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特
先烈,踩着尸体来创业
或许,你会觉得踩着尸体来创业这种说法有些危言耸听。不过,请你拿起你的手机看看,你现在使用的APP有几个是2013年诞生的?确实,移动互联网创业者曾经在2011年~2012年大放异彩,一批创业公司被光环所笼罩,如《陌陌》和《唱吧》等。但2013年,却再也没有响当当的创业企业能够出现。这些企业到哪儿去了呢?绝大部分死了,极少的幸存者活得苟延残喘!
什么,你不相信?那我们就来看看移动互联网的创业者们都有哪些死法。
贸然入行?死得快!
李嘉庚的故事有一定的代表性。2010年7月,李嘉庚在上海参加微博创业大赛,结识了很多互联网人士。在朋友劝说下,他发现自己具有“产品经理”的特质,蠢蠢欲动地想要创业。2011年6月他离开东莞到北京,很快找到技术合伙人与天使投资,但他不懂产品,甚至连移动互联网重度用户都不算。三个月后产品上线,用户体验极差,骂声不断,又一个月后投资人终止投资。两个月后产品经理离职,团队解散,他还称账上5万元余款被技术合伙人卷走。
缺乏市场调查,空讲模式?必挂!
李天放,《计划FM》创始人,2010年从硅谷回国创业。初到北京时他希望通过活动认识一些朋友,在体验过魔时网和豆瓣同城后决定自己做一个应用。《计划FM》可以发起活动并带有社交功能,并且为用户提供各种活动信息,一度在创业圈子里非常出名。尽管北上广深的很多互联网人士都知道《计划FM》,但李天放说在“真实的”世界里,《计划FM》其实没什么用户。“我如果在中国多住几年的话,不会做这个东西。因为国外和国内对活动概念的理解是完全不同的。”
拷贝失败而死
国内外有什么受到欢迎的产品和模式,在国内照抄一个,这是中国互联网创业的经典“模式”。移动互联网时代不仅不能免俗,还也上演了拷贝失败的戏码。
2010年,《街旁》等LBS应用大多抄美国的Foursquare。但问题是,中国用户是否乐于共享地理信息?签到满足了用户哪种核心需求?如果仅仅依靠勋章和优惠等手段,显然不是各大团购优惠类网端的对手。据街旁网CEO刘大卫回忆,2010年与《街旁》同时诞生的LBS应用接近20家,这让他很有安全感,以为自己选对了方向。一年之后,这些应用陆续消失。即使《街旁》跌跌撞撞地坚持到了现在,但有一只脚也已经踏进了棺材里。
收不到钱,饿死!
在国内,“网上的东西都是免费的”观念深入人心,想让用户掏钱下载APP,怎一个难字了得!2009年,《触宝输入法》和《海豚浏览器》这两款APP都是靠在美国应用市场执行的一套下载收10美元或者让每个用户捐献6.99美元的方式先活下来。但到2011年之后,只要一个应用冒出来,马上会有一堆类似的、免费的或者猛推的应用跟上。想收钱,难了!
而“用户免费下载+广告模式”的生存模式对大部分APP来讲也是极难的。首先,没有海量下载(百千万级)就没有独立的广告价值,只能通过安沃和多盟等移动广告联盟来获得可怜广告收入。即便这样也难以为继,因为现在等收钱的开发者很多,肯花钱投广告的人很少。而2012~2013年的经济大环境不好,原来愿意“倒贴钱”养中小开发者的移动广告平台也在收缩过冬,本来就很少的分成就更少得可怜了。没有收入怎么持续?只能饿死!
刷榜凶猛,被挤死!
