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艳民
小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促使他们主动学习。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般地说,人类对韵律、节奏、语言和美的感受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所以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较之数学来讲,学生更感兴趣,而数学高度的抽象性常常使学生难以理解,对数学望而生畏,因此不容易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那么,如何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这一学科特点,从小培养小学生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呢?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从三个方面谈谈这个问题。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学习环境的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是无可非议的。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首先应从教师自身做起,教师主动参与其中;其次,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正确引导他们认识学习的重要性,领悟到自己不仅是学习的主人,更是终身学习的主人。通过联系实际,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认识人民币”时,我精心在教室里布置了一个文具小超市。里面摆了几种标价不同的物品。文具盒5元/个、铅笔5角/支、练习本3角/个、转笔刀2元/个……,指定一名小同学扮演超市售货员,其他同学和老师当顾客,分组购买不同的商品,并说出自己的购买方法。比如一个同学买了一支铅笔用了5角钱,付了1元,找回了5角。另一个同学说:我买了一个转笔刀,我付了5元找我3元……,我看见同学们踊跃尝试,在模拟现实生活购物的情境中,认识了人民币。同时,教师进一步渗透购物时我们要守秩序、讲文明,养成爱护人民币的好习惯。这样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了人民币,使课内的数学知识得以巩固。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用数学,这样学起来自然有亲切感、真实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产生学习兴趣。
二、联系实际,引发学生的兴趣。
众所周知,小学生的思维受成长所限,认识感知实际知识需要一个过程,培养其兴趣,尤其重要。那么,如何就其特点,结合学生实际,引发兴趣,为他们搭建认知桥梁的方法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如在教学“20以内数的认识”时,我出了这样一道题:同学们排队做操,学生张小芳的前面有7个同学,后面有5个同学,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个同学?让学生解答。结果好多同学都不假思索地回答12个(7+5=12).这时,我并没有下结论,而是给同学们讲一个鸡妈妈的故事:有一天,一只老母鸡带一群小鸡去野外捉虫子,到天黑时,鸡妈妈把小鸡召集到一起,排成一排,认认真真地数了数,鸡妈妈大吃一惊:不好了,怎么少了一只鸡。她冷静下来仔细一想,却一只也不少了。为什么13只鸡变成了12只,这是为什么呢?这时回答12个的同学们也恍然大悟,边笑边喊:鸡妈妈把自己忘了数了。因而同学们也意识到上一题小芳也忘记数自己了。如此妙趣横生的数学内容,深深地吸引了学生。从而学生通过联系实际,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创设游戏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比较短的生理特点,教师适当地利用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一年级认识物体和图形时,教师把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四种平面图形放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让学生做摸物体的游戏,首先教师让学生随意摸一个告诉大家是什么形状的,并说一说这个图形的特点。然后教师让学生按教師指定的图形去摸,说一说图形的特点。通过活动学生轻松巩固了对各种图形特征的掌握。此外,教师还创设了许多富有情趣的游戏活动:如用竖式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时可采用夺红旗的游戏;一、二年级口算练习时用开火车的游戏;一年级数的分解、组成及学习乘法时都可以用找朋友、拍手等多种易操作的游戏,学生在游戏中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有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教师要使课堂气氛活跃焕发生机,就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科学地设计学习活动,使学生不仅爱学、会学,而且学得积极主动,学得活泼,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让数学成为孩子们自觉追求的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