强制性的阅读都是片面、肤浅、低效的,或许这样做能达到获得信息的功效,但不可能在阅读中实现心灵的震撼、心智的启迪,更不可能使学生在阅读中实现生命的感悟。在语文教学中,课堂阅读的成功探究能否进行,首先取决于学生对课文内容是否有探究兴趣。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探究的兴趣与热情是很难自发产生的,它需要教师在课文内容与学习兴趣的相关点上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不断引导和培养学生课堂阅读探究的兴趣,逐渐帮助学生深入自觉阅读。
因此,首先,教师要摸准学生的兴趣点,找准与学生兴趣发生共鸣的课文内容的要点。例如,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一文时,教师可以把寻找妈妈的启事分发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分析,帮助小蝌蚪完成找妈妈的愿望。这无疑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并且使学生兴趣发生共鸣,和课文的要点有机地结合了起来。找妈妈当然要了解妈妈的特点,而其他小动物为什么不是小蝌蚪的妈妈?这一问题又把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课文阅读紧密地联结起来,孩子述说角度不同,各抒己见,进行讨论探究。这样,课文内容与学生兴趣相关点成为了学生课堂阅读探究的动力源和有效探究的活动载体。
二、迁移法。学生的任何学习都是依赖于对所学的充分认知或者应用才能有所进步或者收获的。所以,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根据课文,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激发学生获得新知的热情,在学习课文时,安排一些难度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思想。由于问题不断提出,因此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不断思考与研究,并运用已有的阅读知识经验,紧紧围绕阅读中已知与未知的联结点进行探究,在与课文相关的情境中自主阅读,思维得以进一步开拓,问题得以最终解决,实现了自己阅读的再创造。
例如,在学习《沙漠公园》一课时,可以首先引导学生扣题生疑:“沙漠怎么会有公园,沙漠公园在哪里?为什么叫做沙漠公园?沙漠公园的景色怎样?”同时,引导学生讨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你认为怎样才能弄清楚这些问题?用什么方法来读懂课文?”另外,及时鼓励学生尝试平时很少用的方法,寻找问题的答案。最后,学生用多种形式表现了探究阅读的成果,或图,或文,或讲,或导游介绍,或科学小知识简介……还可以适时相机地播放了沙漠公园的录像片段,让学生比较片中与课文对沙漠公园介绍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总之,这种迁移所学来走近进而真正走进新学,其实是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的,也是注重积累、感悟、运用等实际能力培养的有效做法。
三、还原语文的生活化。探究性阅读要求学生基于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学生的亲生经历是认识分析的储备和源泉。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而不是两个东西。”课堂阅读教学也是这样,并不是把老师的理解、感受强加给学生,更不是将知识原封不动地“塞”给学生,而是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去发现和探究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例如,在教学《遨游太空的五星红旗》一课时,在学生自己读懂课文并对我国航天事业成就有了一定了解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引导他们从夸父追日、后羿射日等古老的传说到“神五跨越”,从“神六辉煌”到“永远的梦想”进行全面思考,进行了深入有效的学习。从读课文引发读古文、读报纸、查资料,通过对不同文体的感知,使课外阅读的扩展把阅读探究推向高潮。
充满时代气息的生活,学生的亲身经历,使之相关联的探究学习在学生的眼里变得更加丰盈,也保证了探究意图的最终实现,尤其是强化了学生“生活即是语文”“语文就是工具”“语文就是能力”等认识,从而使其语文学习变得更加自觉而主动,其阅读与分析能力自然得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