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大学生心理个性危机分析与预防

2014-04-29 00:44周宁
杂文月刊(学术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

周宁

摘要: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结合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的实际情况,归纳和分析了贫困大学生心理个性危机的形成和表现、影响因素和预防措施,以期为进一步加强我院及同类院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个性危机

引言:

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有了飞速发展,但进程并不平衡。全国仍然存在一些贫困地区、贫困家庭。而高等教育并非义务教育,这就使得部分来自这些地区或家庭的大学生,经济压力增大,生活贫困,甚至学业难以维系,出现了社会十分关注的“高校贫困生现象”。近几年,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的数量不断增长,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贫困学生绝对人数增加,贫困学生心理个性危机不断暴露。如何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个性危机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据我院学生处提供的资料,全院登记的贫困生约占学生总人数的20%,其中家庭特别困难的约占10%,而通过与学院工作在第一线的班主任、辅导员及其他学生工作管理者的交流,结合他们掌握的第一手资料统计,我院贫困学生实际人数约占学生总人数的25%。这些贫困生大多出身于落后地区、农村或城市的失业下岗职工家庭。作为特殊群体的他们,需要经济援助满足基本需求,更需要学习、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的指导和教育。

1.贫困大学生的心理个性危机的表现和形成

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作为同龄人,在个性特征上有其共同方面,他们都乐群外向、富有才华、坦白直率、沉着自信、独立性强。但同时他们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据相关测试统计显示,贫困大学生在个性特征上,紧张性和有恒性高,兴奋性和幻想性低,在行为上表现为节制认真、有恒负责;现实、紧张困扰、拘谨;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性;精神病性五个方面得分明显偏高,这表明他们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容易罹患各种心理疾病。部分贫困学生已经在人格和心理上陷入了“心理贫困”。

1.1心理个性危机的概念

心理个性在现代心理学中定义为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一个人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倾向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心理个性危机是由不正确的心理个性带来的对自身、他人、社会的一系列消极后果。在贫困大学生这个群体中,陷入“心理贫困”的学生也存在着不同层次的心理个性危机。

1.2心理个性危机的形成

沉重的经济负担导致心理压力和轻微的性格压抑,大部分贫困生都面临着这方面的压力。一部分贫困生不能很好地处理这三者带来的消极影响,长期生活在苦闷之中,并且把这种苦闷带到日常生活之中,使压抑的性格继续加深,导致抑郁症的出现。一部分贫困生白天学习精神状态不佳,学习达不到效果,而晚上又休息不好,形成恶性循环,以致精神恍惚,甚至出现轻微的神经衰弱,学业不能继续。

2.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影响因素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形成的社会阶层分化、高校校园的组织环境文化和贫困生的个体人格发展背景等有着密切关系。贫困大学生的心理个性危机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

2.1个体因素

2.1.1自身经济状况

对于贫困生,每学年6000元的学费及其他费用,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种有形的巨大的经济压力,他们常常是靠举债借款来缴纳学费以维系学业的。因此,他们在校期间总是千方百计寻求机会去打工挣钱,但同时又总是拼命学习,以期在挣得工钱之外,再得到较高层次的奖学金来为自己解困。然而打工是要以耽误学业为代价的,这使他们经常处在一种想打工又怕耽误学习,想学习又需要打工挣钱的矛盾冲突之中。特别是在因打工使学习成绩下降,在班级里名次后移时这种矛盾冲突更为激烈。久而久之,無法解除的心理冲突使他们在个性与人格上发生变化,甚至出现某些精神病症状;对于来自农村的贫困生,除了要承受学费不足的压力外,还要面临生活环境适应问题,他们要适应大学生活,就要逐渐养成城市的生活习惯,而这种习惯的建立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这对贫困生来说,是相对困难的。另外,贫困生对大学学习环境的适应也会更困难一些,由于经济的原因,他们不能和其他学生一样拥有复读机、电子词典甚至电脑等自学工具。因而要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贫困生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2.1.2自尊心发展