红杉资本合伙人计越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某些公司把刷榜当做日常主要任务,每月固定开支几十万元,长期锁定在总榜前100位或者前50位。这些公司一般都有A轮投资者,没有投资的个人开发者也玩不起。其实现有投资人一般都知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的甚至鼓励创业者刷榜或锁榜,主要是为了下轮顺利融资。到了融资B轮的关键时期,某些APP榜单表现尤其亮眼。在巨头和“有钱人”云集的热门领域,被拼命挤压的中小开发者怎么有出头之日?而且大家别忘了,还有一只山寨成性的企鹅在一旁虎视眈眈……
错过融资时间而死
很多创业者,自身很难有“造血”能力,又想拼命烧钱把用户量做大。这需要投资人来大量输血,所以融资能力和时机就决定了很多APP的生死,错过融资时机有时候很要命。
《图片应用》创始人张岩(化名)表示,他的APP在2011年准备A轮融资时,和国内两家机构签订了备忘录,后期由于VC尽职调查等事宜拖延了融资日程。“时间会改变很多东西。错过那个时机后,市场对这种产品的估值就变了。”张岩至今觉得项目失败的根本原因是错过了融资。“VC当初对我们有意向,是认可我们模式和团队的。但好东西要往外推啊!后期涉及到产品推广时,就需要钱来做,而且不是天使的钱能够解决的。”
有了如此多花样翻新的死法,足够让中小创业者警醒。移动互联网创业不是遍地黄金的聚宝盆,而是你死我活地厮杀。
幸存者,翻山越岭的创业路
或许有的创业者会说,这些我都不怕,自己创业哪就能一帆风顺一蹴而就的?艰难困苦我都不怕,我相信自己一定会成功。作为创业者,有闯劲,有冲劲是必须的。但是,创业可不仅仅单凭这两样就可以成功!
第一,我们假设你的APP已经成功的生存下来,那么你面临的商业化的难题,即使像《唱吧》这样的明星产品也面临着这样的难题。《唱吧》于2012年5月发布,发展到2013年11月,用户数超过一亿。虽然有过亿的庞大用户数量,但《唱吧》的CEO陈华也比以前更加焦虑:如何商业化变现,这像座大山挡在眼前。同《唱吧》类似,用户多达几千万甚至上亿用户的APP还有《美图秀秀》和《墨迹天气》等。它们的问题很相似:流量很大,但是没有一个很好的商业模式进行变现。比如《美图秀秀》和《墨迹天气》,它们的营收多半是来自于和其他应用的合作,通过给其他应用导送流量获得营收。而《唱吧》则更想走基于粉丝经济的虚拟物品这条路,2013年,他们上线了虚拟金币,推出了会员服务,想把粉丝经济走通。眼下,《唱吧》正和多家轻游戏公司接触,希望在游戏中心上有些作为。
第二,除了商业模式之外,巨头的“圈地运动”也是一个巨大的麻烦。在2013年,腾讯、百度和阿里巴巴以及其他垂直领域的巨头开始了近乎疯狂的“圈地运动”。这些并购背后多有风险投资人的推动,比如活力天汇旗下的《快捷酒店管家》,投资方是知名的红杉资本,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合伙人沈南鹏和携程的关系又十分密切,他在其中牵线,最终促成了携程投资《快捷酒店管家》。当然,被巨头并购或收购也是有好处的。虽然丧失了独立发展的机会,但是站在巨头的树荫下,自然有更广的渠道和资源去做强自己的产品。这也就是有得必有失吧!