贫困大学生大部分存在着自尊和自卑的心理矛盾。大部分的贫困生具有更强的自尊心,他们来自农村或者是城市中的低层收入家庭,在进大学以前成绩大部分都相当优秀。进入大学以后相对其他的同龄人,在所有涉及金钱的方面都比不上,但又不甘心不服气,想以优异的学习成绩来显示自己的才能,希望通过在金钱以外的方面来满足其内心的成就感。但许多人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这些年,城乡的教育差距也在加大,为了跳农门或改变目前的贫困状况,部分贫困生的眼睛只盯着学习成绩,而且受制于经济条件,一些乡村中小学根本谈不上培养学生特长,导致学生综合素质较差,个性缺乏充分发展,除了学习之外,其他方面的能力都较弱。可在大学里,评判学生的标准是多元的,很多贫困生进入大学后,发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一旦学习、社交、文体等方面显露出某些不足时,有些大学生就会怀疑自己。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在沉重的经济压力、过分紧张的学习和焦躁的心理作用下导致他们产生严重的身心负担,如果不进行正确的调整,时间一长,最终导致一系列心理个性问题。

2.2环境因素

2.2.1社会环境

2.2.1.1社会风气

社会环境是人们赖以生活的所有外部条件。从环境与人的关系看,环境决定受教育对象的心理、思想和行为。我国目前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体制的改变,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使人们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许多人讲究经济效益,尊重事物功利价值,追求财富的价值观。高校处在社会思想变化的前沿,而大学生的思想变化是社会思想变化的代表,面对许多来自社会思想观念的冲击,他们的心灵上产生的震撼也最为强烈。贫困生在社会上由于“寒酸”常常倍受歧视,受奚落、受嘲笑。社会上“以钱待人”的态度,都在向贫困生进行自卑心理暗示。一部分贫困生具有较一般大学生更强的自尊与自傲,因而对“金钱至上”的社会文化表现了一种蔑视的态度。但是一部分人则不能正确看待这种现象,对“金钱至上”采取了由蔑视到敌视的态度,这种扭曲化的社会现实与他们主观意识的冲突也加剧了贫困大学生人格与心理健康的负性改变。另外,一少部分学生受金钱的影响和自身虚荣心作怪,走上了偷盗、抢劫之类犯罪的道路。

2.2.1.2分配制度

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在新旧体制转型期,由于社会机制还不够完善,人才市场的择业竞争还存在一些不公正的现象。贫困学生既没有父母可以依赖,也没有金钱作为后盾,加之自身在风度、言谈、气质等方面还有不足之处,因而面临的就业压力更大,心理上便容易产生焦虑、紧张、神经质等问题。

2.2.2校园环境

2.2.2.1校园消费的影响

随着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和社会时尚的影响,大学生们不再满足传统的吃饱穿暖等要求,而是追求更流行更时尚的东西。他们在消费上追求新异,推崇时尚,惟恐落后于时代潮流。这种无计划、盲目攀比、奢侈浪费等引发了一系列问题。一些贫困生,为了追求时尚,他们只好在学习的同时,通过家教,帮人设计软件,到公司兼职等赚些外块,来补贴家中汇款不足;还有些人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以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2.2.2.2同情心的不合理表达

给贫困生带来更大的压力。很多学生对贫困生具有同情心,所采取的帮助方式是物质上的,或在团体活动中涉及消费的方面总是照顾,这容易触及贫困生敏感、自卑的心理,更加重他们的心理压力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

2.2.3家庭环境

父母是最好的老师,父母的自身素质对子女有很大影响。贫困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和底层收入家庭。现在许多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奉行中国传统的“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希望自己的子女通过学业上取得成就来改变不如意的生活状况。有些贫困生从小就是在一种只有取得优秀成绩的时候才能得到奖励,一旦成绩不好就是挨打的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下成长的,这些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如果学业上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其他方面又赶不上他人就很容易使长期积累的心理压力爆发或转换成心理疾病。

3.贫困大学生“心理脱贫”的措施

贫困大学生“心理脱贫”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个人、学校和政府等多方面的关注和行动,采取积极措施,相互配合协调,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3.1个体方面

引导学生提高心理自助能力,使贫困大学生自身素养有所提高。

3.1.1“四自”心理个性的培养

“四自”主要是指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贫困生进入到大学这个生活方式多样化,价值多元化的新环境之中,往往会因为其旧的生活习惯,思想观念带来压力和失落,从而缺乏自信,甚至产生自卑,这是一个必经的磨合过程。但是贫困生绝对不能因为这种经济上的困难而陷入自卑和痛苦中不能自拔,应该把这种苦难当作宝贵的财富,相信困难是暂时的,充分发挥自己坚强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不断完善自身。培养“四自”的心理个性,要学习他人的可取之处,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在实践中增强自尊、自信。同时在努力学习的同时要积极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在改善经济状况的同时树立尊严和信心,做到自立、自强。

3.1.2注重心理调适

每个人都会因为各种不同的原由产生情绪、烦恼,如果找不到适当的方式进行调节,日常月久就容易导致心理个性危机的产生。因此,贫困大学生要建立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也就是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时,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摆脱烦恼,减轻心理负担,恢复情绪的稳定,维护心理平衡。这种机制主要是讲究心理调适技巧,在日常生活中恰当运用心理学知识,进行升华、补偿、认可、自我完善以及宣泄等。

3.2学校方面

学校应从提供适当的经济资助与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入手,鼓励勤工助学,开展普及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多种教育方式来改善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学校应充分利用政府当前重视和推进大学生助学贷款的有关政策,帮助贫困学生建立完成学业所需要的最基本的经济贫困保障线,从而使贫困学生从根本上消除心理焦虑。同时还应充分认识到贫困大学生的社会人格和心理发展是具有可塑性的,我院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心理咨询的基础上,应该形成一个包括教育模式改革、校园文化建设、思想道德教育和经济帮助体系在内的综合性的教育环境。

3.2.1建立勤工助学中心

如果说助学贷款解决的是学生的学费问题,勤工助學解决的是学生的生活问题。让学生通过一定的劳动取得相应的报酬,把原先发放补助的被动的帮困助学方式转变为学生主动的自我救助的方式。可以激发起经济困难学生克服困难的主动性、建立自信心、增强自立自强的意识。

我们在建立勤工助学中心的同时应多渠道开辟勤工助学市场,让贫困生创造价值有用武之地。实践证明,学校通过多渠道开辟勤工助学市场,使贫困生走出校园,用自己的劳动去换取报酬,从而享受劳动丰收的喜悦,自己“挣钱”养活自己,赢得“自尊”的机会。 近几年我院在校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增设了许多助教、助理岗位,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校组织的学生勤工助学活动可以分为校内、校外两大类。校内的勤工助学主要是在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后勤和校园环境维护等方面,为经济困难学生设立一些助学、助研、助管等岗位;校外的勤工助学,主要通过联系社会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争取一些促销、市场调研、技术开发和家教等岗位。这样,建立勤工助学中心,开展学生勤工助学活动可以拓展外延,与社会上大批企事业单位建立开展学生勤工助学活动的合作联系,同时,可以巩固和丰富校内学生勤工助学岗位和基地建设,不断扩大勤工助学的活动平台。

3.2.2建立“绿色通道”

为保证刚考入大学的新生能够顺利入学,学校可建立"绿色通道"制度,即对被录取入学、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一律先办理入学手续,然后再根据核实后的情况,分别采取“奖、助、贷、勤、补、免”等不同的措施,确保每一位新生都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无法入学。建立包括“奖、助、贷、勤、补、免”六位一体、多种形式有机结合的资助体系。实施帮助家庭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上述措施,可以有效地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使他们能如愿上学,安心学习。

4.小结

贫困大学生是目前中国特有的现象,与中国现有的家庭资助上学的就学体系有很大关系。许多发达国家大学生上学的费用都是靠自己打工挣来的,与家庭经济状况和父母的收入无关。大学生自筹上学费用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靠勤工助学上学的贫困生已经走在了时代发展的前列。

在帮困助学工作中,学校可以采用“一鼓励,二要求,三扶持,四放手”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走上发展能力的道路。以各种成功的实力和榜样激励其振奋,明确要求其努力方向;半强制地推动他去面对挑战,参加勤工俭学,去做他原先怯于做的事。同时在他尝试进行的过程中,关心他的进步,授于正确方法,扶持向前,最后放手让他独自前行。很多内向的学生,就这样走上了勤工助学的岗位,并且能力和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使帮困助学工作拥有更为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柴志强.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2007

[2]李献中.高校应加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006

[3]首道 刘启定 周治淼.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个性危机及其精神救助.教学论坛2005/04

[4]贫困生出现心理障碍原因何在,2005/12

猜你喜欢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基于需要层次理论和EAP模式下的关困助学新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浅析高校辅导员对贫困大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的思考
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思考
基于发展型资助视角的贫困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研究