第三,随着巨头的进入,蓝海变成红海,推广将变得更加艰难。《唱吧》CEO陈华坦言,现在创业比以前难多了。一个原因是,巨头除了大范围收割创业公司外,对创业公司更大的威胁是通过并购和投资抢占了各种入口,挤压了各种推广渠道。豆果网王宇翔也有类似的感慨:“移动互联网创业时代已经结束了。”他认为,2013年大公司在觉醒后占领了各个入口,应用市场和移动广告公司等都在被大公司挤压。不但很难出新的创业项目,连原来做的不错的项目活得都比以往艰难。
艰难的一个表现是新兴APP获取用户的成本变高。“渠道资源都在巨头手上,社交网络之前是成本较低的推广方式,但现在一些媒介(如微博)活跃性在下降,而《微信》等社交媒介则是被巨头们定的规则限制了。”陈华如是说。据他回忆,2011年到2012年,新浪微博的活跃成为广大开发者推广的首选途径之一。在当时,《美丽说》、《蘑菇街》和《啪啪》等都通过新浪微博等社会化营销手段获得了大量用户。现在新浪微博的活跃度下降,这一免费途径已经没有了。《微信》的朋友圈可谓一个病毒性营销的绝佳路径,比如2013年上半年风靡一时的《疯狂猜图》和《疯狂猜歌》,2013年下半年号称零成本推广的《魔漫相机》。但是朋友圈也有自己的属性局限,朋友圈都是熟人社交,很容易形成审美疲劳,应用推广来得快,去得也快。
付费推广的途径也变得越来越狭窄,线上渠道推广和手机预装也不容乐观。线上渠道方面,以应用商店为首的线上渠道也在面临商业化的考验,免费推广位置越来越少,多数靠付费推广。手机预装方面,政策已经开始严控厂商预装。由于手机预装并不能带来相匹配的用户群,以及难以升级的问题,有创业者直接舍弃了这个渠道。
除了以上三点之外,还有一个异常重要的第四点,那就是资本市场不容乐观。VC的日子和创业者一样,同样不如从前风光。过去两年,红杉资本、经纬创投和IDG等机构在移动互联网上投资激进,导致了移动互联网行业被严重透支。比如,一个移动互联网公司成立一年时原本是应该拿A轮融资的,但是由于它过热,也许成立没有一年就融了A轮。融资完成后,这些钱应该够花一年半,但由于移动互联网的概念太热,投资人在集中的时间投完了所有的钱,把未来一年的额度和项目经费都花光了。这样,到了该正常供应资金的时候,它又没有了资金供应,导致公司举步维艰。一位著名投资公司内部人士透露:“移动互联网投资现在基本上都没有退出。”
没有了投资,没有背景的新兴创业者就很难成功地活下来,活不下来就意味着创业者少了。没有了创业者,就没有了可投资的公司,天使就没有了用武之地,而没有了早期公司,PE就没“棒”可接,这就导致了投资人现在都不知道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投什么。这就恰如一个死循环,没有出路。
综合以上所有的所有,按照创业的成功概率来说,APP上的成功率可能只有不足1%,传统行业往往还有10%。
移动互联网创业已死
如果说,雅虎和谷歌、亚马逊也还都算是上半场;等Facebook出现之后,它和苹果共同引领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算是互联网的中场休息;下半场,团购、垂直电商和新闻APP正在从容赴死,客户端网游几家曾经的巨头正在挣扎……。这时候,涌入移动互联网创业,还在别人已经做过的方式去创业,得多么不靠谱?连最不靠谱的PE和VC们,这两年的投资都极度缩水了呢!
马云说,如果他现在创业,会基于腾讯、阿里巴巴和百度的平台去创业。言外之意,移动互联网创业已经过时了,如果是同一市场上,创业者根本无法战胜各种困难。连马云都要依赖垄断性巨头的平台,你能比马云更强?
什么叫垄断性巨头?垄断性巨头不就是在一个产业链上占据垄断地位,赢得最高定价权,可以控制产业链利润分配的企业吗?一个产业链的规模在一定的情况下,它拿得多了,就等于你拿得少了,成功概率低了。当然了,360仍然在挑战百度,YY在QQ之下仍有一席之地。但是,你以为画个大饼就是360,此YY一下就成彼YY了?那不靠谱。况且,它们也是诞生在过去那个时代,而非当下。
别人下海的时候,没下海,在十年后后悔自己呆在体制里。别人开始往体制里转的时候,觉得出去打份工赚钱多,后来发现体制又回不去了。现在公务员考试挤破头,谁是为10年后挤的?创业也是如此,什么最火的APP、微信自媒体……。那也许,是万中挑一。
这不是说不能在APP上创业,不能在电商领域创业,你如果有强烈的自信,自己是万中挑一的胜者也不是不可。而是说,这注定是苦逼的创业,是后知后觉的复制性创业,移动互联网创业已经接近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